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八蠟”與臘八節
    來源:《文史雜志》 | 他山石  2022年01月10日08:07

    “蠟”是古代的一種祭禮,又稱“大蠟”。《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蠟八”,又謂“八蠟以記四方”。鄭玄注:“四方,四方有祭也。……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

    八蠟所祭,首為“先嗇”,“先嗇”即先農,也就是神農氏;次為“司嗇”,即后稷,后稷出生在稷山(今山西省稷山縣),是堯舜時期掌管天下農業的大官,所以叫“司嗇”(“嗇”為“穡”之本字,指農事);以下“農”指田畯,也叫“田嗇夫”,是到田間監督農業生產的小官;“郵表畷”是在井田交界處建造的供田畯“居以督耕”的臨時住所;“貓虎”是有益于農業的兩種動物,貓吃田鼠,虎逐野豬;“坊”是堤埂,用來蓄水與障水;“庸”是溝洫,用來受水與泄水;“昆蟲”謂螟蝗之屬,泛指危害農作物的害蟲。

    八蠟之祭最初是有關農耕的祭祀。除了祀農業之神,還祀與農業關系較大的人和物,這種祭祀帶有我國先民原始的自然本樸特征。北宋的張載認為昆蟲不當祀,而以“百種”(各類農作物種子)來替換,殊不知《禮記·郊特牲》還保留有伊耆氏的《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意思是說,土不要流失,水不要泛濫,害蟲不要發生,草木不要長到田地里。由此可見,祀土祀水祀昆蟲,并沒有什么問題。這位張先生太自以為是而且唐突古人了。

    一說,臘與蠟是兩個祭祀,隋人杜臺卿《玉燭寶典》云:“蠟者報百神,臘者祭先祖,同日而異祭也。”西周時這兩個祭祀本是分開進行的,蠟祭在郊外,臘祭在宗廟,進入東周以后就逐漸統一為臘祭了。臘祭對象之廣,據《禮記·月令》所言,是“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無所不包,所謂“冬至后三戌,臘祭百神”(許慎《說文解字》)是也。臘祭在臘日舉行,臘日本為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至于是臘月里哪一天,每年并不固定。后來佛教傳入中國,為弘揚佛法,該教教徒聲稱臘月初八為釋迦牟尼成道日,這個日子也影響到人們歲尾的祭祀活動,到南北朝時期“臘”祭也由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而固定在臘月初八。宗懔《荊楚歲時記》云:“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臘八”既興,“八蠟”初義遂漸被湮沒,祭祀文化最終演變成了飲食文化。

    據說釋迦牟尼修道經歷了多年苦行,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遂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為紀念。這個習俗也連同佛教傳入中國。“臘八粥”又名七寶五味粥,是以各種米、豆、干果等做成,是佛教的齋供之品,故也叫“佛粥”或“福德粥”。早在宋代,此粥已由寺院走向民間,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六云:“……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至于制作“臘八粥”的食材,差不多與之同時的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謂:“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由于各地的物產有別且人們飲食習慣不同,制作“臘八粥”的原料也隨之豐富別致起來,并不拘泥于“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而是“以果米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明·孫國敉《燕都游覽志》)。直至晚清,這種“以果米雜成”“品多為勝”的講究也沒有改變,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還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并用紅棗、桃仁等制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

    而今,雖然“臘(蠟)祭”不再舉行,可吃“臘八粥”的風俗仍在,而且大家吃得更加營養、更加開胃、更加五花八門、更加富于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