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楊碧薇:挺住意味著一切
    來源:《詩探索》 | 楊碧薇  2022年07月18日08:27
    關鍵詞:詩歌 楊碧薇

    原標題:專訪||詩人楊碧薇

    楊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學博士,藝術學博士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學術研究涉及文學、搖滾、民謠、電影、攝影、裝置等領域。出版詩集三部,散文集一部,學術批評集一部。有系列網課《漢語新詩入門:由淺入深讀懂漢語新詩》入駐騰訊視頻。

    1、你是從哪一年開始詩歌寫作的?最早激發你寫詩的靈感是什么?

    這個問題,我2018年在“仲偉志搜神記”里回答過:“我五歲那年,有一天,去外婆家玩。她給了我一碗木瓜涼粉,我端著涼粉來到窗邊,趴在窗臺上看遠處的山。看著看著,我就想寫一首詩。沒有人告訴我什么是格律,但我發現平時背的絕句里,都是第三句句末不押韻,一、二、四句句末押韻,于是就用這種格式寫了一首五言絕句。寫好后,給大人看,他們問是誰教的,我說我自己想到的。”

    現在回想起來,最早激發我寫詩的靈感,就是大自然。云南到處都是山,我的故鄉大關也是一座被群山環抱的縣城。無論在城里的哪個方位,都能看到遠處的山。一方面,山多得令人絕望,也令人無限向往外面的世界;對遠方的渴望,我想這就是詩。另一方面,山的存在又讓人意識到一種靜默,一種遼闊,一種超越人自身的永恒價值,我想這也是詩。

    2、請選擇2—3位對你的詩歌創作最有影響的古今中外詩人或藝術家。

    這個問題我前不久也剛談過。我在寫作中從不屑于模仿別人。我認為模仿他人是弱者的表現,詩人首先要有強大的、獨立的主體意識,亦步亦趨只能讓你成為“第二個某某”或“第N個某某”,而不是你自己。

    所以,每次遇到“請說出對你影響最大的一位詩人”之類的問題,我都答不出來。在我看來,只受一位詩人影響,是非常可悲的事,無非能證明你的閱讀太少,審美太狹隘。就我個人的寫作而言,在寫法上,還真沒有誰對我有明顯的、絕對的影響。而在文學觀念上,曹雪芹、魯迅、沈從文教給我很多。至于藝術家的話就太多了,單是搖滾就能列出一大串名字……

    3、請提供你自寫作以來的 10首代表作題目。

    《一個陌生人的死亡》(2014)、《一個人喝酒史》(2017)、《彷徨奏》(2017)、《一首詩歌上班了》(2018)、《局部小動物》(2018)、《女詩人》(2018)、《從側面看她的鼻梁挺而拒絕》(2018)、《英雄美人》(2019)、《寫伊爾庫茨克的清晨》(2019)以及《下南洋》系列(2017年至今)。

    我最近在寫一首長詩,暫名為《小鎮2002》,初稿已于五月完成。待打磨完畢后,我想這個名單里的《從側面看她的鼻梁挺而拒絕》完全可以撤下了。

    4、你寫詩一揮而就,還是反復修改,還是有其他寫作方式。

    我寫詩比較笨,極少有下筆成型的情況。即使初稿寫得較快較順,事后我也會反復修改。有時我會為尋找一個詞而琢磨數日,甚至數月。我覺得詩歌是世上最難的事之一,如果找不到那個心儀的詞,或最精準的表述,那么整首詩就廢了,我寧愿毀棄它,也不愿拿出來示人。詩歌之難還在于:你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也未必會受到別人的尊重。能靜下心來讀詩的人不多,你的付出很少能得到同等的回報。但詩人的工作就是這樣:艱苦、忍耐、繼續寫。正如我在《詩的梳子》里說,“為了它,你咯血的付出僅僅是基本倫理”。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職業與你詩歌寫作的關系 ?

    對一些人來說,詩歌寫作與他們從事的職業可能差異較大,生活與詩歌的裂痕也較為明顯。但對我來說,其實都是一體的。當然,其中肯定有不兼容之處,只能靠自我調節。每個詩人在一生中,都會面臨生活、職業與寫作的問題。至于如何去調節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要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就行。

    詩歌寫作稍微特殊一些,它需要人對世界保持敏感,需要人具有排除紛繁世事的能力,更需要人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某些時候,詩歌還會“命令”你保持信念,雖然這很難。而你能做的不過是咬牙堅持,挺住意味著一切。

    6、你關注詩歌評論文章嗎?你寫詩歌評點、評論和研究文章嗎?

    我當然關注,平時也在讀寫這方面的文章。做學術、搞批評,對我的幫助是很大的。我天生不擅長邏輯思維,上中學時,偏科也很嚴重;對數理化,我更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后來要讀研、讀博,必須與學術打交道,才漸漸地走上這條路。學術對邏輯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逼著我去訓練自己的思維;同時,它也迫使人坐冷板凳。當別人在天馬行空地盡興創作時,我卻得為了查找資料坐冷板凳,有時幾天的忙累,只為了確證某一條注釋。這的確很花費時間,也很考驗人的耐力。

    以前我還會想:如果把搞學術的時間都用來搞創作,那該多好啊!那我的創作成果至少還會翻一番。后來,也就慢慢習慣了。首先,我的創作思維并沒有被學術干擾,那些說學術會傷害創作的人,要么是沒學通,要么就是有偏見。其次,寫詩歌評論和研究文章,讓我對詩歌這一文體有了更深入的把握,也對當下的詩人們在寫什么、寫到了什么程度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提到詩歌時,心中“有譜了”。最后,學術反過來幫助了我的創作,它讓我的視野更開闊,思維更靈活,語言掌控力更強。現在我明白了,學術本身是個好東西,傷害我們的是學術體制,是一刀切的考評方式,是壓在青年學者身上的重負。

    7、你如何評價現在的中國詩壇?

    “詩壇”是什么?我只看文本。我尊重那些潛心創作、認真做事的人,詩歌的未來最終還是要靠優秀的作品推動。中國當代詩人中,有一些已經寫得很好了,可貴的是他們還沒有停步,還在探索。其實,在任何行當,都是喧鬧也有,沉潛也有吧。對于個體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8、請寫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個詩歌寫作要素。

    一是真誠。古典詩歌重視人與詩的合一。這種一致性在現代詩歌里被打破了,進入現代以來,人與詩可以是分裂的。但我知道仍有許多寫作者在嘗試恢復這一秩序,重新建立人與詩的統一性、整體性。這首先要求詩人誠實地面對自己,面對詩歌。

    二是獨特。沒有辨識度的詩,即使再好,也總缺了點什么。好詩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詩首先是個體的表達;獨特,是將你與眾人區分開來的標志。試想一下:某些題材、風格,別人也能寫,而且能寫得很好,那還需要你來湊什么熱鬧呢?

    三是豐富。我認為詩歌寫作要盡可能豐富,不要總是自我重復。自我重復是才華枯竭的表現,它或許會讓你成為一個略有辨識度的好詩人,但絕不是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