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今日批評家 | 劉瓊:偏見和趣味
    來源:中國作家網(微信公眾號) |   2022年08月09日09:33
    關鍵詞:文學批評 劉瓊

    我的批評觀

    偏見和趣味

    劉瓊

    關于批評,一連串問題會從腦子里跑出來,比如批評的正義和理性、批評的有效性和武器,等等。最后,是作家魯敏的一句話刺激了我,決定就談談偏見和趣味。

    自然,所有的批評都不能拋棄角度,角度就是一孔、一隅。角度是偏于通俗的表達,理論和學術的表達應該是維度。對于一個成熟的批評從業者,維度是學術修養、價值觀和趣味三味一爐的結晶。這三味,有無伯仲?不知道別人怎樣,至于我自己,這三味是慢燉已久、各自入味、難分伯仲,但也還有分別。比如,學術修養或學院教育構成是基本起點和邏輯養成,價值觀和趣味決定批評的面向。

    如果不是本碩博十年學術訓練,我這個曾被戲稱“湖畔派”的女文青,本碩畢業后極有可能投筆從商、從政、從嫁、從……選擇無好壞,但此一生奉獻給報紙副刊編輯這個職業以及批評這個所好,也算學有所用,故能安之樂之。一個階段,對舞蹈和音樂感興趣,開始寫寫涂涂,音樂舞蹈界寫文章樸素,沒見過我這樣花哨,于是有人問要不要去舞蹈所當所長——這是玩笑呵。及至跟隨單霽翔先生研讀文化遺產專業博士,我確實彷徨過,這個專業更側重建設性的理論建構和豐富的田野實踐,我是不是應該從建筑學起步?幸而打住,感謝“湖畔派”的趣味。我掂量了一下。

    及至正經開始批評實踐,已是許久以后的事了。導火線還真是“價值觀”。郭敬明的電影《小時代》上映,我像九斤老太一樣憂慮莫名,寫了篇《小時代和大時代》。互聯網正值盛年,這篇文章一不小心成為一枚炸彈。美國《大西洋月刊》開始討論《小時代》的“六宗罪”。青年批評家黃平后來用《小時代和大時代》這一題目寫了本書,專談80后和90后作品。

    事過境遷,回頭再看這篇文章,個別措辭確實嚴厲了些,對于青春文學也有偏見,可以改得更恰切。好,說到偏見了。偏見在漢語里已被窄化,成了貶義詞。偏見的這一窄化也影響了批評生態,許多人都害怕偏見,包括批評的對象,也包括批評從業人員。只有當偏見回到中性和哲學范疇,立意在維度和深究,我們才會懂得偏見的深刻和必要,才可能迎來真正的批評。

    批評從業者從事批評實踐,都有一個終極目標,即有效和精準。怎樣才有效和精準?有的放矢,邏輯科學,持論明確。邏輯源于維度,持論是維度射出來的箭。批評持什么樣的維度,就射出什么樣的箭。維度從哪兒來?學術修養、價值觀和趣味。學術修養是必要前提,是批評的門檻,這個門檻通過學習可以跨越。趣味卻比較麻煩,更偏重于直覺和感受力,受直覺和感受力引導。李澤厚說是直覺和感受力,而不是其他,決定了一個批評從業者的職業生涯能走多遠。此言不虛。直覺和感受力,好比美食家的舌頭,是自帶武器。故而,說一個人趣味不行,實際上就是判了一個批評從業者的死刑。這也是對趣味的偏見。

    趣味是批評發生的內驅力,偏見是批評的激情表現。至于價值觀,它在偏理性的學術修養和偏感性的趣味之間作了平衡,使批評主體的判斷具有穩定的傾向。

    三月份,魯敏把小說《荷爾蒙夜談》寄來,附了句話:“覺得你的趣味是比較雅正、追古的。我也是猶豫了一下,才寄去。”作家對于批評從業者是不是也存在偏見呢?

    文章刊登于《南方文壇》2018年第2期

    批評家印象記

    劉瓊印象

    彭程

    認識劉瓊多年了。在某一次論壇活動中間休息的場合,看到她和多位來自天南海北的與會者聊天,輕松隨意,言笑晏晏,忽然就有了這樣的一個想法:她如果早出生若干年,譬如在革命時期的軍隊中,應該是一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女政委,至少也該是指導員一類角色。秀氣中蘊含英氣,柔婉里透著爽朗,細致卻又曠達,善感而不多愁,讓接觸到她的人不由得會產生一種親近感。

    然而她是七〇后一代,供職于報界,于是那一種性情和才分,便投射和體現在她所主持的版面上。號稱中國第一報的文藝評論專刊,責任之重大毋庸多言。同時面對廟堂和士林,既要傳達意識形態聲音,又要突出學術理論含量,既要順應新聞紙屬性而強調話題的當下性,又要追求能夠傳之久遠的文章品格,諸種關系要應對得當,要拿捏好尺度,讓誰都認可都買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身為報人,從事內容相似的營生,推己及人,我知道個中的甘苦滋味。而因為她所置身的處所更重要,影響力和責任成正比,要求自然也就更高。但她顯然做到了左右逢源游走自如,也因此被上級看重,不久前獲得擢升,去承擔更為繁重的工作——這點且不去說了。

    編輯行當中,每每有人喜歡以“為人作嫁”自況,語氣中不免透著一股怨艾和自憐,仿佛一腔才華全都耽誤在侍奉別人上了。但也完全可以不如此呵。譬如劉瓊,就在同樣的境遇中,把自己變成了一名評論家,兼有了一重她的服務對象的身份。她哪里只是給別人作嫁衣,也時常為自己精心裁制一件,漂漂亮亮地穿在身上。而且這個身份產生的影響力,似乎越來越走在了她的職業的前面。

    說到這一點了,話題就不能不由人入文,不然就說不清楚。她是正規科班出身,從本科到博士,每一步都走得扎實,受到了嚴格規范的學術訓練。于是你會在她的時常上萬字的洋洋灑灑的文章中,讀到定義清晰的概念術語,看到邏輯推衍、思辨展開的整個過程,如何從一部作品或一個理念開始,經過一步步擴展伸延,歸攏相關的材料作為論據,構建出一種足以自洽的論點。讀這樣的文章,能夠感覺到背后一種冷靜有力的理性的操控和導引。仿佛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辯駁,某些地方在做出明確結論時,以守為攻,語氣中也安排了一些猶疑和彈性,承認例外的存在,期待善意的討論,顯示了她的某種狡黠和縝密。當然,更應該是來自一種對于事物的整體性及復雜性的認知。

    更為難得的是,在表達這些東西時,她有屬于自己的語調和姿態。這就讓她與一些操持同一行當的人有了區別。相比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更不容易具有個性,因而也不是被特別強調。但她卻是正處于現在進行時,已然形成了某些辨識性。

    游說無根,舉例為證。青年女作家付秀瑩的長篇小說《陌上》,寫了時代劇變對當下精神風俗的影響,于不動聲色中揭示了鄉村社會的公序良俗如何在一步步淪陷。小說發表后備受贊譽,評論也多,我讀過若干篇,有的也的確見解不錯,過后卻記不得了,但對劉瓊的那篇印象深刻,緣于其中一句話——“《陌上》是群芳譜,芳村是付秀瑩的大觀園和西門宅院”。因為這樣的表述具備鮮明的個性。有了“大觀園”和“西門宅院”這兩個關聯了傳統文學經典的喻體,就讓被評說的對象,由一變成了多,從眼前給推向了遠處,獲得了一種社會生活的景深,同時也獲得了一種文學本身的尺度。她準確地捕捉了小說美學呈現上的獨特之處——“生活細節的質感重現,它或能最終填補歷史敘述的罅隙”。她認可別的論者所言的“風俗畫”特征,卻清晰地指出它不是“日常”的風俗,而是風俗的“非?!焙汀白儺悺保M而揭示了作品審美指向的實質所在:“《陌上》雖然語言風格接近《紅樓夢》,它對于社會現實的表現和理解,更接近蘭陵笑笑生寫《金瓶梅》式的犀利和悲觀?!苯柚谶@樣兩個形象來概括這部小說的社會學和美學的價值,生動可感,易于理解。劉瓊總結道:“陌上花開,少年不在,這是付秀瑩的深刻或狠心?!倍鴱脑u論中我們分明也見識到了劉瓊的冷靜犀利。

    這篇評論也比較充分地體現了她的表達風格——有規范的學術遵循,卻規避了呆板枯燥。眾多的形象造就了畫面感,間或出現的口語產生出靈動活潑的效果,也讓字句間有了一種質感。這并不容易,但她做到了。這顆“洋蔥”—— 在文章開初她如此比喻這部小說——她剝得認真而細致。

    具備了這些已經讓人刮目相看了,但比較起來,還有一點更加難得,也更為重要。

    在評論中,她不忌諱把自己放進去。她不把批評看作純粹的智力的游戲,不將作品當成完全的客體,告誡自己保持距離。你能夠看到她的性情,她的尊奉和貶責。她激賞青年作家李修文十年沉寂后推出的《山河袈裟》,撰寫長文鼓呼。我也很喜歡這部品質特別的作品,如劉瓊所言“它建構了一個超級文本,產生了強烈的異質性、陌生感”,因而看得投入,不過相比她的細致和深入卻相形見絀。她欣賞作者以“人民與美”為圭臬的寫作追求,指出審美取向的明確性正是其最堪稱道之處。歲月滄桑中,卑微底層眾生身上的善良、隱忍、憐憫和正義感,如同山河一般廣闊浩蕩,她感動感慨,擊節叫好,毫不遮掩。你會感覺到,她正在傾情而做的事情,與其說屬于知識體系的建構,不如說是確立和印證立身的姿態,指向的是更高層級的意義。此時,眼前的作品充當了她的思想展開的參照。因此,她不在意保持所謂主客體的間離感,更無視敘述的“零度”,而是灌注了飽滿的感情,有時甚至表現為一種呼喊的姿態。文章題為《重建寫作的高度》,實質是對一種精神向度的向往,經由不加掩飾的向作者的致敬而傳遞出來。

    如果說從《陌上》評論中看到了劉瓊的文風特點,那么這里顯示出來的則是論者的精神關懷了,有一種“為人生的學問”的指向。唐人說過:“士之致遠, 先器識而后文藝?!比说母窬郑绊懙轿牡臍舛?。我倒是愿意援引更多的文章, 來說明這種關系在劉瓊身上的體現,只是因篇幅所限無法展開。不過,窺一斑而知全豹,庶幾也適用于評價她吧。

    評論之外,她也寫一些更宜于直接抒發胸臆的散文。盡管這類文章中依然也打上了知識性論辯性的鮮明印記,但女性的感性豐盈的一面,在這里得到了更好的釋放。如她去蘇北泗陽游歷后,寫下了《泗水流,靜靜流》一文,介紹了此地的人物風土,歷史沿革,古詩詞中的有關描述,它們傳播過程中的情形,還對不同作品做了風格比較,并進一步述及文學存在的獨特價值,它對于歷史的映照,等等,可以說游刃有余地掉了一番書袋。結尾處,她感慨:“靜,才會好。就像這泗水的水,任王侯將相歲月更替,任吳山削平古渡增容,都是這樣不疾不徐,靜靜地流?!钡着圃谧詈笠豢塘亮顺鰜?。此時你意識到,這才是真正的“卒章言志”,前面仿佛有些冗贅的介紹,正是必要的鋪墊,就如同舞臺戲曲中的過門,意圖在于更好地引向主題意旨。可見智性的發達也并不妨礙對情感的眷顧沉浸,而“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境界,顯然更普遍地受到女性的屬意。

    這樣的境界,適合有和暖的風吹拂著,有明亮但不熾熱的陽光照耀著,一如每次見到劉瓊時,感受到的一種氛圍。她就是這樣,隨身攜帶了某種明亮的東西,一雙眼睛含了笑意直視著你,坦誠,友好,善解人意,目光中有洞察,卻愿意包容和體諒,愿意盡她所能幫你做些什么。

    劉瓊年華正好,修為充足,各方面都醞釀都到了最佳的火候,那么,對你有更高的期待,不也是十分自然嗎?

    文章刊登于《南方文壇》2018年第2期

    (彭程,光明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