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由《人世間》談“文學的可能性”:我們距離“一出好戲”有多遠
    來源:交匯點 | 馮圓芳  2022年02月28日08:19

    衛冕央視近三年收視冠軍,讓三四億觀眾“笑著笑著又哭了”,改編自梁曉聲茅盾文學獎同名獲獎作品的電視劇《人世間》,是江蘇導演、江蘇出品的一次巨大成功,也是嚴肅文學走上熒屏的受眾破圈。

    2月25日,一場江蘇人的“家庭會議”在寧召開。在省文投集團和省作協聯合主辦的“文學的可能性——由電視劇《人世間》談起”研討會上,《人世間》導演、總制片人李路,來自省委宣傳部、省作協、省文投的多位專家領導,和江蘇的作家學者編劇們濟濟一堂,熱議《人世間》的爆款經驗,分析文學作品影視改編的可能性、多樣性,為優秀文學作品的影視戲劇轉化提供更多的經驗和思路。

    爆款劇的“智商”與“情商”

    《人世間》以東北某省會城市的一戶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視角,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的翻天覆地的社會巨變,大時代中的個人選擇、普通人的人格光輝、生生不息的中國精神,均在劇中得到了精彩展現。

    “梁曉聲原著至少為電視劇的成功提供了三個基座:強大的思想力,鮮活的人物形象,和歷史的縱深感。同時在改編的過程中,這些文學的品質并未流失。”曾和李路合作過《人民的名義》的著名作家、編劇周梅森,預料到劇版《人世間》會成功,但沒想到會這么成功,“衡量成不成功的標準,我覺得在于是否超越了原著”。

    周梅森所說的“超越”,在“夏衍杯”電影劇本獎獲得者、江蘇法治影視中心負責人宋世明看來,就是有沒有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厚度,提升作品傳播的廣度——好的影視作品之于文學母本,一定是增殖而非消解。

    從改編過程來看,把115萬字的茅盾文學獎獲獎名著,整理成幾十集體量、人們喜聞樂見的大眾傳媒產品,李路表示其密鑰在于找到不同圈層喜好的“最大公約數”。

    對此,南京大學資深教授丁帆認為,《人世間》對時代的反思、對改革得失的客觀評析,使它收獲了知識分子的認可;劇中的煙火氣息、人世悲欣、家庭溫情,又打動了千千萬萬個普通老百姓。這兩條看似不同的軌跡,交集于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他打了個精妙的比喻:在時代中發揮“智商”和“情商”的雙重功能,是好劇的特有屬性。

    透過《人世間》,人們看到“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如何變得具體和有效。只有關注人民的情感、命運、渴望,為人民立言、為時代立傳,作品才能與世道人心碰撞交融。

    “作為文化企業,我們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但這兩條標準又經常是沖突的。”省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寧說,“追《人世間》的時候我突然悟出,兩者統一的關鍵其實就在‘人民性’上。”

    并非所有小說都有“改編性”

    研討會從《人世間》談起,目光最終落在“文學的可能性”上。立身中國文學的“王者之地”,江蘇對文學有著超出單一媒介的多樣化期待。那么,什么樣的文學作品適合被改編?改編過程中又有哪些成功的關鍵因素?

    從《人間正道》《兵臨絕境》到《人民的名義》《突圍》,周梅森的幾乎所有小說都完成了影視化改編,并且取得了較大的反響。他告訴記者,有的作家作品天然自帶“改編性”:“拿我來說,我是個很規矩的現實主義作家,作品寫實,有故事、有人物,又戳中了人民群眾最關切的點,和影視天然地對路。蘇童的作品也適合改編,它有很好的場景和畫面感,改編時會比較順暢。”

    不是所有好的文學作品都適合被可視化。周梅森非常欣賞江蘇作家黃孝陽逝世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說《人間值得》,為此自嘆不如,但書中大量的心理描寫、原始能量和晦暗基調,決定了它是文學的而非影視的。談到李路多年前買下版權的肖克凡小說《機器》,周梅森認為其改編計劃的流產在意料之中:原著結構的支離破碎,決定了改編的過程相當于“推倒了重來”。

    “首先,要有故事;其次,要有好故事。”宋世明對記者說。文學界曾一度陷入誤區,認為寫什么不重要,怎么寫才是新潮,導致很多先鋒小說變成了語言的游戲,而及時轉型的蘇童憑借有故事、有畫面的小說作品,因成功的影視改編而家喻戶曉。在宋世明看來,影視意義上的“好故事”往往具有這樣幾個特點:強烈的時代感、鮮明的價值觀和迷人的夢幻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真、善、美。

    “也有一些更細化的影響因素。”省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喬家的兒女》編劇楊筱艷(筆名未夕)告訴記者,“從我的經驗來看,有鮮明的受眾指向性、能滿足特定人群的審美偏好,在某個社會議題上開掘縱深,塑造有爭議的人物形象,這些點都有可能引爆一部劇。甚至一個細節也能讓整部劇出圈。比如圍繞《喬家的兒女》里南京人過年吃餃子的細節,就在網上引發了一番熱烈討論。”

    如何把紙面上的好故事變成一出好戲,同樣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宋世明笑著說,作家寫小說,一張紙、一支筆或者一臺電腦就行,拍戲則是一套工業化流程,編劇、導演、演員,甚至服化道都能把劇給毀了,“八路軍住別墅”不就是服化道鬧出的笑話么?

    反觀《人世間》,每一個工種、每一顆螺絲、每一處看似不經意的閑筆都做到了極致。抱著“文本細讀”的態度追劇,江蘇當代作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王飛用“于無聲處淚流滿面,看似平實卻奇崛”來評價該劇在細節處理上的藝術精神:一句短得不能再短的臺詞里蘊藏的情感張力,鏡頭轉場之前對人物眼角淚水的特寫,周父讓兒媳先放下水桶、再查看她手心老繭的情節——就為了呈現這處細節,劇組不遠萬里從北京調來特效妝的化妝師。

    種種的藝術決斷、方方面面的精致到位,凸顯了總制片人的“C位”價值:正是李路強烈的精品意識、強大的把控能力,和在與其他股東的話語權爭奪中,牢牢把創作的權力攥在自己手中的做法,才使作品最終守住了藝術的防線。

    關鍵是如何搭建橋梁

    江蘇一直有著深厚的戲劇影視轉化傳統。除了“改編大戶”周梅森,畢飛宇的《哺乳期的女人》《青衣》《推拿》,蘇童的《妻妾成群》《紅粉》,趙本夫的《天下無賊》,葉兆言的《馬文的戰爭》,魯敏的《六人晚餐》,葉彌的《天鵝絨》等均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等。

    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丁捷介紹,近來省作協持續推動江蘇優秀文學作品的戲劇影視轉化改編工作,去年召開了江蘇文學作品戲劇影視轉化推介咨詢會,研究起草了江蘇戲劇影視文學研究中心籌建方案草案,此次借電視劇《人世間》探討“文學的可能性”,正是希望通過聽取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為下一步推進工作拓寬思路。

    在楊筱艷看來,江蘇作家作品想要被改編,客觀上確實存在難度:“我們的作品有著先鋒性,在思想、藝術上有著對同時代的超越,但在改編時,我們的高度就成了難度。比如范小青的《香火》,一個發生在江南水鄉的禪意故事,寧浩導演的改編讓我有點遺憾:電影是好電影,卻已經不是范小青的《香火》了。”

    楊筱艷告訴記者,從她的小說原著《喬家的兒女》被成功發掘和改編的經驗來看,出色的創作策劃團隊對文學的“新生”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好的文學一定要找到好的橋梁才能嫁接成好的影視:“像正午陽光他們有專門的策劃緊盯著市面上的各種小說,細致挑選之后反饋到領導層,領導根據長期形成的強大預判力,透過小說猜測它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電視劇,能不能受到觀眾歡迎。再看看《人世間》,看看它的制片人、導演、編劇、演員、團隊都是什么水準,就知道它的成功并非偶然。我覺得江蘇并不缺實力和財力,如果我們真的想做,就一定能夠做成。”

    李路向記者表示,他希望和江蘇再度牽手合作:“江蘇經濟實力雄厚、文化底蘊深厚,江蘇作家普遍擁有很強的思考能力,可以說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我個人建議,江蘇要打造影視高峰之作,不妨做一些有江蘇個性、江蘇印記的作品,并且出臺全國領先的激勵機制,吸引從孵化到成片的全鏈條人才來到江蘇,把這片文學創作高地打造成影視創作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