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沈從文與沈培的贈字緣
    來源:北京晚報 | 王道  2021年11月25日15:51
    關鍵詞:沈從文

    沈培作品《孤山一片云》

    1972年的沈從文。龍朱 繪

    《小虎子》漫畫集封面

    黃永玉繪畫蘭花圖

    沈培漫畫作品

    沈培與沈從文是什么關系?因為我在上海一次拍賣會上偶然見到一批沈培收藏的沈從文書法,不禁好奇起來。這些書法內容可能還失收于沈從文全集,為此我一直尋找到沈家長子龍朱先生處,后經確認,是一位住在香港的漫畫家,而且曾給龍朱家寄過賀卡,上面的落款即“老培頭”,還有一枚印章也是一個無發腦袋的側寫,非常形象。

    這次拍賣中,有17件沈培舊藏作品,其中不乏葉淺予、黃苗子、陸儼少、周昌谷、黃永玉等名家作品,還有沈從文的一批書法作品。一共有四件,章草詩詞,洋洋灑灑,有的還附上釋文,別有意味。

    有一幅較大的詩詞書法,寫的正是沈從文自己的舊體詩,一共有三首,上面還有增加字句和修改的痕跡。“巍巍含鄱口,列岫一線青。山鳥歌木末,山泉鳴玉箏。五老背可躡,長嶺勢若崩。一徑緣幽谷,松竹各爭榮。遠浥鄱陽湖,煙波十萬頃。朱明爭原鹿,友諒此成禽。鐵戟沉沙久,鼙鼓仿佛聞。謠傳王母鞋,一擲在湖心。至今泊漁舟,千帆躍錦鱗。”這首名為《廬山含鄱口》的詩是沈從文于1961年12月創作于江西途中。

    “詩人喜幽獨,拄筇樂攀登,不辭跋涉苦,還驚老眼明。山泉鳴玉磬,夭桃迎早春。眷眷如有懷,嫵媚自成妍。清琴鳴一曲,濁酒再酌斟。緬懷廬山會,難覓栗里人,時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兩賢不并世,各保千秋名。佳詩親人民,人民懷念深!”這首詩則是沈從文游覽廬山時的慷慨心情,名為《廬山花徑公園傳唐白居易吟詩處》,同樣是沈從文在1961年底游覽江西時所寫。兩首詩都與歷史典故有關,前者為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時遺跡所在,后者則是白居易和陶淵明賦詩所在,而且陶淵明是被貶官至此的。

    “贛州古名郡,萬屋櫛比連。八境擴游目,思古慕前賢。遙接郁孤臺,緬懷辛幼安。節麾擁萬騎,橫江多樓船。旌旗耀云日,精甲足壯觀。方期復中原,血戰龍蛇翻。王命停征伐,輕裘赴市廛。舉觴樂父老,同歌大有年。玉虹來天外,筆立大江邊。藉之抒壯懷,佳句至今傳。歷時八百載,城陴尚完堅。登高多古意,風鐸鳴悠然。巍巍崆峒在,江水碧接天。雙流匯合處,千帆自往還。”這首《贛州八境臺》,則是沈從文于1962年春創作于江西贛州名勝八境臺,同時還有一首《游贛州通天巖》,詩中延續宋代偉大詞人辛棄疾的千古絕唱《菩薩蠻》氣息,一氣呵成,境界壯闊。這首詩,沈從文在75歲時曾抄寫出被董橋先生所收,董橋給出的評語是“順筆順心”、“自然峭拔”。

    這三首詩落款為“贈沈培家兄,沈從文于北京,時年七十有四。”

    七十四歲的沈從文正在忙于中國古代物質史研究和寫作,尤其是那部《中國古代服飾史》,可惜這一年關心此作的周恩來總理去世,使得沈從文大為遺憾,他還親自去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這一年年初,沈從文與黃永玉同去畫家吳冠中家中,后即寄了書法給黃永玉,這里即有贈同姓沈氏的“老培頭”書法的因緣。因為我在沈培先生的著作中發現了相關線索。

    沈培的書《孤山一片云》,文章短小精悍,幽默十足,有時辛辣,有時溫馨。其中一篇《大梨》寫道:

    “一九七三年,京新巷,永玉先生家。有人敲門。‘爺爺來了,坐、坐。’黃先生說,是沈從文先生,黃先生介紹我認識。第一次見面。他個子不高,癟嘴,瞇瞇笑,慈祥如老太太。他解開手帕包,一個大梨,大極的大梨,給黑蠻的。

    晚飯罷,由我陪送從文先生去公交車站。”

    短短幾行字,就把場面寫活了。黑蠻則是黃永玉之子。沈培說后來他每每讀到如《湘行散記》那么好的文章時,眼前浮現的都是那個大梨的形象。就這樣,沈培與沈從文算是認識了。

    那么沈培是誰呢?

    這里有沈培本人自己的介紹:原名沈培金,一九三四年正月初三生于杭州。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到杭州解放。后入杭州藝專五年,也就是后來的中國美術學院。再后來被分配到上海新少年報社,從事美編工作,工作二十六年后,于1980年移居香港,繼續從事報社工作。后定居香港。

    沈培常常來往的畫家中有韓羽先生,兩人書信來往,暢談藝術感受。韓羽介紹沈培時提到了當年在《中國少年報》連載的連環畫《小虎子》,可謂紅火一時,作者就是沈培。也就是說沈培是一位漫畫家。他自述,1962年,葉至善先生囑為《小布頭奇遇記》做插畫;2003年,孫幼軍先生請他為《小布頭奇遇記》做插畫。可謂巧矣。

    在沈從文題贈沈培的書法作品中,有一幅較大的自作詩作品:“朔風摧枯草,蕭蕭斑馬鳴。老驥伏櫪久,千里思絕塵,本非馳驅具,難期裝備新。只因骨格異,俗謂喜離群。真堪托生死,杜詩寄意深。間作騰驤夢,偶爾一嘶鳴,萬馬齊喑久,聞聲轉相驚!楓槭啾啾語,時久將亂群。天時忽晴朗,藍穹卷白云。佳節逾重陽,高空氣象清,不懷遲暮嘆,還喜長庚明。親舊遠分離,天涯共此星。獨輪車雖小,不倒永向前。綠樹茸茸山鳥歌,溪山清潤秀色多。船上華豬睡容美,岸邊水牛齊過河。穆王西游忘歸久,八駿散轡碧潭濱。千峰鐵色如奔赴,谷中青鳥自呼名。六三桂林漓江中游小景及名跡墨巖。”

    這是沈從文于1963年10月份去廣西桂林考察當地工藝美術時所創作的詩歌。落款為“乙卯冬,從文書于新窄而霉小齋亂稿堆中,奉沈培家兄兩正,詩書不乞遣,但且博一笑而已。”1975年寫于京城,用的是紅底箋紙,好像是自己手打的豎線。同時還有另外紙張附注:“給沈培的,此小幅紙面雖不大,似乎還看得去,最好將此贖回上次草草寫的直幅。”

    “永玉:此一幅似乎是近十天來寫的最得心應手,望便中一轉。最好將日晚去你家中,寫的贖回。從文。”

    可見沈從文對于送給別人書法非常認真,覺得上一次寫得不是太好,就讓黃永玉把新寫的轉送去,而把原來的“贖回”。

    還有一幅陸游的詞也寫得瀟灑可觀:“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乙卯初冬,為沈培家兄書于長安街京新巷,弟從文時年七十進四。”長安街京新巷似乎是黃永玉先生曾經住過的地方,常常有畫作落款此地。

    還有一幅最為特別,詩文為七言絕句,但書法寫得非常草,簡直有點狂草的意蘊了,就連沈從文自己都在題跋中說“極龍飛鳳舞之妙”,拍賣行也沒有給出釋文,筆者試著辨認:“赤山樹頭霜葉紅,清波川前求浮空。高僧說法魚龍聽,盡在蓮舟一葉中。東林月上明于燭,花氣書聲度深竹。古川松老鶴來雙,虛牖云涼人訃獨。”

    這幅應該是沈從文全集中失收的原創作品。而且作品旁還有款識,字跡極小,很難辨認,根據拍賣冊上釋文:“贈沈培、上官碧學。此解故腳,辛亥時則稱‘文明腳’,行家一望而知也。比張東海還多故作氣。然仍比秀才氣似乎略有新意。若被倒掛起來,說不定被假分。客以為極龍飛鳳舞之妙,大有可張也。若款落為‘溥儀’,必更易為斯家看中也。”

    這個落款中有一個怪人張東海,即明代的書法家張弼,以取法張旭的狂草為著,嘗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世人稱其:“工草書,怪偉跌宕,震撼一世。”張東海常常在醉酒后揮毫書寫,而且出品恣意瀟灑,人稱“張旭復生”。從這個典故可知,沈從文先生在書法上還是很專業的,而且在寫作之余仍希望在書法上有個小小追求和大進步。

    再回頭說到黃永玉與沈培的交往,在此次拍賣會上也有幾幅黃永玉贈給沈培的書畫,《飲酒圖》《蘭花圖》和草書兩幅,其中題跋:“與培金弟論交近四十年,復于海隅朝夕相見樂陶如昔,上蒼有眼也。”這一年是1992年。

    沈培在回憶黃永玉的文章中提及,1977年,夜訪黃永玉于北京京新巷小屋子,“他抽著煙斗,看著掛在墻上的畫,招呼我自己倒茶。

    是一張唐德懿太子墓的仕女石刻碑拓,神品!

    我走近看裱在拓片上方的題跋,贊評此拓片如何如何了不得。后題:黃永玉暫存。

    問:‘是人家借你看,要還的?’

    ‘不,送我的。’

    ‘那為何寫暫存?’

    ‘我不是要死的嗎?’”

    這樣的生活場景的描述,可以想見出一位漫畫家的內在幽默。再補充一點,沈培的朋友圈里不只有黃永玉、沈從文,還有黃裳、周昌谷、韓羽、汪家明等文化人士以及天地出版社的副社長吳鴻先生,沈培的《孤山一片云》就是吳鴻出版的。2017年,這位出版界人士已經病逝,看沈培先生這一年在新出版的《散葉集》上簽名落款在杭州錢塘江畔生活。

    說到出版,沈培的一本出版于1960年的《小無知游“幻想農場”》已經被炒到千余元一本,當然其中的畫面實在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