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沈從文的三次濟南行
    來源:齊魯晚報 | 韋欽國  2021年11月19日08:26
    關鍵詞:徐志摩 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年),湖南鳳凰縣人,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專家。許多人都知道沈從文先生生前曾于1931年11月和1956年10月兩次來濟南,因為這兩次都是因事專程來濟南。其實沈從文還曾于1937年8月來過濟南,這次是經過濟南,不是專程而來。

    今年11月19日是徐志摩去世90周年,沈從文第一次來濟南就是處理徐志摩身后事宜。1931年11月21日,青島大學校長楊振聲告知正在該校任教的沈從文,徐志摩搭乘的飛機于兩天前(11月19日)在濟南開山失事,徐志摩遇難。沈從文震驚之余,當晚便乘火車沿膠濟鐵路從青島趕赴濟南,22日晨8時到達濟南。與齊魯大學校長朱經農,以及剛從北平趕來的梁思成、金岳霖、張奚若,從南京趕來的郭有守、張慰慈一行人,跟隨中國銀行的陳先生,于9時許來到停放徐志摩靈柩的福緣庵。

    沈從文看到棺木里的徐志摩,“戴了一頂紅頂絨球青緞子瓜皮帽,帽前還嵌了一小方絲料燒成‘帽正’,露出一個掩蓋不盡的額角,右額角上一個李子大斜洞,這顯然是他的致命傷。眼睛是微張的,他不愿意死!鼻子略略發腫。想來是火灼炙的。門牙脫盡,額角上那個小洞,皆可說明是向前猛撞的結果。”根據沈從文的這段記述,遇難后的徐志摩當時尚沒有經過整面或來不及整面。11月22日20時許,他們一起冒雨將徐志摩的棺柩送上了3個小時后南行的火車,沈從文則乘22時的火車返回青島,結束了這次匆忙、短暫而又悲傷的濟南之行。

    沈從文的首次濟南之行心情是不愉快的,也許是為了趕著回青島給學生上課,也許是為了逃避不愉快,他11月22日上午8時許到濟南,晚上10時許離開,在濟南待了不過十幾個小時,來回的兩個夜晚都是在火車上度過的。因為當天一直下雨,又忙于和同仁處理徐志摩身后相關事宜,既沒有時間,也難有心情去游覽參觀,所以沒有留下濟南印象的相關文章。

    1937年8月間,沈從文第二次來濟南之所以鮮為人知,一是因為時局動蕩,二是因為也沒有留下相關文字記錄。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8月12日至21日沈從文與楊振聲等文化界人士經天津、煙臺等乘船輾轉南下,在濰坊趕上了開往濟南的火車,8月21日深夜時分到達濟南,山東省教育廳長何思源幫他們預訂了旅館,在濟南待了兩天。

    新中國成立后,沈從文大部分時間是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56年10月8日上午11時左右,沈從文從北京來到濟南,沈從文此次南下是以歷史博物館文物工作者的身份公務出差,要去多個城市,濟南是南下第一站。如果說沈從文第一次來濟南是為處理好友喪事,第二次則是為躲避戰亂,顯然都談不上愉快,第三次則不同了,這次不僅待的時間更長,而且心情也好。本次沈從文一共在濟南待了五天半的時間,直至10月13日傍晚離開。在濟南的這幾天沈從文竟給妻子張兆和寫了九封信,可見其心情之愉悅。

    第三次來濟南,沈從文對濟南的印象是好的,他到達濟南后的第一天即10月8日,首先來到廣智院,當晚7時許便給妻子張兆和寫了來濟南后的第一封信,信里寫道:“濟南給從北京來人印象極深的是清靜。街道又干凈,又清靜。人極少,公共汽車從不滿座,在街中心散步似的慢慢走著,十分從容……濟南的住家才真像住家,和蘇州差不多,靜得很。有些人家門里邊花木青青的,干凈得無一點塵土,墻邊都長了莓苔,可以從這里知道許多人生活一定相當靜寂,不大受社會變化的風暴搖撼。”

    此次“北京來人”并非沈從文一人,還有其同事余庠,他們游覽了大明湖、趵突泉、大觀園等名勝古跡。10月13日這天傍晚,沈從文離開濟南乘火車南下前給張兆和寫了來濟南后的最后一封信,在這封信里記下了千佛山廟會的情況。

    “后來聽說千佛山有廟會,因此趕到那邊去,原來和趕街子一樣,有萬千人在登高!山路兩旁,是各種各樣的地攤,還有個馬戲團在平坡地進行表演,喇叭懶懶地吹著,聲音和三十年前一樣!還有玩戲法的,賣酒的也特別多。此外還有賣籃子、籮筐等日用品的,路旁還有好些茶座酒座。馬路一直修到山腳邊懸崖處,崖上石佛其實都不怎么好看,但欣賞的人還是萬萬千千。”“路轉折處還有好些提大籃子的,籃中撲鼻香,原來是賣燒雞的,等待主顧登高飲酒吃用,一定也有主顧。學生還排隊吹號擊鼓來玩,一般都有小龍高大,看樣子,還很興奮!”

    從這兩段話中可以看出,在通往千佛山的兩旁,市民、山民扶老攜幼,熙熙攘攘;到處都是叫賣山貨雜品的小商販,還有民間藝人,像吹糖人的、唱戲的、說書的等充斥其間,玩雜耍的、拉洋片的、馬戲團等,不絕于道,熱鬧非凡,和清朝光緒初年蘇格蘭傳教士韋廉臣及妻子伊莎貝拉在《中國古道》一書里的記述似無區別。

    沈從文還寫道:“馬路一直修到山腳邊懸崖處,崖上石佛其實都不怎么好看,欣賞的還是萬萬千千。更多的是從小路爬上懸崖直到山頂,人在高處和小螞蟻一樣。”有意思的是,沈從文還在千佛山下買了紀念品,他說“只買回一件藝術品,最欣賞的大致只有小蠻父子,費錢五分。”五分錢就能買件可愛的藝術品,看來沈從文是滿意的!從沈從文的這封信里可以看出,他記述的是千佛山九九重陽節(1956年10月12日恰是農歷九月九日)的千佛山廟會場景,從中我們依稀還能看出六十五前千佛山廟會熱鬧的場面。

    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沈從文信里有這樣一句話:“……聲音和三十年前一樣!”這句話表明沈從文此前曾經來過濟南,但不可能是1931年11月這次。因為1931年這次沈從文系專門來處理徐志摩的喪事,11月22日這天行程安排非常緊湊,不可能有時間、有心情去登千佛山。再說11月22日是農歷十月十三,廟會已過去了一個多月時間。所以,這里的“三十年前”指代的應當不是本次濟南之行。

    1937年8月21日深夜時分,沈先生與同仁到達濟南,因為接下來的兩日沒有去南京的火車,沈從文一行就在濟南多待了兩天。當時濟南尚未淪陷,并有兩天閑暇時間,從常理上講沈從文一行不太可能兩天都待在賓館,到千佛山等處游覽參觀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當時即便尚未到重陽節,山下仍有藝人在表演。所以,據上可推斷這封信里的“三十年前”當是“二十年”之誤,但這也恰恰證明了沈從文1937年8月確曾到過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