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寫出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處 重溫《鳳凰琴》系列文藝活動在湖北舉行
    來源:文藝報 | 李曉晨  2022年07月06日08:39

    30年前,作家劉醒龍以湖北省英山縣父子嶺小學為原型創作完成中篇小說《鳳凰琴》并發表于《青年文學》,兩年后,這部反映鄉村民辦教師命運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上映,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那些深耕鄉村教育一線的燃燈者們的命運。2011年,劉醒龍又以《鳳凰琴》為基礎創作了長篇小說《天行者》。正如有論者所說,“兩部作品將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處寫了出來,在揭示問題中弘揚了時代的主旋律”。

    6月25日至28日,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作協創研部、中國青年出版總社、湖北省文聯、武漢市文聯主辦的“一曲弦歌動四方——重溫《鳳凰琴》系列文藝活動”在湖北英山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吳義勤、閻晶明,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雪榮,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湖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鄧務貴,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張士軍,武漢市文聯黨組書記李蓉,英山縣委書記鄭光文等出席并致辭。於可訓、陳思和、潘凱雄、何向陽、何弘、丁帆、南帆、李師東、程永新、汪政、王春林、韓春燕、李遇春等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活動。

    “《鳳凰琴》是劉醒龍奉獻給當代文學的諸多作品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部。”吳義勤表示,這部作品感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散發出迷人的魅力。30年后再讀,其對中國當代文學特別是現實主義文學的經驗和啟示表現在:只有牢牢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學才會擁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把“文學為人民”的命題落到實處;只有秉持大歷史觀、大時代觀,才能創作出跟得上時代的精品力作。

    在閻晶明看來,劉醒龍的作品中最具影響力也最能夠體現其社會責任、使命擔當和藝術成就的即是從《鳳凰琴》到《天行者》的現實題材創作,這是他對鄉村教師這一具有特定歷史印跡的社會角色的真切關注和真實表現。兩部作品中的人物雖是小人物,卻有著黃金般的心靈,有著高揚的理想和崇高的境界,“這就是時代之變,也體現出文學表現時代之變的力量”。

    學術研討中,與會者圍繞《鳳凰琴》及其對于當代文學特別是現實題材創作的意義展開探討。大家認為,小說真實再現了20世紀后半葉中國鄉村民辦教師的際遇、命運和情操,體現了為人民書寫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部作品體現了文學對社會的深切影響,“鳳凰琴”象征著鄉村教師的命運,象征著鄉村教師為改變個人命運所作的努力。作品直面中國現實、中國問題,雖呈現出現實生活的殘酷,但依然在日常生活中蘊含了真切的溫情和對未來的憧憬。小說的真實性建立在時代性的基礎之上,寫出了那個時代的民心和人民的生活,并充滿悲劇力量。30年來,劉醒龍始終不忘創作的初心,力圖在每一部作品中超越自我、實現突破。他以自己獨特的書寫記錄普通人的命運,用現實主義手法承擔起作家的使命與責任。

    活動期間,大家走進英山縣父子嶺小學進行現場考察,重溫那段艱難卻動人的歲月。《鳳凰琴》《天行者》原型地揭牌儀式、湖北省文聯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英山文藝演出、湖北省文聯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書畫創作輔導交流等活動也同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