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試評孫甘露新作《千里江山圖》:“紅色寫作”的藝術性思考
    來源:文匯報 | 陳曉明  2022年06月20日08:30

    最近孫甘露的新作《千里江山圖》出版,無疑值得關注。當年的先鋒派主將,“我是少年酒壇子”的豪放絢麗;“信使之函”滿紙荒唐言卻抑制不住字字珠璣,詩意流淌;而“請女人猜謎”詭異靈動,玄機四伏……。一晃30多年,其中孫甘露也有其他作品,他寫得謹慎,小心翼翼,怕是傷著文字,劃傷時代的皮膚。甘露干脆把自己獻給了文學事業,為上海作協做著日常工作,舉辦巨型的上海國際國際文學周,偶爾在一些新作的研討會上發表精辟點到為止的言辭。甘露是令人敬重的作家,日久彌新,他存在,他就永遠保持一個作家的狀態。雖然歸來不再是少年,《千里江山圖》卻不得不讓人驚嘆筆法精湛,針腳綿密,機鋒內斂。雖然故事危機四伏,分明是十面埋伏的猙獰;他卻寫得如宋明工筆般的秀麗。20世紀的慘烈,像里爾克的豹子被關進籠子,我們翻動書頁,卻看到豹子踱著精巧的步子,在那個籠子里,謹慎丈量自己的命運。

    書名《千里江山圖》用的是北宋年間的名畫為題,名畫《千里江山圖》傳為宋徽宗趙佶親授弟子王希孟在18歲時用了半年時間繪成。《千里江山圖》顯然表達了徽宗心目中的社稷江山的理想,山青水秀,雄奇氣派,太平盛世,天人合一,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當然,孫甘露的立意在當下,這是就是當今時代常說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而小說的故事設置是1933年早春發生在上海的故事,我地下黨圍繞一次秘密任務與敵特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千里江山圖》是小說中的接頭暗號,小說當然有點題之筆,陳千里到診所找林石,他以書畫商人的身份說“我想找一幅宋畫?!绷质骸澳强刹缓谜??!标惽Ю铮骸笆苋酥?,找不到也得找。”林石:“那您說說看是哪一幅?”陳千里:“《千里江山圖》。”林石:“你打開窗朝外面看?!标惽Ю铮骸罢f的是,這些人就是江山。”小說的主題由此很清楚,就是一批共產黨的忠誠戰士為人民打下江山所付出的血的代價,他們不惜犧牲年輕的生命,就是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人民過上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這一主題當然是當今的主流主題,或者說紅色主題,無數的作品都在處理同一主題,但孫甘露依然能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其筆法正如宋明工筆畫,在故事設置、情節結構安排、人物刻畫方面,都顯示出孫甘露的藝術力道。

    小說開場就緊張驚險,我地下黨一次布置工作的秘密會議在一個圖書館的密室,不想有內奸向特務機關通報消息,開場就是緊急的疏散和逃離。在這樣危急關頭,人物一個一個出場,表現也一場比一場危險。地下工作最危險的是出了內奸,那就意味著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下,生死就是瞬間之事。既要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又要防止內奸出賣。猜疑也在革命者內部蔓延,這同樣具有殺傷力。誰是內奸?故事突然間展開了兩條線索,一條是完成護送浩瀚同志的任務;另一條是要識別誰是內奸。這兩條線索歸結到敵特葉啟年、游天嘯那里,時刻牽動敵特的陰謀與兇險的暗殺。整個故事,懸念十足,緊張驚險,環環相扣,危機四伏。

    小說的主題固然是歌頌革命志士英勇無畏,為黨的事業視死如歸;但小說的寫法吸取了諜戰小說和影片的特點,完全可以當作精彩絕倫的諜戰故事來讀。這促使我去思考一個理論問題,“紅色寫作”——如果可以創立這個概念的話,同樣可以有藝術性。此前寫紅色諜戰成功的作品有麥家的《解密》《暗算》《風聲》《風語》系列小說,其中多部改編成電影也非常成功。麥家的《解密》英文版被收進英國“企鵝經典”文庫,這也說明寫紅色主題并非就只能成為意識形態宣傳讀物,其文學性和藝術價值同樣可以得到承認。所以,對于藝術手法高超的作家來說,不在于寫什么,而在于怎么寫。當然,如今寫地下黨的影視作品尤其多,但成功的小說并不多見,麥家的小說并不僅僅屬于這個類型,他的小說還具有多元綜合的藝術特點,是故其藝術性體現得比較復雜。五六十年代寫地下黨作品成功的例子有《野火春風斗古城》,要說那時的條條框框比現在要多,但這部作品無疑非常成功,直至今天讀來還是同樣引人入勝。要說“紅色寫作”與藝術探索最早結合的作品當推莫言的《紅高粱家族》,該作品雖然受到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影響,但莫言卻把我爺爺我奶奶的愛恨情仇的故事講得如歌如訴,再有余占鰲抗日的故事穿行于其中,歷史被托起了高度,并被賦予了20世紀的本質。

    顯然,孫甘露的《千里江山圖》無疑要歸在典型的“紅色寫作”的綱要下,這不只是這一群地下黨灑熱血,拋頭顱,最終有一個長長的犧牲人物的名單——革命志士用鮮血染紅了江山。小說中著筆不多的老方,卻有一個驚人的細節,“那個字很可能是老方用血寫的,他自己的血。那是個未寫完整的‘山’?!憋@然,甘露要強調這江山不是赭石朱紅畫下的山水,而是用鮮血染就的土地。

    《千里江山圖》在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在情節處理上的緊張性與緊湊性。盡管說這是諜戰敘事的基本特征,但具體動用卻并非易事,做到入情入理,合乎邏輯,令人信服卻是要靠敘述功夫。小說以失敗開場,以有內奸為懸念展開敘述,一開始就是一個組織成員悉數亮相,人物群體相互關聯,故事的展開井然有序,錯落有致。陳千里出場,林石被懷疑,陳千里還懷疑崔文泰是內奸,后來凌汶和易君年南下,誰能想易君年就是內奸,就是特務盧忠德假冒。很顯然,敵我雙方相互潛伏,盧忠德這個“西施”潛伏在我地下黨組織中,破壞性極大。但我地下黨的潛伏更是厲害,特務頭目葉啟年的女兒葉桃就是地下黨,多少有價值的情報從她這里送出,但她英勇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另一個人物國民黨警備司令部軍法處長穆川始終寫得隱晦,莫測高深,讀者十有八九可以推測,他可能是一個級別相當高的潛伏人員。因為這些線索的交叉,使得險象環生,危機四伏,故事的每一個推進環節都加強了緊湊性,生發出緊張性。

    這篇小說值得肯定的是寫人物,畢竟是老道的作家,對每個人物都握得緊,刻畫得準確精細。正面的人物如陳千里,林石、凌汶、梁士超……,每個人的經歷、職業、性格不同,人物形象表現出來的特點也就各異,這才有豐富多樣的地下黨的群體形象。紅色面孔并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也沒有虛張聲勢,發宣言做議論那些套話,孫甘露讓每個人物在行動中去展現自己的性格。因為故事的動態性,人物的運動感很強,這仿佛是動作片一樣,人物擺脫了靜態存在的沉悶,人物的機警、心理活動、智慧以及身手都在行動中透示出來。固然,主要人物我地下黨陳千里和敵方葉啟年寫得相當成功,這倆人一直暗地較量,又有正面交鋒,而且還有家國愛恨。葉啟年一直認為是陳千里把女兒葉桃引入共產黨而潛伏在身邊;哪想到實際上是葉桃把陳千里帶進組織,引導他走上紅色革命道路。葉桃之死與葉啟年脫不了干系,雖然并非葉啟年直接“大義滅親”,但他顯然怕“家事外揚”。這當然是一個悲劇,本來陳千里和葉桃或許能相愛一生,陳千里會是葉啟年的乘龍快婿,但20世紀的酷烈把這些原本可能性的“親情倫理”,皆轉向黨國的敵意,變成了欲置對方于死地的深仇大恨。在中國20世紀的進程中的這些生命和親情代價,孫甘露隱而不顯,含而不露,在追求客觀性和緊湊性的同時,略微少了一點反思性——這當然是苛求,紅色寫作中的反思性是一大難題,人性、個人選擇、愛恨情仇,都被特殊的歷史情勢所決定。個體生命、命運如何揭示和深化,確實是一個難題。但不管如何,孫甘露筆下的女性,葉桃和凌汶雖然著墨不多,但卻寫得栩栩如生,她們永遠帶有孫甘露筆下的女性的那種屬性,優雅、美麗、堅決,她們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她們用行動給20世紀的中國歷史寫下了革命的紅色篇章。

    當然,孫甘露的小說最值得稱道的永遠是他的語言,他是一個始終用語言寫作的作家,不管寫什么題材,不管年月發生什么變化,他的語言質地不會褪色,這是一個道地的作家的可貴品質。這部小說之所以可以創造出緊湊性和緊張感,人物刻畫幾筆就神情畢現,根本還是得益于孫甘露的語言。即使去掉了先鋒小說的那些絢麗和華美,在簡潔質樸中,依然可以感覺到孫甘露的敘述語言的那種潔凈、準確、精煉和細致。有語言背書,孫甘露這部小說用《千里江山圖》為名,也算是自然天成。傳統工筆的精致細膩,蕩氣回腸的神韻,在孫甘露的精雕細刻的語言中,也顯山露水;然而,更重要的是,在20世紀的生死酷烈中,它們前后呼應,共同演繹著千年綿延的一個民族的命運。

    陳曉明 (文藝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