-
麗娃河畔的老先生們
2024年金秋10月,華東師范大學建校73周年。
2024-10-15
-
盧曉蓉:我的祖父盧作孚
盧作孚(1893—1952),民生公司創始人、中國航運業先驅,被譽為“中國船王”“北碚之父”。
2024-10-15
-
任繼愈的藏書鈐印
任繼愈不是藏書家,不過作為學者,他一生都在跟書打交道,買書、藏書、讀書、編書、著書,一生聚攏了大量圖書,構成了他學者生涯里不可忽視的風景線。
2024-10-15
-
痖弦與洛夫的友情與詩情
洛夫(1928—2018)與痖弦(1932—2024)是享譽海峽兩岸的詩人,他們逾一個甲子的友情與詩情是華語詩壇的傳奇。
2024-10-14
-
羅崗:西南聯大的課堂內外
1944年10月,王瑤在給友人趙儷生的信中寫道:“聞一多先生近來甚為熱情,對國事頗多進步主張,因之甚為當局及聯大同仁所忌,但聞先生老當益壯,視教授如敝屣,故亦行之若素也……現聞先生為援助貧病作家,紀念魯迅,文協,及青年人主辦之刊物等,皆幫忙不少,態度之誠摯,為弟十年來所僅見。
2024-10-12
-
胡世宗:拜望百歲賀敬之
今年11月5日是著名詩人賀敬之一百周歲誕辰,在這個喜慶的日子前夕,恰好我赴京出席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戰士與祖國》軍旅詩歌朗誦會,我就與賀敬之的親戚、和我結交33年的文友賀茂之將軍一起拜望了賀敬之老師。
2024-10-12
-
程黧眉:深夜哨聲——我們家的文學事之五
今年四年一度的“歐洲杯”開賽足球賽,讓我想起2016年的那一屆,爸爸媽媽還能跟我們一起看球,雖然不能看直播,但是看一些回放并且跟我們一起討論還是可以的。
2024-10-12
-
被“凝視”的中文打字機
《生活》(Life)雜志上的“中文打字機”。
2024-10-12
-
營造學社一次漫長的調查
中國營造學社八十多年前在四川調查的三千多張照片,今年整理匯成《中國營造學社川康古建筑調查圖錄》(六冊)出版。
2024-10-11
-
《蝕》與當代青年
茅盾《蝕》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年版 改革開放前夕的1977年,茅盾的《子夜》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出版,之后又有《蝕》《虹》《腐蝕》等陸續面世。
2024-10-11
-
陳平原:感懷三個讀書類報刊
改革開放以來,讀書類報刊中影響最大的,當屬創辦于1979年的《讀書》雜志——其創刊號上李洪林的《讀書無禁區》,更幾乎成了新時期思想解放的表征。
2024-10-10
-
汪鋒:駱駝祥子為什么沒有姓
最近重讀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發現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一些頗具趣味的問題,打頭一個就是駱駝祥子為什么沒有姓。
2024-10-10
-
從新見檔案看作為外交官的李金發
不少作家有多重身份、多種面目,作家身份而外,有的致力于政治,有的擅長經營企業;有的表面兇惡但心地純良,有的假裝和善在關鍵時候卻顯出本性。
2024-10-10
-
百年前泰戈爾在北京
今年是印度詩人、文學家泰戈爾首次訪華100周年。
2024-10-10
-
“不可以人廢言”:胡適與張競生的“交集”
1917年9月,胡適因陳獨秀推薦被蔡元培聘為北大教授。
2024-10-10
-
陳喜儒:四十年前,水上勉一行的中國之旅
巴金在寓所會見日本作家代表團 水上勉(左)與本文作者在桂林石林公園 手頭有一本《心貼心的中國之旅》,是日本桐原書店1984年5月25日出版的日文書,由中日兩國作家合著,但以日本作家為主,共收文章33篇。
2024-10-09
-
中華讀書報十年紀事(2014.7-2024.8)
編者按:2021年4月16日,由好萊塢電影導演、編劇詹姆斯·卡梅隆監制的電影紀錄片《六人: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幸存者》正式公映。
2024-10-09
-
袁書菲:記我的外祖父袁同禮先生
編撰年譜是一件無私之舉。
2024-10-09
-
袁同禮先生小傳
袁同禮,字守和,祖籍河北徐水,1895年3月25日生于北京,中國現代圖書館學家、博物館學家。
2024-10-09
-
隱于《顧頡剛日記》背后的“打工人”汪安之
顧頡剛(1893-1980)的好友傅斯年曾主張“史學就是史料學”,日記、書札等作為第一手資料,素來為現當代學者所重視,尤其近年來對未刊的日記、書札手稿的整理,伴隨著《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中國近代日記叢刊》《晚清珍稀稿本日記》《現代學人日記叢書》等幾種叢書的出版,儼然出現了一個高峰。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