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書鄉人的閱讀故事
    來源:北京晚報 |   2022年04月22日14:46
    關鍵詞:世界讀書日

    在克制中閱讀

    ▌陳夢溪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其實“書鄉”不用特別談閱讀這件事,因為每期都在談,但我們還是想在這個對愛書人有點特別的日子里,再老生常談一次,分享我們自己的閱讀故事。

    最近剛好讀到一本書,名叫《一個人的世界在書架上》,書中叔本華所寫一篇中有這樣一句話:“在閱讀這件事上,懂得幾分克制是非常重要的。克制的技巧在于,不要僅僅因為一本書風靡一時就盲目跟風。”這句話可能是要提醒我們面對浩如煙海的書,規劃好自己的閱讀時間,不要將寶貴的閱讀時間浪費在沒有價值的書上。書中還有另外一篇文章,約翰·科林斯·斯奎爾的《論棄書》,這位詩人忍不住吐槽:“我生活在‘高聳入云’的小公寓里,一些末流詩集逐漸積累,直到最后我發現自己要么把它們全部丟棄,要么就得讓它們獨享房間,我自己另尋住處。”

    棄書難。最近正好在搬家,不得不承認,在都市里擁有一間純粹的書房是很奢侈的事,最大難題就是如何“棄書”。時間有限,空間亦有限,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一些無奈的選擇。這個時代科技可以把一座圖書館裝進一部手機或電子閱讀器,但我依舊難以抗拒對具體的“書”的占有欲。書是看不完的,我不得不整理出幾大箱捐出去,還有一些分門別類送朋友——書是好書,只是可能我這輩子都來不及看,那么就把它們留給更合適的人。我給自己規定了可以留在身邊的書的數量,并且暗下決心再也不搬家,但事實是這已經是我在北京近十年第五次搬家了。

    陪在身邊的書時多時少,總在變化,人生已經到了需要做減法的年紀,但看到喜歡的書就是忍不住買。因為自己是做讀書的編輯,總有新認識的朋友問我推薦有什么好書看,而我的回答總是太過認真:“好書太多了。”每個人的趣味是那么不同,自己的趣味又不一定代表大眾,讀書歸根結底是私人,甚至是隱私,就像歌單,要非常親密的關系才可以傾情分享。當然,我也可以列一個十本或一百本的書單,但對方真的會去看嗎?這無關閱讀習慣和口味,而關乎人性。也常被問最近在讀什么書,這時又往往大腦信息過載卡殼了,像流行語說的——要聊這個我可就不困了啊——盡管最后還是什么也沒說出來。

    讀書當然可以談,只怕一開口就剎不住車。生命寶貴,讓我們在克制中盡情閱讀吧。

    那些被饋贈的時刻

    ▌張玉瑤

    從小到大,從故鄉到北京,從上學到工作,從單身到擁有家庭,人生說起來也有種種際遇與輾轉,一刻不停地處于變動之中,但止步靜思,讀書卻始終像一根不變的絲線,將這許多散落的年月串起來。

    小時候,我似乎天性中就是個嗜讀的孩子,父母也不太管我看“閑書”,每逢假日,便趴在家里床上,對著一本小書從晨至昏,如掉進愛麗絲的兔子洞,面前展開一個個秘密世界,那是其他小朋友都不知道的;讀大學時,我念的是中文系,讀書從業余活動成了必修課,也是老師們最為督促之事。學校圖書館二樓最盡頭的文學閱覽室是我的“奶與蜜之地”,至今仍清晰記得在一排排無人書架間徘徊、遍數年代久遠的黑皮書脊上一個個名字時的澎湃心情;畢業后,做了閱讀編輯,讀書從課程又變成了工作,除了尋找和撰寫一本本書后的人和故事,更多的時候,依然是坐或臥在沙發上看書,只是比起以前觸角更加伸展;后來有了孩子,家里塞滿花花綠綠的繪本,最日常的親子活動,便是和女兒一起鉆進暖暖的被窩里,向每一個動物會說話、蔬菜會打仗的奇想國度進發,仿佛故地重游我童年時的那些秘密世界。

    因緣巧合,我一直沒有從“讀書”這件事中畢業,它組成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不低于生活,也不高于生活。旁人乍聽來,也許會羨慕,稱頌為“理想的生活”,但其實也是一種浪漫化的想象。首先讀書并不是輕松的休閑,而常常是嚴肅的甚至累人的思維運動,其次,和大多數人在時代中滾滾向前的生活方式比,讀書(當然是說純粹的閱讀)仿佛顯出某種靜止感,在時間之外,在現場之外,在各種風口和潮流之外。很難給人外在的加持,就像我,即便擁有多年讀書的經歷,最后也只是長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大人而已。而且隨著成年也越來越發現,在面對真實的問題和苦難時,書本也常常顯得無力。于是我常常也會想,所以,為什么要一直讀書呢?為什么還要讀書呢?

    不錯,籠統地說,讀書是讓我看到更大的新鮮的世界。從兒時的兔子洞,到成年后的廣闊現實與縱深歷史,甚至未來與宇宙空間,以及人類思維和心靈的深處,哪樣我不是從書籍中了解到的呢?——尤其在疫情中,這一切也成為難得的虛擬遠游。但書籍本身是靜默的,它向人們呈現的這些,孤立地來看,只是一些“知識”和“故事”而已,雖深淺有別,卻大都與平常生活無關,表面看來,不擁有它們似乎也并不妨礙生活,而擁有它們,好像也沒什么太突出的“好處”,難道是寫文章時可以多引些典故、與人交談時可以多些談資嗎?但這顯然與讀書作為一件私人活動的特征背道而馳,而且性價比太低了。在今天,想獲取“知識”和“故事”,有無數比讀書更便捷的手段,短視頻、付費課程、播客、脫口秀、“五分鐘帶你了解××”,哪一個不比讀書來得輕松高效?包括我自己,也是這些內容的交叉體驗者:打開視頻,頃刻間,仿佛世間風云在眼。

    然而多數時候,每當風云散去的那刻,語言的繁榮便隨之蕩然無存。回溯記憶,生命刻度上留存最牢固的印記往往都是私語形式的,呈現為一些我與文本交互對話的時刻,細微而難以為外人道。記得大學時,在陽光熱烈的夏日讀《包法利夫人》,突然襲來了手腳冰涼的真實生理感覺,是愛瑪的遭際讓彼時性別意識尚模模糊糊的我第一次認識到了作為女性的困境與不安;前年年初新冠肺炎暴發時,封閉在家中讀加繆的《鼠疫》,看得我熱淚盈眶,為那一種人類團結敬業的高尚精神;疫情持續,戰爭頻仍,世界處于各種各樣的分裂中,令人長期徘徊于低氣壓,不知明夕何夕何以自處,讀到黃曉丹的詩評《詩人十四個》,是那里面描繪的從陶淵明到蘇軾的超越此刻、此岸的理想世界,讓我得到莫大的寬慰,并起身尋找罥繞自己時間之絲的“線軸”……它們與具體的“知識”無關,也并非是何種“真理”,而只是屬于我自己的一些由共情而入頓悟的時刻,好像在那些個瞬間突然明白了我是什么樣的人,我應該相信什么,以及我可以做什么。就像我非常喜愛的小說《斯通納》中,出自農家的主人公從莎士比亞詩歌中獲得的頓悟一樣。也因此,閱讀看似是靜止、超逸的活動,但它并非自絕于現實生活,而是與人類智識和心靈的成長平行,與現實的問題及訴求共存。當然,它不會給出任何實操性的答案,但會在個體的心靈上,寫下另一種草蛇灰線的解法。

    我珍視這些被饋贈的時刻,也愿意為這些時刻繼續以閱讀為志業和生活。書籍依舊靜默無言,只是在與我的相互映照中,讓我默默交換到了我所需要的東西,一些建造更好、更有力量和信心的自我世界所需要的材料。如果這個更好的自我世界能夠有助于建造更好的現實周遭世界,那更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閱讀療愈了我

    ▌李崢嶸

    我做了22年《北京晚報》讀書版面的編輯,近5年來開始轉向多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是三件小事情促使我轉變。

    第一是成為母親。在這個紛繁變化的世界,我不知道能不能成為一位合格母親?面對生活的驚濤駭浪,我能否成為孩子生命的磐石?非常幸運,我的工作和書籍打交道。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我開始和他一起閱讀童書。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我又閱讀了大量的心理學和教育學,并開始長達10年的親子專欄寫作,結集成三本書《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親子閱讀中的秘密》、《司空不見慣——剝開洋蔥的層層世界》、《孩子的問題是問題嗎——智慧父母必知的成長心理秘密》。書籍打開了我的視野,重塑了我的教育觀念。在重重迷霧里,閱讀,讓我望向明亮那方。

    第二是老同學的一句話。我常常帶孩子去參加各種讀書活動。我在老家的同學說:“很羨慕你啊,真希望我們小地方也能夠有這樣的機會。”為什么不可以呢?完全可以借助網絡、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把更好的閱讀資源帶給更多的人!于是,我和朋友一起通過微信社群的語音功能,在周末的晚上,把自己喜歡的書籍分享給天南海北的朋友。最開始參加的都是自己的朋友,后來朋友的朋友加入進來,再后來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我成長于小鎮,小時候獲得一本書是不容易的,去一趟書店就好像是過節。所以,我欣喜地擁抱網絡時代,感謝新的技術讓無論身處何地的愛書人,只要拿起手機,就能聽到遠方的人分享經典閱讀。

    第三是我的家人生病。四年前,家人得了重病。在ICU陪伴他的日子,我就睡在門診大廳的椅子上。半夜,每一次急病患者抬進來,掀起的門簾都把一股寒風刮到我臉上。我聽到白發蒼蒼的老人在疾痛中呼號“媽媽媽媽”。面對生命的無常,我問自己:此生為何而來?家人穩定后,我正好接到了一些邀請去講親子閱讀。為了轉移注意力,也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我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開始了巡回講座。幼兒園講童話,養老社區講老年心理學,工廠玩親子閱讀游戲……無論是上千人濟濟一堂還是寥寥幾人圍爐夜話,我都感到分享的喜悅和交流的溫暖。

    記得一次在書店分享,開始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當我們開始朗讀,越來越多的人聚攏過來。閱讀讓每一個陌生人打開自己,孤獨的生命彼此看到,如同星星相互輝映。那一天活動最后,走進來一家三口,竟然是我二十年前的學生!他16歲時和我一起讀詩歌,那次恰好在此地度假,無意中看到我的閱讀活動預告,于是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一起進來參加活動。閱讀讓我們分別了二十年也依然親近,閱讀讓兩代人毫無隔閡。

    我要誠實地說,傳播閱讀,并不是我比別人高明,只是和大家一起打開書籍。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滋養,也讓他人得到啟發。記得有一次分享原生家庭的話題,一位讀者站起來發言,還沒有開口就淚流滿面,最后他什么也沒有說,但已勝過千言萬語。我還到過國家貧困縣(現在已經脫貧),孩子們的率真聰慧讓我驚訝,他們不但積極表達,而且認真地去傾聽他人的意見——每一次閱讀分享,我得到的遠遠勝過給予的。

    傳播閱讀的過程是一個發現自我、擴展自我、療愈自我和療愈他人的過程。在過去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很多的至暗時刻,很多的喪失、絕望和痛苦,陪伴我的有朋友,還有書。我常常分享三句話: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透過來的地方,閱讀就是照亮世界的光。是書中不滅的光亮,安慰了我。在閱讀中,我得到療愈,學會與黑暗與恐懼相處,也希望可以用我的文字我的聲音去療愈更多的人。

    “欲返不盡,相期與來”。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是閱讀讓我們超越個人體驗的限制,讓生命更為雄渾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