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張煒長詩《鐵與綢》:長度與密度
    來源:文學報 | 樹才  2022年07月30日08:41

    《鐵與綢》的長度,呼應著歷史那種特有的縱深度,它的長度也是深度。張煒以當代漢語的詩性筆墨,勾勒出古代齊國的風云人物、傳奇事件和生活習俗,大處用如椽粗線,小處用工筆細描,有風云際會的大開大合,也有栩栩如生的細致入微。

    張煒的《鐵與綢》,我這幾個月里一直隨身攜帶,前前后后,讀了三遍。對我來說,第一遍讀下來,只是把握了長詩的大致輪廓,包括敘寫的主要線索,但對他為什么要寫這么一部長詩,為什么寫成了這樣,為什么是這么一個結構,他為什么采取這么一種語言策略,他的匠心何在等等這些問題……我內心還是吃不準的。隔了一段時間,再讀第二、三遍,前后對照,不時琢磨,我才感覺到,可以寫一點讀后印象了。

    張煒在那篇超短《序》中,第一句話就是:“這部長詩終于結稿了。”我能感覺到他寫下這個句子時,他內心如同吐出一口長氣似的那份輕松和釋然。如果把構筑這部長詩比作一次馬拉松長跑,我仍然驚嘆不已,張煒的長跑本身耗去了將近八個月時間,而他竟“為之準備了二十多年”!

    可見,這是他蓄謀已久的一個寫作謀劃,如今終于付諸實現。長詩分上、下兩篇,上篇八章,下篇八章,加起來總共十六章。這種布局顯出了一種勻稱和對應。這種勻稱和對應之美,也是整部長詩的一個結構特點。我認為,這是一篇難得的大雅之作,盡管俚俗口語偶有夾雜。張煒似乎是在回首歷史的“渺茫與空闊”的同時,有意地對漢語詩歌的“古典優美身姿”表達了一份追慕和懷戀。每一章都分為“一二三四”四節,雖說長短略有出入,我對照過,并無例外。顯然,寫下初稿之后,詩人特別地琢磨過全篇的結構和布局。這份匠心最終賦予這部長詩一種從容的氣質,一種舒卷自如的風度。

    《鐵與綢》的長度,呼應著歷史那種特有的縱深度,所以說,它的長度也是深度。張煒以當代漢語的詩性筆墨,勾勒出古代齊國的風云人物、傳奇事件和生活習俗,大處用如椽粗線,小處用工筆細描,有風云際會的大開大合,也有栩栩如生的細致入微,更難得的是,想象的大膽奇崛和隱喻的恣意夸張。夯實處,是史實有據,詩后的注釋釋放出恰當的提示力;空闊處,是展翅翱翔,詞語的鳥群齊聲鳴叫,足以把遠古人物喚醒,讓廢墟開口說話,令荒野殘跡復活為活色生香的生活現場。這一切都有賴詩人對當代漢語的妙用,在典跡記載觸發下的奇思異想,從而煥發出詩歌的魔力:古今可以同在,生死并無界限。這是一部懷戀之詩,懷戀自己的古代根脈,也是一部玄想之詩,非要復活那些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更是一部語言之詩,因為它發揮出了讓人驚嘆的重構能力和令人目眩的詞語舞蹈。

    當然,長和短也是相對的。如果把第一章《向東方》的開頭兩句和第十六章《夢中的沙崗》的結尾兩句放到一起,長詩就縮略成了這么短短四句:

    月亮牽引潮汐,大海的胸口

    洶涌的銀色再次漲滿

    ……

    我和七兄弟緊緊相擁

    雙腳,死死扣住狂顛的甲板

    這也是一首四行好詩!中間的省略號像太平洋一樣波濤洶涌,象征著歷史的虛在。這部長詩的奇跡就是,虛在之物卻能再次顯身,其中的人和事是如此充沛盈滿、如此風姿綽約、如此虛擬玄妙……古齊國的全部生活都復活了:采桑者復活了,聞韶處赫然在目,宴飲時酒香四溢,戰士們揮戈拼殺,霸主們深謀遠慮……這部長詩本可以寫得更長,張煒對此是胸有成竹的,但他最終選擇了信任省略號,也就是信任“節制”,他只是在做了足夠的示范之后,引領我們沿著他的語言之路,想象我們各自的世代根系、文化淵源和命運無常……

    長度畢竟是可見的,可量化的,這部長詩的密度因此更值得強調。張煒是寫下過千萬字著作的大小說家,卻對“詩歌”另存一份偏愛。我認為,就是因為“詩歌的密度”一直在吸引他,魅惑他。在代跋《詩不可以直取》中,他之所以敢于斷言:現代自由詩的方向是“純詩”,而且特別強調“詩的需求”,認定“詩”是極為凝聚的核心之物……也是因為這個。現代漢詩出于這樣或那樣的內外迫力,已經歷史性地訣別了古典詩歌的構造之法,但張煒仍從長遠著眼,詢問這一重大課題:“如何與漢詩傳統照應與對接?”也許,“對接”已不大可能,因為語言像河水一樣不會倒流;張煒透過這部《鐵與綢》,倒是對如何“照應”來了個現身說法。他以“密度”之法使“長度”內在地凝縮,并且反復演練“自由詩”的彈力。現代漢詩的緊迫“需求”,不是別的,正是這“密度”,它不光指詩人的情感,更在乎語言本身的張力。

    我注意到,古詩傳統的對仗、比興、排比、夸張等等,張煒在詩中可謂運用自如,甚至連“韻腳”也常能自然地押上。也許,他每一章的“一二三四”四節,也對應著古詩的不二結構:起承轉合。我細心數過,《鐵與綢》的詩句最短八個字,如“在你嘴里嚼出濃汁”,最長十五個字(包括一個逗號),如“一些小生靈魚貫而入,一尾又一尾”,更多的詩句是介于九個字和十四個字之間。所以說,這部長詩有端莊之姿,像一條大河,有條不紊地流淌,而不時濺起的浪花和險峻的峽谷,則是隨詩情的強弱和飛翔的高低而變幻莫測……一邊讀詩,我一邊神游了古代齊國,見識了各種奇跡,詩的隱喻和夸張之力,把一切平常事物和已逝之人化為神奇,我被詩人對祖先根脈的追本溯源和熱烈反思所感染。

    每一行詩句和詩句之間的“密度”,是被詩人從容地擰緊的。具體來說,我聽見了土狼的狂嗥:“我這就擰斷你的脖子”,我目睹了“吱吱叫的心變成一只青蛙/起伏的山巒化為野生的大獸”,我也認同:“她是萊都聞風喪膽的尤物/曾用一副肥胯征服三城”,而“城門由魚骨砌成,窗戶/是魚的眼睛,床上躺了大魚”,對仗的詩句靈活多變:“東海哥哥正拉黎明網/隔壁大爺點燃驅蚊香”,“壘啊壘啊,指甲壓在沙泥下/壘啊壘啊,金絲菊埋在磚石下”,“比老式馬車站還要大的木床/比蒼云還要厚的一堆敗絮”,排比的詩句也發出狠力:“只要種籽不死就能結出籽粒/只要玉米活著就能找到黑夜/只要黑色蓄滿就有無邊的快活/只要深井不塌就能等來甘泉”,口語詩句反而顯得夸張:“吃奶的勁兒都用上了……”,細節描摹更是拿手好戲:“一個人掐腰站起,走上高臺/握了握樂隊指揮的手,又在/懷抱鮮花的歌手身邊停留/耳語,幽默,婦人羞得彎下腰”……

    就這樣,詩人把我們引到了兩千多年前“孔子聞韶處”,而詩人重構的“齊韶”現場,幾乎就是盛大的當代音樂會啊!只要能引發詩的效果,只要能加強詩的密度,詩人的詞語之舞就越跳越自由、灑脫:“汐后,一匹荒原狼能嬰兒乎”,簡直跟老子碰上面對上話了!至于比喻之妙,我略舉幾例:“懸停的黑影就像落腳的風”,“比海豚和無鱗魚更滑膩的綢緞”,“你伸出的兩手生成銀杏葉片”,“上蒼正笑著,突然肅穆起來”,“桅桿搖動,一顆心落水”……有些詩句,我真是讀一遍樂一遍:“那瓶辣醬裝滿了魯國的黃昏”,“可用的光陰只剩下指甲那么大”,“那個黑衣人眼角真長,嘴癟著/只向臺下一人媚笑,抬起手/斷然一揮,山洪暴發,全場/翻卷狂涌的海浪沖蕩而來”,“齊國人連死都這樣麻煩/他們像貓,咽氣時躲開所有人”,“監工的老臣跪了七個晝夜/黎明前歸去,死于膀胱破裂”,“我在黑色的湖邊悶聲獨飲/端起你夢中閑置的杯子”,“走漏消息者一律縫上嘴巴”,“深處的深處有一只秋天的杯”,我真想伸出手去,凌空接過那兩只美妙的虛在之杯。詩人暢飲詞語的醇酒,隨口吐露閃光的妙句。

    第十五章《聞韶處》第一節值得全文引用,并加以闡釋,但我還是只引第一小節:

    兩千年后你將變為一棵銀杏樹

    站在古老的街頭,看秋天

    一片垂首默立的石頭牌坊

    幾只恭敬而不再低語的灰鴿

    褪色的天空一大早開始下垂

    遠天流云一會兒舒展一會兒

    發出斷斷續續的歌吟,如同

    水流一樣推擁,俯沖而來

    像瓦檐浪那樣聳立和急退

    留下吱吱作響的泡沫在破碎

    反復品味這十行詩,除了第一行是十三個字,其余九行相差只在一字,或者十一個字或者十二個字。如同河水流涌,這十行詩句組成的河面,寬窄基本相齊,給人以勻速推進的力量感。每一個字如同一個打轉的漩渦,推動著整條河向前滾流。“你”是誰?長詩中無處不在的在場者,那位歷史的他者,先是“變為一棵銀杏樹”,然后站在街頭“看秋天”,然后是“一片”同“幾只”相對,“牌坊”與“灰鴿”互望,然后望見“褪色的天空”,流云的“歌吟”被聽見了,俯沖的“水流”也被聽見了,然后是“瓦 檐 浪”,是 泡 沫 破 碎 的“吱 吱 作響”……這番描摹似真又幻,為后續的詩句布置好大背景和各種混響。只需默念,你就可以感覺出詩人創造出來的節奏,“街頭”“秋天”、“牌坊”“灰鴿”,這四個詞發出的聲音彼此對應,仿佛一種回響,“下垂”“急退”“破碎”更是幾乎押上了韻腳,“舒展”和“歌吟”也接得巧妙……這些詩句其實是“散”的,但詩人用現代詩的跨行之法予以重組,行行切斷,又句句相連,包含著一種對意象、聲音、天地、動靜的巧加安排的功夫和用心。確實,眾物都是活的,一切都在發出自己的聲音。“齊韶”奏響之前,正是這般情景。

    我認為,張煒的這部久釀之作,張煒的這次純詩探索,在當代漢詩的長詩寫作上,必將占據一個具有啟示力的獨特位置。

    所以說,長或短都不是問題,“詩”才是問題,詩的“密度”才是關鍵。張煒虛擬了他的實有古國,寫法是以虛帶實,恣意的細節想象給人以語言舞蹈的瑰麗多姿之感。通過語言的魔力并在語言的魔力中,詩人自由地歌吟出永遠消隱但又血肉豐滿的歷史空間。他在別人不敢下筆之處下筆,以別人從未下過筆的方式下筆。他不光發現,而且發明。這部長詩是語言之詩,玄思之詩,幻夢之詩,恍然之詩,執拗地向著純粹之詩的境界。他探索了新的長詩寫作之路。闖蕩在這條詩路上,他單獨而果敢,把一個擅講故事的人變成了一個歌吟悲劇的人。他相信天空和大地都在傾聽,而沿途的桑樹、田野、莊稼、青蛙們會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