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技+人文打開新視域 
    來源:齊魯晚報 | 劉雨涵  2022年08月03日08:30
    關鍵詞:科幻 科技

    科技類節目向來是綜藝市場中的“硬骨頭”,常年坐冷板凳。不過近期,國內首檔科幻漫談節目《不要回答》上線,給此類節目帶來了些許暖意,并且打開了新視域。

    今天的科幻 未來的現實

    國內首檔科幻漫談節目《不要回答》于7月18日上線,節目提出“在未來之境,論現實之題”的主旨,立足科幻,觀照現實?!恫灰卮稹芬钥苹媒浀洹度w》為靈感,節目名就是出自《三體》中最有名的“?!薄9澞恐械恼勗挵l生在“藍色空間號”飛船之內,賈樟柯作為“未來探索科科長”,與“未來顧問”劉慈欣及作為“未來研究員”的各領域科學家,共同展開對未來的設想和解讀。

    簡單來說,《不要回答》就是一檔科幻版的《圓桌派》。節目中,由賈樟柯擔任主持人的角色,串聯節目流程,引導嘉賓發言,同時也發表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是《不要回答》的討論話題都是在科幻的范疇之內。

    對于這檔科幻漫談節目的立意,賈樟柯表示:“曾經的科幻可能變成今天的現實,今天的科幻可能變成未來的現實。”賈樟柯是擅長拍攝現實題材的電影導演,但他也一直有著濃厚的科幻情結。賈樟柯堅定地相信宇宙中有外星人的存在,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外星人、宇宙飛船、發射器等科幻情節多次出現。《不要回答》中設置的電影短片,增加了節目的科幻濃度,同時也和賈樟柯的電影導演身份關聯起來。

    在嘉賓設置方面,每一期節目都由一位人文學者與一位科技前沿專家共同進行話題討論,嘉賓陣容包括徐冰、俞敏洪、郝蕾、許知遠、劉擎、薛兆豐、尹燁等。節目討論的話題有“星際移民”對于“故鄉”的理解,也有關于睡眠時間的討論。

    《不要回答》的第二期話題是:大數據給我們提供的擇偶選擇,我們要接受它嗎?賈樟柯和演員王子文開始是選擇不接受的,他們信奉浪漫的邂逅,甚至是在愛情中試錯?!鞍凑沾髷祿?牛郎織女是不可能戀愛的……我們以后怎么拍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沒有了,《白蛇傳》也沒有了?!辟Z樟柯認為大數據是缺乏華彩的,失去了想象力的部分。而大數據專家宋繼強提出了另一種思路:如果你想要冒險型的戀愛,大數據可以根據目標篩選,把牛郎和織女也輸進去,邂逅是可以被制造的。這讓賈樟柯驚悚抱頭,“好可怕,科學家盯上我們的情感了!”但他堅信愛因斯坦所說的——“情感之力是人類最神秘的力量,科學無法研究?!?/p>

    打破專業壁壘 增加綜藝手段

    去年年底,生物學家尹燁做客《圓桌派》第五季的收官節目,他以通俗的方式暢談基因、元宇宙、人生、教育等話題,被觀眾稱為一期“封神”,尹燁也因此成為科普網紅。而近些年,《西部世界》《黑鏡》《愛,死亡和機器人》等科幻作品也被奉為經典,廣受推崇。從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觀眾對于科技和人文的融合之作,有著強烈的訴求。

    但是將科技主題放到綜藝市場當中,一直難以產生化學反應。這些年來,除了《走進科學》等紀錄片性質的老牌節目,真正出圈的科技節目只有《最強大腦》這一檔。在2017年至2019年之間,隨著綜藝節目的“文化熱”,也曾經掀起過一陣“科技熱”。出現了《智造將來》《我是未來》《機智過人》《加油,向未來》《未來架構師》《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等節目,其內容涉及生活科普、科學實驗、機器人格斗等,向觀眾解讀“引力波”“云計算”“大數據”等專業語匯。但是這些節目都反響平平。

    作為《最強大腦》主持人的蔣昌建用兩年多的時間策劃籌備了《智造將來》,通過節目介紹能夠用于普通人生活的創新科技,展示科技給普通人生活帶來的改變。而他的團隊早就提醒過,科技綜藝節目會遇冷?!翱萍际呛車乐數氖拢紫冗@就是難點,它不允許任何馬虎。其次,即便做嚴謹了,它也是一個個看不出血肉的項目,沒有綜藝節目層層遞進的關系,很難PK,無法在觀眾心中形成養成感,這是天生綜藝屬性不足的事。”蔣昌建說,科技類節目就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科技類節目不但要打破專業壁壘,讓觀眾看明白,也要增加綜藝手段,讓觀眾看高興,這類節目要想成功確實不易。經過了兩三年的熱潮,科技類節目很快就偃旗息鼓。但傳媒學者冷淞還是將“科技+”視為綜藝節目不斷創新的富礦。“科技綜藝類節目留給制作團隊的空間非常大,僅從科技發明這個內容來看,制作者就可以做頂級或終端的發明,永遠不用擔心找不到選題,這個類型不容易做,但確實是個富礦。”

    今年3月份,科技脫口秀節目《未來中國》播出,除了各個領域的學者專家,還有龐博、徐志勝、呼蘭等脫口秀演員,共同探索前沿科技,解讀人文社會,延展科學精神。科幻漫談節目《不要回答》的上線,也為科技節目找到了新的突破點。劉慈欣在節目中說:“不要回答不等于不要去探索,我們不能被我們的恐懼阻止去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