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上海出品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上映收獲好評 小成本動畫電影如何撬動傳統文化代際傳承
    來源:文匯報 | 張禎希  2020年09月16日08:58

    《新愚公移山》在借力經典優勢的同時,沒有拘泥于文本局限,而是根據當代價值與情感判斷,進行“故事新編”。圖為該片海報。

    “這是我兒子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我特意選擇了傳統文化題材,對孩子是一種教育?!眹a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公映后,一位帶著三歲兒子前來觀影的母親這樣描述選擇的理由。讓這位年輕媽媽沒有想到的是,這部動畫片不但讓自己看得津津有味,連首次進入影院的兒子也沉浸其中,甚至重復了不少片中臺詞。

    “變”是《新愚公移山》贏得大小觀眾認可的關鍵。影片在借力經典優勢的同時,卻沒有拘泥于文本局限,而是根據當代價值與情感判斷,進行“故事新編”:原著的主人公從愚公變為愚公的兒子清風;原著中僅寥寥數語描繪的山神被賦予了幽默的戲劇看點;“移山”這一看似“不自量力”的行為則被引申到對夢想的堅守。人與長輩的關系、人與環境的關系、人與夢想的關系被植入故事之中,讓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共情一刻。

    作為一部二維手繪小成本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在制作層面上與《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動畫大制作不可同日而語;與同期不少院線大片相比,其排片量與宣傳手段也十分有限。然而,小而精的作品才是撐起產業的大多數。這個基于傳統寓言,專注故事本身的小制作,不啻為探索國漫小精品撬動傳統文化代際傳承、海外傳播潛力的有益樣本。

    以當代視角為古典文本注入新活力

    經年累月的傳播、解讀,讓《列子》中這則短小寓言信息超載,如何用當代觀眾普遍接受的邏輯、觀念重構故事,是《新愚公移山》一大創作難點。《新愚公移山》的文學統籌呂凡妮說:“影片中沒有一個絕對反派,因為我們想討論與展現的并非人與自然的對抗,而是人與環境如何和諧共生,以及人何以為最初的夢想前赴后繼、燃盡一生?!?/p>

    為了讓附加信息“清零”,構建合理的人物動機線?!缎掠薰粕健穼iT請來迪士尼中國公司原創意總監、編劇馬克·漢德勒參與創作,并從孕育文化的大地中探尋故事的起承轉合?!霸谖覀儗憚”镜牡谝豁撝埃瑘F隊就穿越了大半個中國,從上海出發去了陜西和河南,研究和了解愚公移山故事的根源。”馬克·漢德勒介紹。在采風中,這位外國編劇被中國人基于農耕文明的安土重遷思想所感動,于是他為“移山”安上了一個更具說服力的由頭:愚公的部落正在經歷從游牧文明到農耕文明的轉化階段,移山是為了給農作物更多的種植空間與陽光。

    主人公的轉移則是《新愚公移山》對原文本的最大改編。片中新增了愚公兒子清風一角,這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在影片一開頭便通過一場精彩的成人禮測試,展示出過人的智慧,在之后的情節中,又成為打破人類與自然界溝通壁壘的“中間人”。片中,以清風與山中精靈微光為代表的年輕一代,為以愚公與山神所代表的長輩們,提出了更為積極的雙贏方案:用移山替代挖山,為人類與山中生靈留出生存空間。從“智慧老者”到“少年英雄”的主視角轉變,縮短了古典文本與當代少年兒童的心理距離,也拓展出打破內心偏見、代際交流等更具當代性的命題。

    “國潮”質感助力中國故事走出去

    區別于目前動畫市場上流行的三維大制作,《新愚公移山》選擇了二維手繪風格。這一形式的選用除了基于成本把控外,更出于對作品形式與傳統文化氣韻“適配性”的考量。片中作畫感十足的山水背景,承載著宋畫《千里江山圖》的風格與意境,讓觀眾眼前一亮。此外,影片在配樂中也大量運用了傳統戲曲元素。中國風濃郁的視聽效果,配上當代性的創新解讀,讓作品洋溢著濃濃的“國潮”質感。

    動漫是跨文化傳播的有力載體,《新愚公移山》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擔負著助力中國故事走出去的使命。據片方透露,《新愚公移山》計劃于明年在海外推出,目前該作品的翻譯配音工作已在進行中。

    翻譯,是影視劇跨文化傳播的一大門檻,《新愚公移山》在文本翻譯上,十分注重海外市場的接納度。以片名為例,經過中外人士幾輪交流,《新愚公移山》最終定名為《The Old Man and Two Mountains》。片方介紹,譯法參照了海明威的《老人與?!?。“兩個故事并不完全對得上,但有共同的精神,英語文化背景的觀眾只有在迅速接受其相同之處后,才能進一步理解其不同?!盨MG炫動傳播有限公司(哈哈炫動衛視)總經理郭煒華說。片中在翻譯細節上所下的工夫,以及對傳統民族元素的巧妙運用,都彰顯著小制作“走出去”的傳播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