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孟醒石:現在我的詩歌三要素是造型、時空和光
    來源:《詩探索》 | 孟醒石  2022年06月02日07:58
    關鍵詞:詩歌 孟醒石

    原標題:專訪||詩人孟醒石

    詩人簡介:孟醒石,原名孟領利,1977年生于河北無極,畢業于石家莊教育學院美術系。曾參加詩刊社第30屆青春詩會,魯迅文學院第31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出版《詩無極》《子語》《封龍獲鹿》等書。獲首屆賈大山文學獎、第二屆孫犁文學獎、第三屆“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核心期刊《芳草》雜志第五屆漢語詩歌雙年十佳等獎項和榮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文學院簽約作家、石家莊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河北科技大學鐵揚藝術研究院特聘主任編輯。

    1、你是從哪一年開始詩歌寫作的?最早激發你寫詩的靈感是什么?

    我是高中一年級,大約1991年冬,15歲左右,開始寫作的。

    當時,我在河北無極中學北校14班任團支書,受學校團委指派創辦校刊《窗外》,拿鐵筆刻蠟紙,用墨輥油印。我是主編,詩歌、小說、散文都寫,多是青春囈語,胡編亂造。到高二下學期,成績一落千丈,開始學美術,中斷寫作。教育學院美術系畢業后,丟掉當人民教師的鐵飯碗,到廣東打工,四處漂泊,一敗涂地。又返回石家莊,沒有工作,就在母校門口開了一家書店。2002年春,業余時間,到網吧打紅色警戒坦克游戲,發現榕樹下文學網站,重新寫作,又到樂趣園詩歌論壇寫詩,到詩生活網站開專欄,步入詩人“歧途”。激發我創作靈感的是“鄉村少年成長的慌亂不堪與深深的孤獨”,麥田、玉米地、自行車、城中村、出租屋、遠方。

    后來,我用一首詩回顧當年的感受。《油印年代》:雷雨打透了夏天/夜色散發出一股粘稠的油墨味/我躺在床上,像一根墨輥/翻來覆去/少年時代的只言片語/又復印在心底//那時,小造紙廠、小皮革作坊/已經在麥田扎根/木刀溝暗流涌動/切割著無極中學北校的后墻/土坯坍塌,沉渣泛起,異味撲鼻/我們和蘆葦、蒲棒、稗草一起/野蠻生長//幾個年輕的老師/滿臉羞澀,被發配到這里/喝醉酒后,就和我們稱兄道弟/談論早戀與暗戀的藝術邏輯/就是沒有邏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我們創辦文學社/油印校刊《窗外》//唯有我們這些農村少年曉得/大地如鋼板一塊/愛似蠟紙輕薄/我們以鐵筆刻畫,用火焰糾錯/也無法道盡荷爾蒙的困惑/表達之難,再證恥辱之深/我們說了很多,又等于什么也沒說/沒有訂書器,就用針線/一本本裝訂成冊//在我們筆下/垂柳輕撫,河水澄澈/蘆葦叢中出現了一只只白鷺、丹頂鶴/在沼澤棲息,在堤岸放歌/展翅高飛,掠過一個個漩渦/這絕對不是謊言/也不是歷史、當下和未來/但肯定在某一個平行的世界存在過。

    2、請選擇2—3位對你的詩歌創作最有影響的古今中外詩人或藝術家。

    不止3位。杜甫、蘇軾、陳超、大解、耶胡達·阿米亥、謝默斯·希尼,太多了,此處省略500字。像杜甫、蘇軾那樣寫自己的苦難人生,像陳超、大解那樣探索詩歌精神和語言技藝,像耶胡達·阿米亥、謝默斯·希尼那樣舉重若輕。從沒有刻意模仿某位詩人,我就是寫我自己的人生景況和故事,好壞都是它。

    3、你寫詩一揮而就,還是反復修改,還是有其他寫作方式?

    有時一揮而就,有時反復修改,更多的時候是,先一揮而就,放一放,再反復修改。即便是發表了,過幾年看著不順眼,繼續改。古人的詩,常常有多個版本。李叔同的經典歌詞《送別》至少有三個版本。我改來改去,直至人生的終點,或許只剩下一部薄薄的詩集,不滿意的作品,任它隨風雨打去。

    4、你如何看待生活、職業與你詩歌寫作的關系?

    生活、職業與詩歌寫作,就像電線分為:火線、零線、地線,相互交錯,互為因果,又彼此干擾,經常掉閘。

    我曾經寫過一首詩,探討這種關系。《遠與近》:寫作需要沉浸,我卻一次次從墨水中跳出/對著沸騰的油鍋出神/用一下午的時間,給兒女清燉一鍋排骨/批評家警告我:“不要離日常生活太近”/而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說:/“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我該怎么辦?/羅伯特·卡帕距離越南戰場太近了/誤入雷區,卻沒有拍到自己/被炸成碎片的那個瞬間/而我曾在父親住的重癥監護室外破碎過/曾在孩子降生的婦產科手術室外痊愈過/日常生活同樣驚心動魄,無暇給自己拍攝/油鍋滾滾,拿勺子撇去浮沫/抬頭望見夕陽正把鏡頭對準我/像羅伯特·卡帕那樣遠/又像羅伯特·卡帕那樣近/仿佛從未離開過。

    我的本職工作是報社編輯記者,已經入行將近二十年,又在一家小協會兼職,做志愿者服務。同時,還要贍養兩位老人,帶兩個娃兒,負擔比較重,每天忙亂不堪,人格很分裂。后來,我接觸到一位畫家老師,他把自己定位為“勞動者”,受其啟發,我不敢自稱勞動者,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干活兒的人”,不管到哪里,努力把活兒干好就行了,不惹事生非,別把自己看得那么高,給自己定位低一些,心態就容易平衡了,創作亦是如此。

    5、你關注詩歌評論文章嗎?你寫詩歌評點、評論和研究文章嗎?

    我在正規報刊發表的處女作,不是詩歌、散文、小說,而是一篇文學評論:《作家,請上課》,發表在2001年6月14日《文藝報》上。那時,沒有電腦,手寫在稿紙上,郵寄給《文藝報》,沒想到,竟然發表了出來。

    當時,我在母校門口開書店,當小老板,一位中文系的教授看到后說,如果我是老師,可拿此文評職稱。人家也就隨口一說,但對我鼓勵很大。開書店的便利,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貨。當時,我賣過陳超先生很多著作,包括《中國探索詩鑒賞辭典》《當代外國詩歌佳作導讀》,還是我從河北教育出版社葆祥倉庫進的貨,一邊兒賣一邊兒讀,特別喜歡的書,舍不得賣。

    后來,我開始詩歌創作,混跡網絡論壇,遇到很多高手,人家談起詩歌來都是一套兒一套兒的,我啥都不懂,就跑到河北師大中文系階梯教室,旁聽陳超先生的課,每周一次,聽了一個學期,彌補自己的理論不足。

    隨后,我創作了詩歌隨筆《快樂的科學》(《詩刊》2005年11月下半月刊)、《永遠的光和激情》(《詩選刊》2005年5月刊)、《我心目中的好詩》(《詩刊》2008年5月下半月刊)、《蜀道難:從古典到現代》(《河北作家》2008年第3期)、《十面埋伏:河北十青年詩人作品閱讀筆記》(《鳳凰》2009年上半年刊),撰寫了《自然的合聲:大解短詩芻議》(《詩潮》2006年9-10月號)、《書生意氣——東籬詩歌芻議》(《詩刊》2008年2月下半月刊)等詩人研究文章,以及《百花皆升,旋覆獨降:詩人旋覆訪談錄》(《詩歌月刊》2005年6月刊)等等。

    當時,一手寫評論,一手寫詩歌,兩條鐵軌并行。后來,到晚報當社會新聞記者,每天早出晚歸跑火災、車禍、兇殺現場掙工分,只能抽空寫幾句詩,評論徹底荒廢了。

    我非常看重詩歌評論,尤其是理論著作。從楊黎的“廢話說”到韓東的《論民間》《詩到語言為止》,到陳超的《打開詩的漂流瓶》,乃至博爾赫斯、謝默斯·希尼、約瑟夫·布羅茨基等外國詩人理論著作,都對我影響很大。我認為好的文學理論文章,對詩人有指導作用。秦皇島詩人辛泊平一直在關注我的寫作,陸續給我寫了幾篇評論,對我啟發很大,鼓舞著我奮勇前進。像我這種二把刀詩人能夠苦撐這么多年,屢敗屢戰,就是在這些理論(評論)的“迷惑”下,堅信“詩歌精神”永存。

    讀理論著作越多,越不敢輕易下筆。惟有把一位詩人的作品讀凈吃透,受到真正的啟發,才能寫出新意。而在理論(評論)文章中寫出新意太難了。近幾年,我只發表過《詩畫同源,各自寬闊:讀雷平陽著、賀奇繪〈天上的日子〉》(《文藝報》2016年03月23日)、《與萬物建立起彼此激活的能動關系——評艾蔻詩集〈亮光歌舞團〉》(《文藝報》2022年1月28日)兩篇書評。常常是大話吹出去,卻遲遲寫不出來,唾面自干。

    6、請寫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個詩歌寫作要素。

    以前我特別看重語言,每天都在錘煉語言。后來覺醒,語言只是工具,錘煉語言,也只是在磨刀。現在,我的詩歌三要素是:造型、時空、光。

    7、請提供你自寫作以來的10首代表作題目,并注明寫作年代。

    《縣志:再窮不能窮教育篇》(2002);

    《靜物》(2003);

    《秋收》(2005);

    《樹蔭》(2006);

    《火車在深夜》(2006);

    《鑼聲一響》(2013);

    《藏鋒》(2015);

    《酒國》(2015);

    《第七感》(2016);

    《充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