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執著與胸懷——陳子善關于臺靜農、梁實秋的書信四通釋讀
    來源:《傳記文學》 | 宮立  2022年10月10日08:19

    筆者曾將搜集到的陳子善致廖靜文、閻愈新、張白山、姚楠、許峨、臧云遠、楊培林、周豐一、楊纖如、李啟倫的15封信進行整理,寫成《陳子善十五封書信釋讀》,梳理了陳子善參與魯迅書信注釋工作、編輯《郁達夫研究資料》和《回憶郁達夫》《如夢記》的過程,從而呈現他在郁達夫、周作人等現代作家作品的發掘、整理與編撰方面的貢獻。筆者近日又找到陳子善給黃汶、梁文茜、田虎的書信4通,藉此呈現他在臺靜農、梁實秋兩位作家的文獻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努力。

    華夏天禧·墨箋樓2018年1月1日至8日舉辦的“文壇憶舊——周而復、施蟄存、陳白塵、趙家璧、蕭乾、吳祖光等名家信札專場”,其中有陳子善給《新文學史料》編輯的書信一通,照錄如下:

    黃汶同志:

    大札奉悉,至感!

    現先寄上兩稿,供貴刊選用:

    ①臺靜農先生未完成的遺稿:《憶常維鈞與北大歌謠研究會》,此文還提及與魯迅先生的交往等,有較大的史料價值,且是臺先生的絕筆,建議貴刊刊登。

    ②秦賢次《臺靜農先生的文學書藝歷程》,此文較長,較全面地展現了臺先生的文學藝術生涯,在我看來較客觀平實,建議貴刊刊用。此文的“前言”,如你們覺得不合適,可刪去,文中字句如個別的你們覺得不妥,也可刪節。作者系我好友,此事可由我全權代表。

    我上信中所說的另兩文(徐中玉先生的回憶文和我的《臺靜農先生著述年表》)稍后再寄奉。

    謹祝

    編安!

    向牛漢、啟倫諸位致意!

    陳子善上

    12.21

    陳子善致黃汶信

    經筆者查閱,《新文學史料》1991年第2期,設有臺靜農研究專輯,除了刊有《臺靜農先生事略》、臺靜農的《酒旗風暖少年狂——憶陳獨秀先生》《憶常維鈞與北大歌謠研究會》,還有林辰的《臺靜農書簡——致林辰》、啟功的《平生風義兼師友——懷龍坡翁》、舒蕪的《憶臺靜農先生》、秦賢次的《臺靜農先生的文學書藝歷程》(從臺靜農的早年生平一直寫到晚年寫作生活,未見信中提到的“前言”,當為編者刪去)、臺益堅的《爝火——追悼先父臺靜農》和陳子善的《臺靜農先生后期著作系年》(1947—1990)(其中“第一部分是單篇文章目錄,另有未查明出處或未發表的4篇附于篇末;第二部分是單行本書目”)。由此可以推知,陳子善給黃汶的信寫作日期是1990年12月21日,臺靜農的《憶常維鈞與北大歌謠研究會》、秦賢次的《臺靜農先生的文學書藝歷程》均是經由陳子善向《新文學史料》推薦發表的。另外,信中提到的“徐中玉先生的回憶文”指的是《瑣憶靜農師》(作于1987年,為陳子善編《臺靜農散文選》的代序),徐中玉回憶了1936—1937年他在青島的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聽臺靜農講《詩經》并一起野餐的往事。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參與注釋《魯迅全集》書信時,陳子善就注意到了臺靜農這個名字。正是因為臺靜農的文章,“無論懷舊憶往,還是論文談藝,無不直抒胸臆,娓娓而談,字里行間學問和性情交相輝映,歷盡滄桑的老一代知識分子的耿直狷介和深厚博大的人文關懷盡在其中,而撫今追昔的感慨和對真善美的向往更是令人折服”,陳子善才會樂此不彼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編臺靜農的書。

    《臺靜農散文選》(1947—1989),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9月初版,徐中玉、林辰作序,收錄了臺靜農到臺灣后發表的散文小品共計45篇,陳子善除了將臺灣洪范書店1988年7月出版的《龍坡雜文》編入,還增補了散佚在臺灣報刊的《追思》《談謝次彭先生寫竹》等數篇集外文。

    在陳子善看來,“臺先生的前期作品,除了《地之子》《建塔者》兩本短篇小說集之外,大部分未能結集。這是臺先生留給后來者的一筆珍貴的文學遺產,自有其審美或史料的價值,如果任其湮沒,未免可惜。”于是,他與秦賢次合編了《老舍與酒——臺靜農文集》,收錄了臺靜農前期(1921—1949)包括小說、散文、序跋、學術論文在內的佚文,由臺灣聯經出版公司于1992年6月出版。2018年3月,臺灣聯經出版公司又重新出版了此書的修訂增補版,書名改為《靜農佚文集》,增補了兩篇集外文,一是趙國忠發現的臺靜農在1930年3月20日北平《新晨報》副刊發表的《一九三○年試筆》,二是陳子善找到的臺靜農在1948年10月上海《青年界》第6卷第2期發表的《許壽裳先生》,并且“所有文章均重新作了校訂,糾正了初版的錯訛字,引用文字也據原典作了仔細校勘,從而使全書的訛誤降至最低”。

    陳子善編選的《回憶臺靜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匯集了李霽野、啟功、林辰、林文月、聶華苓、席慕容等回憶或緬懷臺靜農的60多篇深情文章,同時還收錄了新找到的臺靜農的19篇佚文,并附錄了臺靜農的編著書目。前文提到的臺靜農的《憶常維鈞與北大歌謠研究會》《臺靜農書簡——致林辰》、啟功的《平生風義兼師友——懷龍坡翁》、舒蕪的《憶臺靜農先生》、臺益堅的《爝火——追悼先父臺靜農》均收入此集。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12月出版了陳子善編的《龍坡雜文》,除了收入《龍坡雜文》,又將臺靜農的《酒旗風暖少年狂——憶陳獨秀先生》《憶常維鈞與北大歌謠研究會》等作為“附錄”收入。

    陳子善又將臺靜農探討書法、繪事、平劇等相關的文章匯編成《臺靜農藝術隨筆》,2014年3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書前的“序”對臺靜農的書法、書學研究、畫學研究等作了一一梳理。

    近日筆者又在孔夫子舊書網的南山集藏書店找到陳子善寫給梁實秋長女梁文茜的書信一通,照錄如下:

    梁老師:

    您好!從北京返滬已三個星期了,因雜事集,遲至今日才給您去信,祈諒。

    這次在京承您熱情指教,至感。

    另封掛號寄上臺灣《聯合文學》一冊,內有“梁實秋專卷”。這本雜志是我送您的,供您參考。雜志P70上提到梁實秋先生“民國七十三年,他還發表了民十二、三年郭沫若和鄭振鐸向他索稿或求助的信件”,梁先生在1984年寫的關于郭沫若和鄭振鐸信件的文章,我一時找不到,您如能幫助設法找到,感激不盡!

    在編集《梁實秋文學回憶錄》的過程中希望繼續得到您的指教。匆祝

    大安!

    陳子善上

    8.28

    《聯合文學》1987年第3卷第3期(總第31期)為“梁實秋卷”,包括訪問、評論、簡譜、風采、札記等眾多門類。第70頁是胡百華的《“豹隱”詩人梁實秋》。丘彥明在“梁實秋卷”的基礎上,又增添了梁實秋的遺作《還鄉》、梁文騏的《我所知道的父親》《讀父親的文章》、梁文薔的《第四十號信》、鄭樹森的《國際學界看梁實秋——全球越洋電話》、丘彥明的《今我往矣,雨雪霏霏——記梁實秋教授最后的醫院生涯》,編成《聯合文學別冊》·《還鄉:梁實秋專卷》。

    岳麓書社1989年1月出版了陳子善編的《梁實秋文學回憶錄》。關于梁文茜,陳子善在1988年1月所寫的《梁實秋回憶錄·編后瑣語》中回憶:“去年七月,我應邀赴西柏林出席歐洲華人學會第四屆大會,有幸在漢堡天地書店主人梁泳培兄處得到久覓不獲的梁先生《談徐志摩》一書,欣喜之余,重新引起編書的興趣。于是返國后專程拜訪梁先生長女梁文茜律師,承她熱情接待,對我編輯這本《梁實秋文學回憶錄》深表贊同,還答應輾轉去信請梁先生本人幫忙,設法惠寄我尚未找到的幾篇文章。不料編選工作剛著手進行,噩耗傳來,梁先生于去年十一月三日在臺北溘然長逝,我永遠失去了向梁先生請教的機會。”由此可以推知,陳子善給梁文茜的信寫于1987年8月28日。

    梁實秋著、陳子善編:《梁實秋文學回憶錄》

    陳子善在1988年11月至1989年6月《香港文學》第47—54期發表有《梁實秋著譯年表》(1920—1949),并附錄了《梁實秋著譯單行本一覽》(1920—1949),“目的在于第一次全面展示梁實秋文學活動的實績,為客觀公正地評價梁實秋的文學成就提供可靠的依據,也為將來編輯出版《梁實秋全集》提供翔實的資料”。

    “雖然梁實秋生前已經出版了膾炙人口的《雅舍小品》等多種文集,但肯定還有許多包括他用筆名發表的作品散見于大陸和臺港報刊,尚未整理編集。這項查考輯佚工作雖然已經晚了,無法再向梁實秋本人求證,但總應該有人來做。”于是,陳子善一有空就去圖書館,考證了梁實秋的二十多個筆名(如子佳、徐丹甫、召音、慎吾、吳定之、劉惠鈞、靈雨、馬天祥、魏璞、吳定之、李敬遠、綠鴿、紫華等),查找到了散落在《時事新報·青光》《北平晨報·文藝》《中央日報·平明》《益世報·星期小品》等報刊上的梁實秋佚文,先后出版了《雅舍詩和小說》、《雅舍小品補遺》(1928—?1948)、《雅舍談書》等多種梁實秋集外文編。

    陳子善還尋找到了梁實秋用筆名“徐丹甫”在1927年6月5日上海《時事新報·書報春秋》發表的關于魯迅雜文集《華蓋集續編》的書評文字。在他看來,“根據新發掘出來而梁實秋本人又從未憶及的評《華蓋集續編》一文證明,梁實秋在與魯迅交惡之前對魯迅雜文的文學價值貢獻過很精彩的意見,開拓了魯迅雜文研究的新領域。他在魯迅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應遺忘和抹殺的,我們應該還歷史的本來面目。”

    此外,陳子善還寫有《梁實秋筆下的“‘五四’奇人”辜鴻銘》《君子之交淡如水——略說吳宓與梁實秋的交往》《梁實秋與老舍的文字交》《梁實秋與陳衡粹》《尺牘短 寸心長——梁實秋致王敬羲佚簡淺說》,梳理了梁實秋與辜鴻銘、吳宓、老舍、陳衡粹、王敬羲等文人之間的交游史。

    筆者在孔夫子舊書網的名山書苑書店又找到陳子善給吉林文史出版社編輯田虎的書信兩通,照錄如下:

    田虎兄如見:

    我2月8日到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學訪問三個月。我的住址如下: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昆棟樓1405室陳子善收

    我離開上海前給你幾封信,諒均達覽。你去年12月22日致我信中說《回憶梁實秋》已出版,將寄我樣書和稿費,但我一直沒有收到,不知有否變化,深以為念。

    此信到長春時,如書確已出版,煩請吾兄即把樣書10冊、我購買的150冊折扣書和稿費(包括作者稿費和弟之編輯費)直接寄我上海家中(上海長風二村129號201室陳子善收),拜托,至謝!另外,請航空寄香港2冊樣書,讓我先睹為快(地址見前所列)。我翹首以待。

    《回憶臺靜農》和《回憶周作人》兩書均已找到出版社了,兄不必再費心了,只是希望《回憶梁實秋》一書諸事順利。

    兄赴美事進行如何?也祝一切順利。

    匆祝

    春安!

    弟陳子善

    2.24于香港旅次

    田虎兄:

    你好!我到港后曾有一信給兄,在上海時也有數信給兄,均未接回復,不知何故,甚念。

    今天在香港商務印書館購得《回憶梁實秋》一冊,原來拙編早在去年十月就出書了,而我遲至今日始見到。此書裝幀設計均甚佳,素雅大方,我頗喜愛。但翻開書一看,“目錄”中有“編者前言”,正文中卻沒有,不禁大吃一驚。記得去年三月曾寄上“編者前言”一篇,那時你正南下,但你5月初返回長春后來信說已收到此文并已及時補入,何以書印出時卻不見了?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拙編少了這篇前言,讀者不明編選宗旨、體例,非同小可也。此事實令人遺憾,不知還有辦法補救否?(因香港到書恐較快,國內書已發行了嗎?)當然,我并不是責怪吾兄,我未及時寄上“前言”也有責任,但我原以為去年三月寄上的這篇“前言”早已及時補入,不成問題了,沒想到發生了如此差錯,無法向作者、讀者交待也。如已無法補救,樣書及我購買之書仍煩寄上海寒舍,多謝!匆祝

    編安!

    弟子善上

    3.23于香港旅次

    書中還有幾處小錯,如最后一篇的出處和作者介紹(梁文薔的“介紹”)字體排錯了,但無關宏旨,要命的是缺了這篇前言,又及。

    陳子善致田虎信

    由信封郵戳可知,第一通書信的寫作日期是1993年2月24日,第二通書信的寫作日期是1993年3月23日。

    信中提到的《回憶臺靜農》最終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回憶周作人》改題為《閑話周作人》,“編成后輾轉南北數家出版社”,最終由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在陳子善看來,“研究一個作家,分析闡釋他的作品無疑是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工作,有關作家生平經歷的回憶和研究資料,往往是對作品的有益的補充,或可與作品互相印證,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接受’作品”,因此他輯錄了冰心、臧克家、陳衡粹、趙清閣、林斤瀾、季羨林、吳小如、顧毓琇、溫梓川、余光中、聶華苓、林清玄等眾多名家回憶梁實秋的深情文字,編成《回憶梁實秋》,由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2年10月出版,印刷1550冊。遺憾的是,“目錄”中有“編者前言”,正文中卻失收。陳子善1992年5月寫就的“編者前言”改題為《〈回憶梁實秋〉前言》,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的陳子善的《生命的記憶》。《回憶梁實秋》,如編者陳子善所言:“本書所收回憶文字,發表時問自50年代至1987年梁實秋逝世之時,作者則遍及大陸、臺港和海外,他們中有梁實秋的同窗好友,更多的是他的門生故舊,還有他的事業有成的子女,都懷著深厚的感情回憶紀念這位名揚中外的文學家,許多篇章本身就是優美動人的散文杰作”,“對于梁實秋在文學批評,散文創作、名著翻譯、詞典編纂和大學教育諸多領域里的杰出成就,以及他精神氣質上的歸屬、學派風格上的師承和為人處世上的謹嚴坦誠,書中也提供了許多珍貴的鮮為人知的資料,你盡可在其中徜徉掇拾,追尋梁實秋豐富而曲折的人生和藝術行蹤。這就有助于進一步深刻認識梁實秋其人其文及其文化底蘊,有助于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梁實秋,從而為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重新定位。”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3月又再版了《回憶梁實秋》,由初版的一卷變為上、中、下三卷。但遺憾的是,本書出版時,一是事先未征得編者陳子善的同意,二是依然遺漏了“編者前言”。陳子善得知此事后,于2012年2月20日發微博:“我1992年在吉林文史出版社出《回憶梁實秋》一書,竟漏印編者序!2008年該社重印此書,不但未經我同意在體例上作了改動,而且印出至今也未與我聯系,好像我已不在人世一樣!而從書影可見,我名字仍赫然印在左上角!”2月21日他又回復@鳴日lomo:“圍脖已見。《回憶梁實秋》1992年貴社初版時,漏印拙作《前言》……當時責編曾道歉。此文已收入拙著《生命的記憶》。貴社2008年重印該書時,如事先與我聯系,補入《前言》,那該多好,可惜……我已關注你,希望此事能合情合理的解決。”

    陳子善:《回憶梁實秋》初版本

    2015年,陳子善當得知“吉林舊書”書友淘得他1990年5月送給田虎的簽名本《梁實秋文學回憶錄》時,留言:“廿五年前送出的書,不料被你收得,有點意外,當然也是好事。此書我自以為編得不錯,還加了不少注釋。受贈人田虎君,當時在吉林文史出版社任編輯,責編了我那本有目無序的《回憶梁實秋》。他后來去了美國,‘相忘于江湖’矣。”

    由《臺靜農散文選》、《龍坡雜文》、《臺靜農藝術隨筆》、《回憶臺靜農》、《雅舍詩和小說》、《雅舍小品補遺》(1928—1948)、《雅舍談書》、《梁實秋文學回憶錄》、《回憶梁實秋》,我們可以看到,陳子善無論是編臺靜農的還是梁實秋的書,始終都是從作品搜集、研究資料整理和回憶錄匯編三個方面著手的,這是因為,在他看來,“對于一個作家的研究,必須建立在堅實可靠的材料基礎上。這個基礎包含三個方面:將其作品按初次發表的原貌完整地公之于世(文本)。集中各個時期關于該作家綜合或專門的學術研究論文(研究),再就是他的同時代人、學生、后輩及親屬的回憶文章(回憶),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對于作家在文學史甚至文化史上的定位才有可能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