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董橋與蘇雪林的師生緣
    來源:中華讀書報 | 沈暉  2022年09月27日06:57

    著名報人、散文家董橋先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作為香港僑生,曾在臺南成功大學文學院外文系讀書四年。董橋很懷念在臺南度過大學四年的讀書歲月。

    他在《舊時月色》書中說:我讀的是外文系,蘇老師是中文系教授,我沒有正式選過她的課,但仰慕她的學問,常常偷偷去旁聽她的《楚辭》課。雖然她說話有濃重的鄉音,有時聽不懂,但一筆板書寫得很有力道,握筆極速,瀟灑漂亮。老師對《楚辭》是下過苦功夫的,可以倒背如流。我還在她的辦公室里跟她聊天聊了好幾次,也到過她住的那所老房子拿她答應送給我的一本早年創作的《綠天》。

    董橋很珍視而且特別懷念這段學生時代與蘇雪林先生的交往。

    上世紀90年代,他又寫了一篇聲情并茂的散文《蘇雪林是誰?》。文中寫道:“我的母校臺南成功大學到今天還在照顧中國文壇學界的百歲人瑞蘇雪林老師,我覺得很高興,也覺得很驕傲。記得蘇老師一百歲生日的時候,林海音先生在《良友》雜志上寫《跨越世紀的前輩女作家》,配了很多照片,還登了兩幅蘇老師的畫,一幅是《翠谷春深》圖,一幅是仿傅抱石的《九老圖》。”

    董橋印象中當時的臺灣:臺北有點破舊,臺南簡直荒涼,臺中顯得蒼老。又覺那時臺灣的物質匱乏,但人情盈滿,世風純樸,禮數周致,連小攤販的言行都如小學教員一樣溫文爾雅。更令他難以忘懷的是“文人學者名滿校園,書香怡人。雨冷,酒暖,書香,人多情”。董橋讀大學的臺南市被稱為全島首府(1683年,清提督施瑯攻下臺灣,明鄭王朝滅亡。清廷在臺灣設一府三縣,府衙門即設于臺南縣,故臺南亦有全島首府之譽)。

    臺南成功大學在臺灣一百多所大學中排名前四,這前四簡稱“臺成清交”(即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的前身,是原日據時代日本人創辦的臺灣高等工業學校,1956年安徽鳳臺人劉真(為蘇雪林1931年在安慶任教安徽大學時的學生)當臺灣省教育廳長時,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偉績,將臺南臺灣高等工業學校改名為成功大學,以示紀念。也就是在那一年,蘇雪林由臺北臺灣師范學院南下赴臺南,就聘成功大學中文系主任。

    董橋讀大學時代的臺南市,文風鼎盛,校園師輩中通家碩儒舉目可見,莘莘學子個個溫文儒雅,可以這么說,臺南四年的大學生活,鑄就了他后來登攀文化事業成功的階梯。董橋回憶:大三那年寒假,滴水成冰,偌大的校舍空落落只剩下他們幾個香港僑生,白天蒙頭睡大覺,晚上當夜游神。一位僑生收到家中寄來的匯款,請大伙去打牙祭。面對佳肴,董橋像“久違親人雪夜相逢,滿懷是辛酸的溫暖”。他們酣飲,烏梅酒烘起了濃烈的鄉愁離緒,瀟灑一回又何妨? 聽說同學結識的歌女白媚,家藏甚豐,有陳半丁、黃賓虹等名家字畫珍品,還有沈寐叟的枯墨山水扇面,于是興高采烈趨至其家,一睹為快,大飽眼福……

    董橋是聽過蘇雪林課的為數不多的香港學生,他們在校園中都沐浴過梁實秋、臺靜農、林海音等文學老前輩的教澤或熏陶。

    2000年9月,董橋還寫過一篇《蘇雪林不在家》的文章,那是他在任《讀者文摘》總編輯時回答一位在美國讀書的安徽靑年來信,問他蘇雪林當年在臺南成功大學的舊事。董橋的這篇文章,是記述他與蘇雪林最后一次見面的經過。文字雖簡樸,卻很有溫度,內容更感人而溫馨。

    “那是1963年暑假快過完的一天下午,我走過蘇老師家門前,蘇老師正好走出大門,我們站在院子里聊了幾句。”

    “我留意到門前小徑多了幾處水洼,前夜的風雨吹落滿地枯葉,提醒老師通知學校找人來打理一下。‘不急,不急,’老師說,‘這樣亂亂的也好看,畫進畫里更見詩意!’我猛然想起老師是留法的畫家,想起她說過要找幾張水彩畫給我看。‘下星期開了學你來!’她說。”

    “蘇老師一九六三年那天對我說的那句‘下星期開了學你來!’還在耳邊。開了學我進四年級,功課忙,雜事多,日子一天一天在校園內外隨著星星月亮太陽來了又走了,連蘇老師提著布袋上課下課的身影都留意不到了。一九六四年暑假快離開學校,我有一天晚上摸上老師家里向她道別,老房子黑漆漆關得緊緊的,院子里有幾聲蟲鳴,巷口賣宵夜的老板說:‘老師不在家,也許上臺北去了!’”

    “蘇老師活到一百多歲,不改直率敢言的性情,那是我們做學生的時代都在議論的傳奇,也是研究蘇雪林不可不留意的現象。瘦瘦的老婆婆,清甜的聲音,誰都料不到她藏的是一顆火熱的心和一支火熱的筆。她的老師胡適之去世對她打擊很大,寫的一連串悼亡文字是我們字字細讀的佳作。我是看了她的日記(筆者注:15巨冊450萬言),才知道她對民進黨的許多批評。”

    “蘇雪林是學術泰斗……國民黨在李登輝時代步向末路之際,蘇老師那一代外省人的心情沉重加沉痛是必然的。她給南京的干女兒秦傳經寫信說:‘將來臺灣鬧獨立,我不會住在臺灣,我要到你那兒終老!’”

    1998年4月,蘇雪林在101歲誕辰后,強烈地涌動葉落歸根的愿望。經筆者與成功大學唐亦男教授的勠力促成,終于在1998年5月23日實現蘇雪林返回故鄉安徽太平的夢想——自1925年秋,她離開故鄉嶺下蘇村,到1998年5月,時間整整過去了73年! 蘇雪林這次回大陸,不僅圓了她的思鄉夢,還于28日乘興登上黃山,成為乘黃山太平索道攀登光明頂的年齡最大者,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向全球播放了蘇雪林登上黃山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