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詩佛”是誰?
    來源:北京晚報 | 李之柔  2022年01月10日08:17

    有朋友問我為什么王維會被稱為“詩佛”?我回答,就我目前見到的一些文史資料,清代以前沒有人將王維稱為“詩佛”。

    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補遺》中說:“蔣心余太史自稱詩仙,而稱余為詩佛,想亦廣大教主之義。”“蔣心余”即乾隆時期的大詩人蔣士銓的字,他與袁枚、趙翼并稱“江右三大家”,蔣士銓的評價雖屬文人間的互捧,但也令袁枚沾沾自喜。袁枚倡導“性靈”,主張作詩應抒寫胸臆,辭貴自然,所著《隨園詩話》影響至今,其五言絕句《苔》頗為流行: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亦學牡丹開。

    在史籍中還出現過另一位“詩佛”。1914年北洋政府設清史館,由趙爾巽歷時十四年主持編修的《清史稿》中有如下文字:“(吳)嵩梁(1766-1834),字蘭雪。以舉人官中書,選知黔西州。著香蘇山館集。聲播外夷,朝鮮吏曹判書金魯敬以梅花一龕供奉之,稱為詩佛。日本賈人斥四金購其詩扇。其名重如此。”吳嵩梁的詩名走出國門,傳到了朝鮮和日本。有記載說他是江西東鄉人,曾任貴州黔西州知州,為王昶、翁方綱、法式善所推重,著有《香蘇山館詩鈔》。不過,我只記得他一首五言律詩《雨后》:

    一犁新雨足,眾綠共澄鮮。

    野色低涵樹,溪流亂入田。

    泥香鋤菜地,風定網魚天。

    更覓幽深處,科頭聽石泉。

    我對《雨后》之所以有印象,原因很簡單,除了詩風頗清新,就是寫法很像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有學者評價王維的詩歌“受佛教影響是很顯著的。因此早在生前,就得到‘當代詩匠,又精禪理’的贊譽。后來,更得到‘詩佛’的稱號。”很可惜,這位學者并沒有給出這個“后來”的出處。

    清末詩人洪繻有可能是第一位稱王維為“詩佛”的人,他曾有兩句詩“鄭虔老畫師,王維徒詩佛”。這首詩名為《喜次兒十二歲能詩兼畫》,從題目可知,作者看到自己的二兒子十二歲時就能寫詩畫畫,非常高興,便由此聯想到了王維。

    錢穆先生倘若活著,估計不認同我的猜想,他早有文章指出:“《紅樓夢》作者,或是抄襲王漁洋以摩詰為詩佛,太白為詩仙,杜甫為詩圣的說法。故特舉此三人。摩詰詩極富禪味。”錢先生并未標注王漁洋在何處闡述了“以摩詰為詩佛,太白為詩仙,杜甫為詩圣”,有人聲稱是在《藝苑卮言》或《漁洋詩話》里;我翻閱了中華書局的版本,沒有找到。由陳鐵民校注的中華書局版《王維集校注》流傳甚廣,該書附錄的歷代詩評中,同樣不見“詩佛”一詞。本著“小心論證”的態度,錢穆先生所說,還是暫時擱置。據《舊唐書》,王維奉佛,日常吃蔬菜粗食,不沾葷腥,晚年持齋,不穿華美的衣服……在京城那會兒,他每天請十幾位知名僧人用齋飯,以談論佛教義理為樂。他家沒有多余的陳設,只有茶鐺、藥臼、經傳書案、交椅,退朝后焚香獨坐,所做唯有參禪誦經。喪妻后,他不再續娶,三十年獨居一室,擯棄塵俗的牽累。王維于乾元二年(759)七月去世,臨終前,因弟弟王縉在鳳翔,他忽然要筆給王縉和親朋故舊寫信作別,內容大多是敦勸親友奉佛修心,寫完信,他放下筆就去世了。

    《新唐書·王維傳》中也有類似的表述,如此看來,王維篤信佛法是無疑的,特別是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相比,他的生活還很自律。

    那么,上述三位哪位才是“詩佛”?我想起一個段子。袁枚外任前向老師辭行,老師問:“你去外省做官,有什么想法?”袁枚答道:“門生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見老師聞言色變,袁枚趕忙又說:“如今世風日下,像恩師這樣不慕虛名的人太少了,我也是沒有好辦法。”看到老師頷首微笑,袁枚在心里說:“高帽子只剩下九十九頂了。”“詩佛”之稱也是如此,何必較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