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聊齋”中的虎故事
    來源:文匯報 | 景一屏  2022年02月15日07:49

    在迎來虎年的日子,重讀《聊齋志異》,自然而然特別留意起書中的“虎故事”。

    蒲松齡在寫“虎故事”時,多采用幻化的手法。所謂“幻化”,“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苗生》篇寫的就是虎幻化為人的故事。在本篇中,作者讓老虎幻化成一個書生,此人同時又是一位“偉丈夫”,“言噱粗豪”,飲酒時“捉臂勸釂”,使人“臂痛欲折”,爭辯時“遽效作龍吟,山谷回應,又起俯仰作獅子舞”;最后竟因“怒甚”,“伏地大吼,立化為虎,撲殺諸客,咆哮而去”,這時候“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露出了虎的真面目。

    《向杲》篇寫向杲的庶兄向晟被豪橫的莊公子打死,向杲寫好了狀詞去官府告狀,卻因莊公子“四處使錢”而無處申冤,“隱忿中結,莫可控訴”,后來穿上道士送給他的道袍,化為虎而撲殺莊,“龁其首,咽之”,莊之保鏢射虎使向復為人形。此篇先后采用了兩種幻化形式,先是人幻化成動物,后來,動物又幻化成人。

    追根溯源,唐人小說中已有類似的構思。《太平廣記》中即有多篇人虎幻化的故事,其中有的故事也有虎吃人的描寫。如李復言《續玄怪錄》中的《張逢》,寫張逢郊游時忽化為虎,久之頗饑,乃銜去過路的鄭錄事食之,而復為人形。后于酒席間言及此事,鄭之子在座,持刀欲殺之,被眾人勸阻。在故事《張逢》中,張逢化虎純屬偶然,撲殺鄭只是為了充饑。《李徵》一篇中寫李徵化虎吃人亦因“饑腸所迫”。

    將故事內容稍作比較,可以看出,“聊齋”中的《向杲》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社會倫理觀念——為兄報仇。人無法完成的事,只能借虎來復仇。“然天下事足發指者多矣,使怨者常為人,恨不令暫作虎!”人之所以幻化為虎,是借助超自然、超現實的力量,去復仇,去爭取現實生活中求而不得的公正和公平。

    “聊齋”中還有一類虎故事,蒲松齡寫獸中之王也有引頸受戮、俯首為奴的時候。《大人》中,作者讓“一女子荷兩虎”,而“男子煮虎肉餉客”。《黑獸》中,老虎在地下埋一只鹿,然后,像邀請尊貴客人一樣,請了一只黑獸來,因為埋的鹿此前已經被人偷走,“虎探穴失鹿,戰伏不敢稍動”,黑獸爪擊虎額,虎立斃。

    關于老虎,還有不少頗具人情味的故事。酈道元《水經注》有故事說,九江郡有虎吃人,老百姓苦不堪言;宗均當太守后,斥退貪官污吏,老虎也因此離開九江郡。《廣異記》中,漁人張漁舟為老虎拔去掌中之刺,后受到老虎報恩。宋人彭乘《墨客揮犀》說,老虎每吃一人,耳朵上就增加一個缺口。有朱泰其人,是個孝子,被一只耳朵變成鋸齒般的猛虎叼住了往深山跑,朱泰大叫:“老虎,你太殘忍了!你吃了我,我母親靠誰呢?”此言一出,老虎便將朱泰放下,孝子逃過一劫。而在《夷堅志》中,有“義虎”報恩的描寫。《趙乳醫》云:有乳醫趙十五嫂者,被人請去收生,至則入一洞,見雌虎方娩不下,趙以術使其產下三子,乃被送歸。明夜,戶外有人云:“謝你救我妻,出此一里,他虎傷一僧,便袋內有金五兩,可往取之。”黎明而往,如言得金。

    在《聊齋志異》中,也有幾則虎故事中的老虎,是以“義虎”的形象出現。《趙城虎》里的虎,誤食了一個年逾七十的老太太的獨子,后來良心發現,俯首領罪。令人稱奇的是,老虎盡自己所能,供養著老太太。老虎先是在老太太家的院子里放了一只死鹿,老太太賣了鹿肉和鹿皮,當作生活費用。此后,老虎就常來常往,叼來金銀布匹,放在老太太家的院子里。老太太覺得,這只老虎對她的幫助,甚至“超過了兒子”。老太太死后,老虎還到墳前致哀。《二班》寫的也是義虎。母虎化為老嫗,派兩個兒子班爪、班牙,延請良醫殷先生,治好母虎口角的兩個贅瘤,酬醫以肉。三年后,殷先生于山中遇到狼群圍攻,危急時刻,兩虎突然現身,將醫生救下。虎離開后,殷先生又遇老嫗,邀至其家款待。醫生醒后,見一虎“方睡未醒,喙間有二瘢痕(殷先生幫老虎治療瘤子時,創口愈合留下的瘢痕),皆大如拳”,“始悟兩虎即二班也”。

    蒲松齡筆下的虎,被更多地賦予了儒家倫理觀念,具有人性,知恩報恩,“能求醫,能酬醫,能報醫,不可謂非孝且義矣”。清代《聊齋志異》點評家但明倫,在談及蒲松齡寫的“義虎”時,頗有見地,但明倫說:“人皆憎虎、畏虎、避虎而不敢見虎,不愿有虎,不自知其有愧此虎。蓋虎而人,則力求為人,故皮毛虎,而心腸人;人而虎,則力學為虎,故皮毛人而心腸虎。虎不皆具有人心之虎,然人咸以其虎也遠之、避之,其受害猶少;人或為具有虎心之人,則人尚以其人也,而近之、親之,其受害可勝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