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青年》雜志的傳播策略
《新青年》運用媒介傳播的力量,推動“倫理革命”和“文學革命”,改變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引領白話文運動的發展。
-
重讀《影的告別》:魯迅“立人”思想的內核
原標題:《影的告別》與魯迅“立人”思想的內核 一 “影”究竟何指?它要告別什么?為什么要告別?告別后如何?這是理解 《影的告別》最為關鍵的幾個問題。
-
行動的文學:以魯迅雜文為坐標重思中國現當代文學
一 1980年代以來,在“中國現當代文學”這一學科內部,學科研究的重心大致經歷了由“中國現代文學”到“中國當代文學”的轉折過程。
-
魯迅《鑄劍》與莎士比亞《哈姆萊特》對讀記
原標題:幽靈的復仇和弱者的革命 ——魯迅《鑄劍》與莎士比亞《哈姆萊特》對讀記 摘要:魯迅的小說《鑄劍》和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萊特》共享一個“故事形態”,可供比較、對讀。
-
重讀《“題未定”草》:“社會批評”的筆法
原標題:“社會批評”的筆法——以魯迅《“題未定”草》系列雜文為例 按照施蟄存1935年的理解:“在現今出版物蜂擁的情形之下,每個作家多少總有一些隨意應酬的文字,倘能在編集子的時候,嚴格地刪定一下,多少也是對于自己作品的一種鄭重態度。
-
重讀《肥皂》:商品、家庭與全球現代性
原標題:商品、家庭與全球現代性——論魯迅的《肥皂》? 摘要:在魯迅小說中《肥皂》引起的爭議是最多的。
-
許壽裳與1938年版《魯迅全集》
魯迅逝世后,編印魯迅全集即成為普遍的社會呼聲。
-
啟蒙即救亡——“九一八”事變后魯迅關于抗日問題的社會批判
20世紀90年代以來,詆毀魯迅的論調有多種,其中之一是“九一八”事變后,魯迅從未對抗日問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
張全之:新世紀以來魯迅研究的困境與“政治魯迅”的突圍
“……早就應該有一片嶄新的文場,早就應該有幾個兇猛的闖將!” ——魯迅《墳?論睜了眼看》 一、新世紀以來的魯迅研究:是繁榮,還是陷入困境? 如果下一斷語:新世紀以來魯迅研究陷入困境,而且大有愈陷愈深之勢,可能很多魯迅研究者會不以為然,認為是危言聳聽。
-
作為思想遺囑的魯迅“八條遺囑”
原標題:陳扣珠:魯迅研究的一條脈絡——作為思想遺囑的魯迅“八條遺囑” 魯迅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他去世前的1936年9月5日寫下了題為《死》[①]的一篇雜文,其中涉及類似遺囑的文字摘錄如下: 我只想到過寫遺囑,以為我倘曾貴為宮保,富有千萬,兒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寫好遺囑了,現在卻誰也不提起。
-
重讀《阿金》:“上海性”與都市革命困境
原標題:“上海性”與《阿金》的都市革命困境 摘要:《阿金》濃縮了魯迅的上海租界經驗和革命現實思考,他通過設置“我”與阿金的互看,批評了知識分子和雇傭工人身處革命中心城市卻又疏遠革命的現象。
-
《魯迅雜文書信選》出版始末
1971年9月,一本名為《魯迅雜文書信選》的書,赫然面世了。
2020-07-16
-
重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好父親主義及其他
魯迅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發表于《新青年》1919年11月的六卷6號上,署名唐俟。
-
重讀《狂人日記》:從理念中創造“新人”
原標題為《解讀魯迅的<狂人日記>》 一、從理念中創造“新人” 我們先從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常識談起:狂人,魯迅小說中的“狂人”并非生活中的一個存在,他是被魯迅創造出來的“新人”,與魯迅后來創造出來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一樣,和吳承恩創造的孫悟空、卡爾維諾創造的柯西莫男爵、卡夫卡創造的K一樣。
2020-06-18
-
“我坐在廈門的墳中間”印入《墳》了嗎?
魯迅離開廈門大學去廣州之前,曾于 1927年1月2日到位于南普陀的公共墳場拍下一組照片。
-
重讀《離婚》:“城鄉交錯”的空間與鄉民的“個人”自覺
本文試圖采取社會史視野及方法重新解讀魯迅的小說《離婚》。
-
重讀《女吊》:被發明的“復仇”與作為方法的“民間”
原標題:《女吊》:“故事新編”一種——被發明的“復仇”與作為方法的“民間” 作為魯迅生命末期的創作,《女吊》以其特殊的寫作時間和“朝花夕拾”風格的回歸在魯迅作品序列中引人注目。
2020-05-28
-
重讀《傷逝》: 五四“新人”與民族國家想象
《傷逝》電影宣傳畫報 1981年 引言 《傷逝》是一個具有魅惑性的意義交纏的文本,也是在魯迅的單篇小說中被闡釋最多的文本之一。
-
鮑國華:魯迅《小說備校》校勘札記
在魯迅輯校的幾種小說古籍中,《小說備校》受關注的程度較低。
-
侯桂新:《華蓋集續編》校讀記
內容提要:要扎實推進魯迅研究,對魯迅所有作品進行精細校勘是必備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