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梁久明:只有寫出了情懷,詩的境界才會高遠
    來源:《詩探索》 | 梁久明  2022年12月07日08:17
    關鍵詞:詩歌 梁久明

    原標題:專訪||詩人梁久明

    詩人簡介 梁久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曾在《詩刊》《詩探索》等多家文學雜志發表詩歌。有詩作被《新華文摘》轉摘,詩作多年進入多種年度選本。已出版詩集《從1963年開始》《土地上的居住》。獲第三屆詩探索·中國春泥詩歌獎。

     

    1、你是從哪一年開始詩歌寫作的?最早激發你寫詩的靈感是什么?

    一個理科生,靠著數理化考上了大學,滿分120分的語文高考成績不足60分,學的是師范物理。那是1979年,時代即將跨入改革開放的大門,人們急需新的思想去看世界。與此對應,大學校園里興起了文學熱,我被裹挾著走進了圖書館。不是因為熱愛而閱讀,是沒人跟你玩,只好去跟人玩,也怕臥談會上插不上嘴而受冷落。直到發現了泰戈爾,我一下子喜歡上了詩歌,吸引我的首先是《飛鳥集》中那種美而飄忽的語言,之后是《吉檀迦利》那種宗教感情,那時我是把它當做愛情去感受的,心里有著把生命祭獻出去的沖動。很快朦朧詩走進了校園,被《迷途》《致橡樹》《遠和近》感染著,一邊傳抄,一邊寫分行文字。一封家信都寫不好,卻莫名其妙地寫起了詩,寫的激情飛揚,下筆千言,寫的不知天高地厚。那卻根本不是詩,像小孩子手中的彩筆隨意的涂抹,筆畫幼稚,不成東西,連模仿都談不上。詩的種子卻在心里扎下了根,雖然因生活和工作變動幾經放下詩筆,也因寫不出啥名堂而打過退堂鼓,但怎么都割舍不了那份熱愛,以至于到了今天,詩變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請選擇2—3位對你的詩歌創作最有影響的古今中外詩人和藝術家。

    大量的閱讀是詩歌寫作必不可少的準備,視野應該廣及古今中外,不拘題材、風格、流派、類型。一直以來我的閱讀都大于寫作,既有跟風式閱讀,也有學習式的閱讀,不同時期喜愛不同的詩人和詩,很多詩讀的囫圇半片,就是喜愛的詩也沒完全讀透。而詩中的氣韻、意象、情緒、纖細的感覺打動了我,相信這些東西都對我的創作產生了影響。

    較為明顯的影響,與其說是某幾個人帶來的,不如說是同種類型的一批詩帶來的,比如對鄉村的抒寫,陶淵明、孟浩然、華茲華斯、雅姆、弗羅斯特、斯奈德,等等,他們留下的田園詩,以及至今仍活躍在中國詩壇上的詩人們所寫出的鄉土詩,還有劉亮程的散文,它們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幫助我挖掘出了自己的鄉村經驗,寫出了自己的同類詩。再比如敘事,是在2005年之后,中斷近十年重新揀起了詩歌創作,大量閱讀《詩刊》等刊物上具有敘事性的詩歌,開始將敘事有意識地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從事中發現詩,以事結構詩,成為了我詩歌創作的重要方法。

    也許從作品上看不出來,我的創作經歷告訴我,對我詩歌創作產生過影響的人有很多,非得挑出影響最大的三個人,便是:陶淵明,他自然平靜的敘述中蘊含著深意,是我一直喜愛的風格。劉亮程,從他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中,我學會了對鄉村物事的現代感覺方式。奧古斯丁,他《懺悔錄》中的懺悔、贊頌、感恩,影響了我內心世界的塑造。

    3、請提供你自寫作以來的10首代表作題目,并注明寫作時間。

    談不上代表作,只是自己偏愛而已,寫出后也沒標注寫作時間,以發在博客上的時間為準,事實上最后完成的時間要晚一些,可能要晚幾年。

    《跟著李白去遠游》(2013年12月)

    《高出水稻的是稗草》(2015年9月)

    《盛滿月光的院子》(2016年3月)

    《具體的愛情》(2018年1月)

    《八家河上的落日》(2018年7月)

    《觀魚》(2019年5月)

    《留下幾株葵花》(2019年6月)

    《父親的三輪車》(2021年9月)

    《羊倌坐在陽光里》(2022年6月)

    《石頭的藏書》(2022年7月)

    4、你寫詩一揮而就,還是反復修改,還是有其他寫作方式?

    很少有一揮而就的時候,不多的一揮而就的詩,過一段時間再看都會發現問題,需要修改,只是改動的少,多半在細枝末節上。多數詩都是一改再改寫出來的。有感覺了,還沒形成個東西,但怕過后忘記,我總是立即記錄下來,哪怕是深夜躺在床上就要入睡了,也要強睜開眼睛記錄。按著自然發生的順序,用最方便的文字記錄下的東西根本不是詩,但隱含著某種詩意,在反復修改中才會發現那是什么,也找到了與之對應的表達。在我的感覺里,我的每一首詩都處在未完成狀態,即使發表了,獲獎了,也可能被再次修改,這就是我不在詩后標注寫作日期的原因。一詩千改始心安,是也。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職業與你詩歌寫作的關系?

    生活孕育著詩歌,尤其是早年的生活,是詩歌需要不斷挖掘的一座富礦,植根于生活的詩歌總是讓人心里踏實。另一方面,生活跟詩歌寫作又有所沖突,有時為了生活放下詩歌,有時為了詩歌舍棄部分生活,還可能不得不舍棄部分實際利益。這樣的沖突有時很難調和,因為是兩種價值觀的沖突,那樣的拉扯是很難受的。到了臨近退休,可以擺脫名利場和關系網了,詩歌終于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詩意生活變得可能。

    而職業與作為愛好的詩歌寫作,總是互相爭奪時間,思維方式也大不一樣,職業是要做具體事的,并且都有規范要求,寫作需要在自由想象中完成對精神的塑造。但可以肯定的是,職業對寫作也有積極作用。我的職業是高中物理教師,從事職業所需要的知識,在我這里是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它們讓我的眼界變得十分開闊,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原子核中的基本粒子,都在我的頭腦中清晰地運行著。也讓我的思維變得深入,深信千差萬別的表象之下服從著同一規律,明了事物的本質并非經驗世界里的樣子。一邊感受事物的萬千姿態,一邊尋找它們的同一性。從不同事物中看出相同來,從相同的事物中看出不同來。這樣的思維習慣和能力,都得力于物理學科的培養和訓練。人類的認識總是從低級迷惘走向高級迷惘。任何新的理論都是對舊有理論的包含,讓舊有理論變成它的特例。物理學史中的深刻總結,象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的量子論和相對論那樣震撼人心。迷惘時不留戀已經清晰的,創新不是否定舊有的,這可能也是詩歌創作的大道。物理學還讓我相信,詩歌都是有核的,情緒必須圍繞著思想,是邏輯鏈條把那些美妙的詩句攏在一起的,象雞毛扎在撣子上。

    另外,職業何嘗不是一座詩歌的富礦呢。關鍵怎么去看,如何挖掘。曾寫過一組詩《我的學校,我的生涯》,因此參加了《中國校園文學》第二屆全國教師文學筆會。詩作有很多不足,但不能否定職業也是一種寫作資源。

    6、你關注詩歌評論文章嗎?你寫詩歌評點、評論和研究文章嗎?

    關注,一直關注。從中國第一種詩歌理論刊物《詩探索》創立開始訂閱,除中間中斷幾年直到現在,幾乎把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讀了下來,讀的如饑似渴,后來同時訂閱了《星星·理論版》。閱讀上,一向是詩及詩評并重。通過評論,一是想讀懂詩,二是想知道好詩好在哪,三是加強詩歌理論修養。盡管評論中的一些說法一時理解不了,一些詩越讀解讀越糊涂,多少年下來,確實提高了對詩的認識和對詩的鑒賞水平。具體到寫作,理論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它幫助我結合詩歌閱讀和創作經驗,形成了自己的詩歌觀念,也讓我從聽憑感覺的寫作走向了有意識的創作。

    基本沒寫過詩歌評點、評論和研究文章,但會對詩的某一點理解和創作的點滴經驗,隨手寫在夠得著的紙上,后來寫在手機上,慢慢積攢下一堆,經過一番梳理,加了個總題:紙片上話詩。一時興起,陸續發在朋友圈里一些,既是與同道交流,也是對自己認知的強化。

    7、請你寫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個詩歌寫作要素。

    讀詩當然要從整體上感受,若非得做出什么評判,我往往從三個字上考慮:象、詩、思。是通過怎樣的形象表達的?表達的是什么樣的詩意?表達到什么程度(情感的、思想的)?這是詩歌鑒賞。

    而詩歌寫作是個過程,先是觸發,再是提取,還要提升,最后尋找恰當的詞語和修辭完成一件作品的抒寫。對我來說,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三個要素是:觀察、想象、情懷。

    我創作的所有詩歌幾乎都來源于某個事或某個場景,也主要是通過敘事或描摹以呈現的方式表達,與其說表達的是什么發現,不如說是情懷,有時是對世間萬物抱有的愛意和關懷,有時是內心深處美妙的感覺。觀察,看到平常被忽視的細節,看到平??床坏降臇|西。想象將眼中之物與內心世界聯系在一起,物不只是物,同時還是人。只有寫出了情懷,詩的境界才會高遠,詩句才會輕盈靈動,不但撫慰精神,還給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