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頡剛與《魯迅全集》注釋
摘要:在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全集》的注釋過程中,注釋者除查閱文獻資料外,還訪問了與魯迅著作內容相關的當事人和知情人。
-
嚴復譯著對魯迅“執中”之道的影響
摘要:早期的魯迅在研讀嚴復譯著、接受西學的過程中,曾融合培根的“歸納法”和笛卡爾的“演繹法”,以“執中”之道為其學理意識與邏輯判斷之主旨。
-
重讀《朝花夕拾》:教育成長主題和典型化
原標題:作為“整本書”的《朝花夕拾》隱含的兩個問題——關于教育成長主題和典型化 摘要:作為整本書的《朝花夕拾》,可以讓我們讀到許多從單篇散文里很難讀出來的新元素。
-
魯迅和近代以來日本人訪華游記
近代以來,日本人寫下了大量訪華游記,這些游記比較全面地呈現了近世中國的形象,雖然這些形象有很多歪曲之處,但也有不少游記做出了相對客觀的記錄。
-
魂兮歸來哀江南:魯迅創作中的江南生活影像及其美學
在中國文化中,江南,可謂一個說不盡的話題。
-
重讀《墳》:魯迅絕望的1926年
原標題:《墳》與“墳”:魯迅絕望的1926年 1926年10月,魯迅在廈門大學將1907年到1925年所寫的文章,編成了一本雜文集,并取名為《墳》;1927年1月,他又坐在廈門大學后山的墳冢中照了一張相,據俞念遠回憶,他準備把“這張照片要寄到上海,趕印在那本《墳》上”[1]。
-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編訂過程考
原標題:瑣細的紀念與謹嚴的整合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編訂過程考 自1936年10月19日至今,海內外人士豐富、繁雜的魯迅紀念話語與實踐,已建構起一部綿長豐贍的魯迅紀念史,而蕭紅的長篇散文《回憶魯迅先生》無疑是其中一部無法回避的經典作品。
-
張夢陽:魯迅晚年雜文欣賞
魯迅一共活了五十五年零二十三天五小時二十五分。
-
吳中杰:魯迅畫論
魯迅從小喜愛圖畫,年既老而不衰。
-
魯迅、都市與東亞
藤井省三先生關于魯迅的研究,一直頗為學界重視,尤其是他對《故鄉》的討論(《魯迅〈故鄉〉閱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更是備受好評,他獨特的理論視角和個人體驗都豐富了學術討論的空間。
-
重讀《端午節》:啟蒙者的世俗化轉向
原標題:啟蒙者的世俗化轉向——魯迅《端午節》索隱 內容提要 魯迅1922年6月懷著自覺的“諷刺小說”文體意識創作了短篇小說《端午節》,其“諷刺小說”文體觀是通過講授中國小說史、研讀《儒林外史》建立起來的。
-
孫郁:晚年魯迅文本的“墨學”之影
摘要:魯迅左轉之后,作品里借用了某些墨學資源。
-
如何定稿?——1981 年版《魯迅全集》定稿的流程與原則初探
1981年版《魯迅全集》中《集外集拾遺補編》《古籍序跋集》的責任編輯徐斯年曾撰文回憶從“紅皮本”到發排的整個流程: 首先,對“征求意見本”(即社內印行的、作為原注釋組定稿的“紅皮本”——原注釋組的未定稿本則是各組自行印行的“白皮本”)進行加工,包括統一格式體例,核對每一條注文的原始資料,決定注文取舍,進行文字加工,補寫應注而未加注的條目。
-
青年魯迅與德語“世界文學”——《域外小說集》材源考
內容提要:魯迅在留學期間,不僅借助日語書刊汲取新知,也深受德語讀物影響。
-
魯迅日記日常生活敘事研究
魯迅日記表面看是瑣碎的流水賬,但實則是一個日常生活敘事文本,它既包括人際交往、經濟收支、生活方式、生存空間等日常生活內容,也具有主觀選擇性、日常記事性、非文學性和非公共性的敘事特點。
-
劉彬:也談“魯迅為何沒多寫小說”
摘要:郜元寶最近重新提出并解釋了“魯迅為何沒多寫小說”這 個老問題(點擊查看:郜元寶《魯迅為何沒多寫小說》),他認為魯迅后期棄寫小說乃是基于現實考慮的不為而非不能,進而由此反思了小說“一超獨霸”的現象。
-
“魯迅魯迅,多少廣告,假汝之名以行”
小引 魯迅是一個廣告意識很強的作家。
-
陳漱渝:魯迅為何未去蘇聯考察療養?
這是一個復雜而敏感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在入題之前做一番簡要說明。
-
魯迅與左翼:理解的障礙
“時代轉換”構成了今日理解魯迅和30年代左翼文化的障礙,一如“祖國”概念之于“破碎/統一”之不同時代。
關鍵詞:  魯迅研究2020-11-10
-
重讀《野草》:主體性和矛盾性
原標題:《野草》的主體性和矛盾性 ——1940至1950年代有關魯迅思想理解的分歧之一 摘要:在1940至1950年代的左翼文化界,研究者對《野草》及魯迅思想的理解存在著一致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