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碎片化時代的文學之光
    來源:《江南》 |   2022年04月14日08:39

    ▲主持人

    陳培浩(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觀察者

    孫紹振(文藝理論家,福建師范大學教授)

    鄧一光(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

    林 濱(出版人,海峽文藝出版社社長)

    陳銀生(醫學博士,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

    張曉冰(法學博士,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姚斯青(作家、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中法學院講師)

    李四順(音樂人,六甲番樂隊主唱 )

    丘國新(設計師、編劇,海豐日日咖啡館主理)

    唐 睿(知名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

    王威廉(知名作家,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楊丹丹(文學評論家,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

    李 晁(知名作家、編輯)

    邱 田(文學博士,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

    林培源(知名作家、青年評論家、暨南大學博士后)

    陳潤庭(青年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在讀)

    高 翔(青年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在讀)

    吳 純(青年作家、中國人民大學創意寫作碩士)

    馬 億(青年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在讀)

    背 景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技術允許人們利用碎片時間處理信息,人們的時間也被技術切割成碎片。就連人際關系也被重塑,同處一個辦公室的人們不再當面交談,而是通過社交軟件進行溝通。文學同樣如此,長篇大論讀不下去,雞湯短文看得津津有味……因此,這個時代被稱為“碎片化時代”。什么是碎片化時代的社會特征和文化特征?閱讀和寫作如何在碎片化時代保存自身的整體性?在這個碎片化時代,文學還有光嗎……本期“非常觀察”欄目特邀陳培浩教授主持,由他廣泛邀請來自文學、醫學、法律、音樂和藝術界人士,就上述話題展開探討。

    1

    "陳培浩:今天的時代被稱為“碎片化時代”,您如何理解這種“碎片化”的社會和文化特征?"

    孫紹振:將我們時代稱為“碎片化時代”這個說法可能也不太全面。如果說我們時代越來越多通過手機和電腦來閱讀就被稱為“碎片化閱讀”,這種說法是非常不全面的。因為我們正規的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主流教育模式都不是碎片化的,而依然是系統化的。當然,非專業的閱讀常常是碎片化的閱讀,特別是關于社會熱點、文體新聞等方面,這些非專業以外的閱讀常是碎片化的。碎片化閱讀并非都是負面的,它有它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將碎片時間利用起來。比如在機場排隊,排隊的時間很長,這個時間拿出手機來瀏覽新聞、資訊,及時掌握世界動態,再好不過。我認為,今天,一部手機就是一部百科全書。我過去寫文章,光是查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拉伯雷等作家的出生時間,就需要去找書、翻查字典,非常麻煩,現在一打開手機都有了。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評賀知章的《詠柳》,提到賀知章是個貴族。有人就說你怎么知道賀知章是貴族?糾纏不休。現在我們只要打開手機一查,就知道賀知章在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了乙未科狀元,官拜工部侍郎、禮部尚書等,說是貴族一點都沒問題。我們必須承認,碎片化閱讀作為系統性閱讀的一個輔助,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化便捷發展相當有利的一個手段,我們絕對不能輕視它,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且是我們時代的特征。但碎片化閱讀還有它負面的東西,一些明星炒作,比如飯圈文化的流行,也是碎片化閱讀造成的。很多碎片化資訊,都是假消息,這也需要我們甄別和判斷。

    鄧一光:大多對碎片化時代的描述,關注的是電子網絡閱讀的信息彌散所產生的社會和文化特征,這當然會讓人們逐漸失去對自我與世界的深度觀察和描述的欲望,但也要看到,資本和科技正在形成新的宗教網格,建立越來越細密的邊界,人們身處此中,必然失去與自然世界和完整社會的聯系現場,難以獲得相對整體的觀察,同時日漸喪失整合自己的能力,這才是碎片化最大的威脅。

    唐 睿:對我而言,碎片化時代的社會和文化特征是,我們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圍,而在這片信息的海洋里,我們可能相對比過去通訊科技和網絡尚未如此發達之時,更難以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出現這個情況,首先是因為信息較過去豐富了許多,結果去蕪存菁的工夫,也較過去多了。其次是因為過往我們所信賴和依賴的知識把關者,例如學者、專業刊物的編輯、教育工作者、具體經驗的專家,替我們將信息轉化為知識,他們的專業話語權和影響力,隨著網絡發展而相對減弱了。這現象從積極方面而言,可能會有助各種知識的開放討論,有助新知識誕生;但從消極方面講,就可能會影響到這些昔日的知識把關者,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去吸引大眾認同他們的專業,間接影響到一些文化和知識的傳播變得庸俗化和商業化。今天的我們,仿佛比過去知道得更多,掌握到更多信息;但同時我們又會為自己身上這些豐富卻略欠底氣的知識而感到惶惑。

    王威廉:這個時代的碎片有很多種,但是我們很少把它甄別分類。一種是社交軟件對日常生活的侵襲,切碎了上班與下班的阻隔,讓一個人可以支配的生活時間變成了碎片。另外一種碎片就是全媒體時代的文化生產變得沒有門檻,產生了大量的意義匱乏的信息碎片,而在過去的年代,這樣的碎片將不會進入到公眾的視野當中。還有就是很多智能軟件產生了大量的過程階段的信息沉淀,這些信息沉淀,在大數據時代將被人工智能重新利用,甚至被當作信息“油田”。歸根結底,這些碎片的呈現是文明轉型時期的產物。其實,人類社會一直都有信息碎片的存在,只是沒法以這樣的規模保存下來,只是說現在的科技讓這種碎片得以保存,而未來,這些碎片應該會被整合進新的秩序,釋放出新的能量。

    楊丹丹:“碎片化時代”也許是一種假象和假想,“碎片化”也不是當下社會真正的特征,更不是主流文化和價值。實際上,“碎片化”只是當下個體在新媒介興起和引導下產生的一種精神體驗和情感結構。具體而言,是指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媒介對個體生活的介入,以及大數據技術對個體生活的掌控,使個體對歷史、時代、社會和他者的精神體驗方式和情感結構發生了改變。個體對自我之外的其他事物的認知方式、思維范式和闡釋路徑呈現出明顯的“數字化”和“大數據化”特征,而“數字”和“大數據”的顯現特征之一就是海量、動態、有效信息少、難以分析等,這就造成了人對外在世界認識的模糊性。如果想清晰地呈現歷史、時代、社會和他者,就需要辨析出個體與它們的完整因果邏輯關系,但“數字”和“大數據”恰恰拋棄了因果邏輯關系,尋求的是不同事物之間的相關關系。這樣,在“大數據”的操控下,個體只是與自己相關的事物發生聯系,與自己無關的事物無法以數據化方式出現在自己的視域內,完整意義上的歷史、時代、社會和人在個體的精神世界消失。因此,個體認識的外在世界就是一個片面的、碎片化的世界,個體對其理解呈現出橫截面化、分段化、分時化的特征,精神體驗和情感結構也相應地發生碎片化。但隱藏在數字和數據背后的世界、時代和社會仍然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如此而論,“碎片化時代”和“碎片化社會”只是一種假象和假想。

    李 晁:我想“碎片化”的形成可以推到更早時期,譬如伴隨工業文明出現,人的社會分工就開始細化,并延伸到社會的其他領域,如今每個學科與行業都在朝著越來越纖細的觸角延伸,這種延伸帶來的是彼此之間聯系的減弱,尤其信息時代,這種隔絕感更為深刻,它幾乎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全面轉變,它讓一個人不需要過多地依靠他人,我覺得這正是“碎片化”帶來的征候,它從社會大分工上隔絕了一種廣泛的聯絡,它彰顯的是“大機器”的高效統一,而不再是個體的有效連接。不僅社會分工如此,藝術上也早就顯現了這樣的無力感,在塞尚那個年代,他就總說,與過去偉大的畫家相比,他缺乏完成之力,在他的時代,只能繪就部分。整體創造的文明一去不返。而部分不再需要明顯的組織,它們趨向于另一種東西,無須完成,無須結束,無須做出結論。這同時也像一種洪流,碎片的洪流,人對事物的認知正在往局部里延伸,越來越專業,但這帶來了整體視野的縮小,是桎梏,這需警惕。

    李四順:首先有“碎片化”的時間的覺察肯定是想在流逝的時間流逝的生命里抓住些什么的群體;所謂的“碎片化時間”就是人的思想能從任務性的狀態抽離回到由自己支配的時刻。但是也許你的身體還是在社會工作的運行之中,可能開會前在等著電梯,在出差的飛機上,或者趕地鐵的隊伍中,又或者下班的共享單車上。所以碎片時間依然是人的半自由狀態,這個時候你沒完全放下“本我”去進行專注集中的探索學習,只適合你做發散的思維漫步。碎片時間不利于閱讀和記憶,但是,能夠思考和把頭腦里各種事物進行加工創造。這種社會背景催生出許多獨立電臺、播客、販賣膠囊文化的自媒體。它們能天南地北地介紹新鮮的文化新鮮的領域,或者帶你去瞻仰某些概念,在門口贊嘆,滿足了現代人在晦澀的日常中那點閃亮的求知欲或者說緩解了現代人的知識焦慮。

    章國新:每個時代都有其“碎片化”的表現,如現在已明日黃花的“雜志”,我們從名字就看出其“碎片化”特性,只是今天的“數碼碎”比之前的“物理碎”碎得更明顯且細致。

    馬 億:社會的碎片化和個人的原子化應該是文明發展到某一個階段的必經之路,社會階層的分化、貧富差距的加劇、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乃至價值觀的多重撕裂等等層面,都加劇著這種“碎片化”。“文化特征”這詞太大了,我只能用我自己觀察到的兩個“小詞”來概括:“多元”和“反轉”,即“誰也管不著誰”和“你以為的很可能不是你以為的”。因為一切都是碎片,沒有“全貌”,也沒有“真相”。

    邱 田:梁實秋寫過一篇《利用零碎時間》,內容是奉勸年輕人利用短暫的閑暇時光多讀點書,莫要把光陰虛度、歲月空添。然而這文章放到今天卻有點不相宜,因為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似乎一切時間都是零碎的,已經很難有不受任何干擾的整體性時間,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我們已習慣被干擾、被打斷,被無數相關或不相關的信息所湮沒。一方面,工作與生活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科技的便捷使現代人無所遁形,我們找不到一個不被信息、電話、郵件追蹤的庇護之所;另一方面,大數據帶來的各類算法與推送層出不窮,海量的信息將現代人緊緊包裹,我們在文章、視頻、短消息和廣告鏈接中不斷切換。“腦機接口”雖還未真正實現,但每個人都恨不能將人腦變為電腦,隨時化身為一臺多任務處理器。現實愈是忙碌,世事愈是紛雜,人們愈是希望能夠營造一方“自己的園地”,而閱讀無疑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的一條捷徑。

    陳銀生:說到碎片化,作為一個醫生,我的時間確實被各種任務剪成了碎片:門診、會診、手術、會議、研究……此刻,結束了7個小時的手術,歪著無法扶正的脖子癱坐在不開燈的辦公室。來不及倒水喝,先習慣性地掏出手機:7個未接來電,11個釘釘待處理信息,49個未讀微信和一堆閃爍的雙十一推送……突然想起小學三年級那個周末,大概下午4點鐘光景,我光著腳丫半趴在老屋瓦房木框窗臺上,就著窗外橫浸入屋的斜陽翻讀著從爺爺木箱子里找出來的線裝本的《武林軼事》,書本散發的霉味絲毫不影響那個年少的我腦海里激蕩的新奇甚至激動。現在想起來,這似乎已經是古老的紙質閱讀記憶。確實,我有很久沒有再閱讀紙質的文學作品了。這究竟是我的工作性質所致,還是這個碎片化時代,有太多可以替代文學的游戲、視頻導致的?兼而有之吧。我想,所謂碎片化時代,就是當你拿起一本書,讀了不到半頁,就被各種各樣的APP所吸引。技術為我們打開了無數的空間窗口,一群同事待在辦公室,各自刷著手機,他們的精神各自被不同的世界所占據。我們每個人的時間被剪成了碎片,人與人之間也被分割成碎片,喪失了成為整體的可能。可是,當我作為醫生站在手術臺上時,我不能是一個碎片化的人。手術臺上的醫生,暫時脫離了手機和世界,我們只能用完整的時間去使病人變得完整。

    2

    "陳培浩:今天這個時代,電子閱讀已經占據了越來越大的比重,有人甚至堅定地認為電子閱讀將取代紙質閱讀。電子閱讀在您的閱讀中重要嗎?您認為從紙質到電子閱讀的變化,僅僅是介質的變化,還是介質本身也影響、塑造了閱讀?"

    孫紹振: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是兩種閱讀,電子閱讀的出現既是技術進步,也是社會趨勢。在我的研究中,還是比較多借助電子資源。我過去寫一篇關于余秋雨的文章,涉及到一個詞,我說搜遍了《四庫全書》找不到這個詞。我的老同學,在一個重要學術刊物當主編,他說你不要吹牛了,你怎么可以去搜四庫全書呢?我說你太愚昧了,《四庫全書》就在我的電腦里,輸進去全出來了。可見我的老同學那時還沒有掌握使用電子資源的方法。電子閱讀對我來說主要是作為工具使用,我的深度閱讀、經典閱讀還是通過紙質。我相信介質變化一定會悄悄地改變內容,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學,這種改變并沒有那么可怕。

    鄧一光:我通過電子數碼瀏覽器閱讀少量文章和禁書,有紙質書不會選擇這種閱讀。介質的變化會重新定義閱讀,甚至于,將來的寫作和閱讀方式也會因為介質而改變,科技會提供新的植入式介質,淘汰靠大腦枕葉處理文字成像視覺信息的寫作和閱讀方式,通過額葉的意識功能組織來完成“書寫”和“閱讀”。

    林 濱:電子閱讀在我們的閱讀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多的時間。“碎片化”時代多多少少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影響了我們的閱讀品質。電子閱讀在我們的閱讀生活中是否重要,由閱讀需求決定。當我們的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電子閱讀愈發地重要了。大量的信息內容依靠電子媒介得以更快傳播,使得我們獲取相關的信息更加容易;互聯網時代的算法手段,使內容的投放更精準,我們喜歡的內容與我們的連接更加直接便捷。電子介質的出現,影響了閱讀的時間、速度與質量,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閱讀。一是,非專業化的閱讀始終在我們的閱讀生活中占有比較大比重。這時我們往往采用更方便、更有效率的閱讀方式,此間也不知不覺地參與了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建構。二是,當進行專業性的閱讀時,一定會采用與之相匹配的閱讀方式展開,此時紙質閱讀的效果應該是優于電子閱讀的。然而,科技發展中形成了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也使得負載內容電子介質更加友好,能服務專業化閱讀需求的功能愈發強大。因此只要養成了專業的閱讀素養后,紙質讀物和電子讀物本質上就沒什么差別了。顯然,電子閱讀將越來越有市場。

    邱 田:通勤的地鐵上、夜間的航班上、候車的大廳里,在追劇、發呆、睡覺、打電話的人群中總是夾雜著幾個讀書的人,有人讀紙本,也有人讀電子版。文學課堂上,一班學生齊齊整整地面對著手機、iPad和電腦的屏幕閱讀。對Z世代而言,紙質閱讀真的已經退場了嗎?與零零后的討論中他們一致地搖頭,“那種經典的作品還是會買一本紙本的”,所以他們宿舍多半放著《活著》或《平凡的世界》,再不濟也有一本《白夜行》。過去稱有文化傳承的家庭為“書香世家”,那種松煙墨獨有的香氣現代自然是聞不到了,然而與冰冷的電子屏相比,紙本的氣息仍是獨特的。新書到手總要先摸摸、聞聞,冰冷的、柔軟的,雪白的、暗黃的,沉重的、輕巧的,每一本書、每一個作者都有屬于你的獨特記憶。有些聞起來有木頭似的暖意,有些則帶著印刷廠冰冷的工業氣味,舊書的氣味又與新書不同。書籍的物質性影響著讀者的閱讀體驗,從小閱讀紙本的人與閱讀電子屏長大的一代想必也是不同的。紙本的閱讀記憶里不僅有內容,你會記得某一文字在某書的三分之一處,記得你的勾畫和眉批,記得閱讀時翻動紙張的感覺,甚至記得當時空氣中的味道。電子書籍很難建立整體性的閱讀記憶。

    王威廉:電子閱讀當然重要了,我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每天面對手機、電腦屏幕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面對書本的時間。介質本身肯定會塑造閱讀,但是坦率地說,目前的電子閱讀還停留在一個比較初始的階段,相對不是很舒適,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的體驗感將會更好,帶來不遜色于紙書的閱讀體驗,甚至超過紙質閱讀的感受。這種介質的變化也會有不變的一面,比如將會繼承紙質書籍形成的對于知識的邏輯、結構與系統。

    林培源:有段時間我著迷于電子閱讀,特別是在iPad、Kindle等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迭代更新之后,但這個習慣很快就被丟棄了。因為做學術的緣故,我時常要閱讀從網上下載的資料,一般是PDF格式,我都是打印出來,閱讀、做筆記。需要摘抄的時候,再將電子版的字句復制到筆記軟件里。對比之下,打印出來的紙質版更能讓我集中注意力,而不管電子閱讀器宣傳得如何“還原”和“保真”,于我始終效率不高。如果是紙質書,我還要“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出相應的電子版。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電子閱讀可以取代紙質閱讀。我們再也無法像前輩知識人一樣只做卡片檢索,更多地依賴信息技術、數據庫和數字人文等帶來的便利。因此,電子閱讀對我而言最大的好處在于便于保存、檢索。我們在微信上閱讀的那些爆款文章,很多時候落到紙上不堪一讀。為什么這么說?這里面涉及一個介質的問題,微信排版有一定的版式,有時為了追求閱讀快感,排版人會將一句話掰成三四行,而且經常是不加標點的。這是一種輕浮和粗淺的閱讀方式,長期浸淫其中,會漸漸丟失深度閱讀和思考的能力。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介質是會影響和塑造閱讀的,這點我深信不疑。

    姚斯青:由于方便檢索、攜帶及存儲的原因,電子閱讀確實在我的科研生活里占據了越來越高的比重,但是翻閱紙質書的快感和誘惑對我來說也是始終存在的。可以說,書的物質形態,包括尺寸、字體、紙張質地、版式設計和拿在手中的觸感與重量,這是一種低維度的、可能無需理性整理的感知記憶,卻始終和書的內容緊密交纏,這是電子屏幕難以提供的。另外,我拆封閱讀后留在書上的購入時間、標注、折痕、書簽、隨手畫下的涂鴉,甚至是不慎灑上的茶漬,似乎都是書接受了我的馴化、漸變成“我的書”、融入我的思想的一種過程。基于對上述體驗的迷戀,同時也作為一個重度圖書館空間愛好者,我想介質本身確實是會影響閱讀感受與習慣的。對我來說,圖書館像永遠變動的花園,在書架間的翻尋,或者漫無目的閑逛,帶來偶然發現的驚奇感,是“信息檢索”所無法提供的妙趣。并且,好的圖書館會意識到自己是知識殿堂而不僅是分類儲藏室,所以那些空間會有意營造被人類智慧所包圍的神圣感,這種神圣感同時也有一部分來自于周邊相同的閱讀、求道者所營造出的公共靜默;但是另一面,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觀察書桌上攤開的那些書來制造邂逅和交流,而窺視別人的電子屏幕則會被認為是粗魯無理的。從這里進行觀察,電子閱讀似乎在模擬信息繭房中的私密感,似乎是種退步;但是如果忘掉傳統圖書館場景的記憶,當我們可以方便地在萬維網上自由地和閱讀了同一本書的他人相遇時,閱讀行為的社交屬性無疑又變得比以往更強。如果我們將這兩種記憶都拋棄掉,而暢想回到印刷術發明以前,甚至是紙張發明以前呢?閱讀和書寫對商代的人來說又意味著怎樣的體驗?所以,我認為無法簡單評價介質的改變帶來的效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李 晁:首先我覺得要分清一下閑耍的閱讀和有效的專注的閱讀,因為就前者來說,每個人的電子閱讀量肯定是占據主導地位的,甚至是唯一的,而后者才可能彰顯紙質和電子閱讀之間的拉鋸。就我個人而言,專注的閱讀還是以紙質為主,這可能出于習慣和依賴甚至出于一種儀式感,更重要的是,紙質閱讀還出于生理的需求,譬如眼睛對光的感受。幾年前亞馬遜做過一個調查,電子閱讀量已經占據了極大的市場份額,且前景仍然迅猛,這是來自數據的事實層面,但今天如何看待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的重心,還在于閱讀的效力,而不在于它的介質,但介質本身確實可能影響閱讀,甚至影響思維模式,比如我們在某段文字下畫線或做筆記,如今的電子介質雖然也提供了這樣的便利,但要知道,一個人實際用筆在紙上畫線、寫字是不同的,它更有質感,更有參與的專注。紙質閱讀,相對提供了慢速的轉化過程,它會容納更多思考。但我擔心的其實是這樣的趨勢,已經成為部分現實,電子閱讀的無限覆蓋會造成一種介質上的壟斷,即新作品的發表和出版以此為唯一途徑。

    李四順:在公共場合我的手機里也會有下載的書可以看,而夜晚在家里,我更愿意泡杯茶,臨窗翻閱,周末早上我也會帶上實體書去樓下的咖啡館閱讀。感覺眼光投射在熒屏和投射在紙上的感受還是有所不同。熒屏上看書只剩下對文字的關注,偶爾電子產品無孔不入的插件也會影響閱讀,影響文字的質感。但是實體書帶著作品本身的重量,油墨的氣味,紙張的觸感,讓閱讀增加儀式感。比如說一份牛排裝在可口盒子里和擺在骨瓷的盤碟里對食欲肯定是有影響的。

    張曉冰:翻閱歷史,我們看到,文字的載體已經經歷了陶器、獸骨、青銅、玉石、竹木、絲帛、紙張、電子存儲等介質的演變,未來可能還會有體現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的新載體出現。紙質到電子閱讀,實際上只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段縮影,究其性質,可能更多地取決于個體自身的閱讀習慣、對新事物的接納程度、專注力、思考方式,甚至包括個體的自我認同等等。對于網絡原住民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可能未曾經歷這一轉變,電子閱讀本身就是屬于他們時代的介質,就如紙張般有觸感。于我而言,電子閱讀僅僅是介質的變化。閱讀文獻時,我更喜歡同時使用多屏幕打開多篇論文,快速分類為必讀文獻及參考文獻,利用閱讀軟件自帶的畫線、高亮功能來做讀書筆記,并按照專題存檔。當我們難以為自己構建一座紙質圖書館時,電子圖書館也不失為一種浪漫的想象。

    章國新:如果你認為閱讀重要,那么生活在這個時代,電子閱讀就必須是重要的。目前,電子閱讀最大問題是電子設備沒電,但這個問題遲早會被很好地解決。介質與閱讀的關系,有各自獨立發展的一面,也有相互影響的一面,追求閱讀量的文字作者和編輯,會不斷優化句子、段落、排版,以企圖讓讀者讀得更舒適。這個時代大多數年輕人顯然不再認同出版人陳侗、魯毅寫在《午夜文叢》里的這個觀點:“閱讀的快感從來都不是由輕輕松松的作品帶來的,跨越作家們有意設置的重重障礙和空白地帶,體驗一場精神磨難,那才叫真正的滿足。”閱讀受介質影響和塑造無可厚非,在以前紙張和印刷術未被發明出來的竹簡時代,我們的書寫被塑造得何其簡約,由此還發展出一種“漢簡書體”。再舉一例,在那個連個紙片兒和文字都沒有的時空,我們的信息傳遞、傳承是用摩斯密碼和歌謠。

    高 翔:雖然我也不認為電子閱讀終會取代紙質閱讀行為,畢竟媒介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一種已經存在的媒介似乎很難死掉,更可能的方式是,它們存活,占據一個領地,實現與其他媒介的功能的區分,比如電視和電影,電視更加占據“紀實”,而電影則傾向“虛構”。這種區分當然并不完全穩固,但它的確是一種傾向。所以在我看來,也許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也會照此行事。至于電子閱讀,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確實越來越重要。人的流動的頻繁,不知道算不算是當代碎片化的一種體現,起碼我經常在高鐵上感到“身首異處”。對于那些需要不斷遷移的人而言,紙質書是一件奢侈的行李,它意味著增加你的行動成本。而電子書的便利,不只是攜帶,而且它越來越易得,有網絡的地方,你就擁有一整座圖書館,電子書收藏癖似乎已經快要趕上紙質書的風頭,除了它不能讓你占有你心愛作家的簽名。這種易得會不會將我們培養成閱讀上的“渣男”?隨便的占用和丟棄、零存整取式的理解、功利、漫不經心……這些情況也許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加劇,人們一邊大嚼薯片看真人秀,一邊在電子屏幕上輕輕滑動一頁紙,“唯有一樁事是最該忌諱的。那就是:你愛人家而人家不愛你,或是愛了你而把你扔了。一個女人的骨架子,哪兒禁得起這一扔?”這金句不錯,畫線分享。你收到一條新的微信。

    馬 億:雖然我不太愿意承認,電子閱讀目前在我的閱讀中非常重要,但這是事實。就以我為樣本來分析,我相信自己絕不是特例,每天上下班在地鐵上的通勤時間、工作中的“摸魚”時間,以及下班后到睡前的這一小塊時間,就是我有可能進行閱讀的所有時間。在前兩段時間里,根本不具備進行紙質閱讀的條件,而最后這一個時間段,每天下班就已經心力交瘁,只想躺在床上刷刷手機就洗洗睡,想要慎重其事地拿出紙質書來讀,似乎也比較困難。我覺得介質本身肯定會影響閱讀,至少在我身上是這樣,在進行電子閱讀的時候,我不自覺地會加快翻頁的速度,即使是一些微信公眾號上推送的所謂嚴肅短篇小說,也沒什么耐心逐字逐句地看,粗略看一下開頭、語言、敘事的節奏、結尾,基本就差不多了,該點贊點贊,該轉發轉發。我當然也明白這樣粗淺的閱讀價值不大,但是想要在電子閱讀中研究什么嚴肅的問題,我覺得這事兒也挺扯的。所以我的習慣是,如果發現值得研究的書,我一定會買來紙質書,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整塊時間進行深度閱讀。

    吳 純:電子閱讀在我的閱讀中占的比重不小。有時想了解一本新書,我會點開手機上的試讀章節,如果那本書足夠吸引,可能會繼續瀏覽更多的章節。我曾在電子閱讀器上看完過80萬字的長篇小說,從閱讀感受上說,只要是符合個人化習慣的需求,任何一種載體都是可行的。當工具化概念總被上升到一個位置,文學生產復雜的、巨大的中間環節,才是關于介質問題應該考慮的對象。從讀者的角度而言,過度地將注意力放在介質上,期待工具的規范化,難免不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一個自我工具化的過程?當閱讀主體失去自主性,閱讀隨時都能受到介質的干預和破壞。介質本身不會塑造閱讀,觀念才會塑造閱讀。

    陳潤庭:電子閱讀在我的閱讀中確實越來越重要。我在電腦上閱讀大部分的文獻和論文,但喜歡的論著和文學作品,我還是喜歡紙質閱讀。電子閱讀帶來的并不僅僅是閱讀介質的變化。在閱讀活動開始之前,書籍作為一個物,就已經和我們產生關聯。厚薄、裝幀、紙質、排版,不同書籍的質量輕重,其實都構成了閱讀活動隱性的部分。作為物的紙質書,是不動的。它不會來尋找我們。想要讀書,我們要去找它,攜帶它,翻閱它。即使是一個富翁,他想要隨時隨地讀一本書,最方便的方式是讓仆人帶著那本書,而不是買很多冊相同的書,放在家中各處。電子閱讀帶來的“輕”和“碎片化”特征,并非偶然。與電子閱讀相伴而生的是云。我們現在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從云上隨意抓取文本。擺脫物質載體的禁錮,文本的復制是免費的。閱讀變得方便的同時,也變得輕賤了。很難相信人會對一個輕賤的行為保持敬意,畢竟它連一個物都不是。

    3

    "陳培浩:紙質文學刊物在這個時代已經十分邊緣,微信公眾號等文字閱讀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閱讀平臺,加劇了文學刊物的邊緣化,還是為文學刊物的二次傳播提供了新的契機?"

    林 濱:文學刊物的邊緣化已經是當下時代的事實,這是文學在這個時代所處位置的一個反映。微信公眾號等文字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閱讀平臺的出現與運用,拓寬了文學刊物的傳播渠道,從而為文學作品被閱讀、被認知等提供更多的可能。很多文學類的微信公眾號導讀作品、介紹作家,起到廣而告之的效果。一個真正的文學閱讀者,被導讀吸引,從而進入更深入或更全面的閱讀,無論開卷閱讀的是紙質文本還是電子文本,都可以視為有意義的閱讀。顯而易見,閱讀平臺為傳播與閱讀帶來了新契機。因為電子閱讀的科技特性和對人的適應性,不同的閱讀需求會選取不同的介質展開:采用電子屏閱讀,更多得到碎片化的閱讀;但選擇紙質的閱讀,則可以提升閱讀的品質與深度了。

    唐 睿:感覺比較像提供了新的契機。文學刊物一直都屬于比較小眾的刊物,過去感覺主要是“行內人”,作家、編輯、學者、學生、文藝愛好者等等,才會知道這些刊物,并會主動找機會去關注這些刊物;此外,大部分文學刊物,過去礙于印刷成本,或者刊物的風格形象,都會比較少附有圖像。大概是基于這兩個原因,文學刊物過去都較難吸引到“行外人”主動接觸。然而隨著刊物數字化,加上公眾號這樣的配置,文學刊物的傳播面似乎有所擴大,而電子平臺對版面的視覺設計又非常有利,對擴大文學刊物的受眾,有相當大的幫助。

    王威廉:還是提供了新的契機,如果不是有微信公眾號的方便傳播,那么文學期刊將更加沉寂于圖書館的冷寂和灰塵當中。文學刊物在今天完全是一種文化公益的行為,如果沒有文學刊物的支撐,文學在今天面貌是不堪設想的。

    林培源:這個問題應該辯證來看。紙質文學刊物邊緣化是有目共睹的現象,很多刊物是“定制”的、在圈子里流通的。一些作者發了小說,除非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青年文摘》《新華文摘》等選載,否則很難走進大眾閱讀的視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微信公眾號宣傳造勢、重點推介一些作品,確實能為二次傳播提供新的契機。有這樣一個現象:當某位作家的作品發表了(雜志在微信上推出了目錄)、獲獎或是被選載時,我們能看到“共同體”里紛紛的轉發、點贊和祝賀。問題是,有多少人會認真去讀這些“被選中”的作品呢?覆蓋面擴大不意味著作品能得到有效閱讀。很多人亮相之后就沉寂了。不僅是寫作圈子化了,連作品的傳播也是圈子化的。能夠“出圈”的作家是幸運的,但擁有這份幸運的人不多。這時,其他媒介的推波助瀾就很值得玩味了。譬如余華回顧自己當年放棄牙醫工作去文化館上班的視頻在社交媒體瘋傳,背后和社會的“內卷”“躺平”有關。人生經歷被段子化后就迅速扁平化了,很少人會去關注特殊年代里,作家成長背后的幽微的心境。

    邱 田:即使是紙本的忠實讀者今天也在電子閱讀,大家分享電子書,交流哪一種閱讀器更好用,做研究時電子版檢索的便捷更是無可替代。紙媒的衰落日甚一日,但文學刊物的公眾號仍不乏讀者。有長輩盛贊公號推送的某部小說不錯,他們正是三十年前訂閱文學刊物的那代讀者,網絡相遇好像是一次久別重逢,兜兜轉轉又回來了。一位德國漢學家談及八十年代在南京留學時新華書店門前通宵排隊買書的情形不勝低徊,隨后又抱歉地笑笑,“那是我們那代人的青春”。看到錢鐘書給黃裳的舊信中囑咐“學生于文學少興趣等語請略”,不禁哂笑。僅從手機閱讀文學是否會影響文學的深度與內在性?現代的閱讀形式固然是多樣的,也許,僅從手機閱讀的人群從來不是文學真正的讀者。“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傳彩,足以長才。”如果實在不喜歡,那么“人生貴適意,蠹魚求一飽,兩俱相忘,何必戚戚?”怕只怕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有錢人坐擁書城,窮書生只有硬盤,那才使人心有戚戚焉。

    李四順:新的契機,而且能通過跨界給文學整合出新的機會。

    張曉冰:閱讀紙質文學刊物好像已經停留在許多年前的記憶中了。事實上,在技術的沖擊下,幾乎所有的紙刊都面臨轉型,看上去與新媒體格格不入的文學也無法逃脫。微信公眾號、APP等平臺以一種新的方式呈現文學,人們既能感知到文學的活力和生命力,也能了解到文學刊物的內容及最新的討論方式,這恰恰將文學再次推到人們的視野之中,從邊緣化逐漸走向中心化。

    章國新:紙被發明之后,竹簡和帛被邊緣化,原諒我還是借古比今。現在手機能閱讀了,提倡綠色環保了,紙質的東西就理所當然要退居二線。嚴肅的文學刊物一直是一個寂寞的存在,這是嚴肅作家早就知道的事情,所以請不要撒嬌。當然,如果主理人是個時代能人,不排除他會將他的文學刊物發展成短時間的文化“奢侈品”。至于文學刊物能否受益于新平臺的“二次傳播”,關鍵還是看內容是否符合新一代讀者的心象,騎馬人,最好別期盼搭免費順風車的事。

    陳潤庭:早在1983年,由于報刊發行量大漲,59%的紙質文學刊物就已經出現了發行量下跌的情況。隨著閱讀市場不斷精細分化、人們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紙質文學刊物的邊緣化是必然的趨勢。剛剛提到的數據令我吃驚。因為在文學史的敘述中,1983年的新時期文學無疑處于上升期。令人沒想到的是,紙質文學刊物的邊緣化在那時候已經悄然開始。而在今天,可以說紙質文學刊物,已經在大眾媒體的場域退場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閱讀平臺的出現,沖擊的是報紙、《讀者》等大眾讀物,而非傳統的紙質文學刊物。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時代閱讀平臺給了紙質文學刊物傳播的契機。擺脫了傳統的郵政征訂系統的束縛之后,很多讀者不必通過征訂就可以閱讀到刊物上的作品。這確實提供了二次傳播的契機,在新的媒介環境下,紙質文學刊物有了第二次進場競爭的機會。

    馬 億:我覺得是為文學刊物的二次傳播提供了新的契機。因為“加劇了文學刊物的邊緣化”這種說法是沒法兒證偽的,沒有這些網絡平臺,文學刊物該邊緣化還是邊緣化,但是有了微信公眾號等傳播平臺,那些本來一輩子都不會去買一本文學刊物的人,也有機會讀到文學刊物里的文章。不管他會不會喜歡,至少增加了這種觸達的可能。

    陳銀生:是一個契機。新的技術和媒介,對傳統媒介的文學或者說整個文學影響巨大。甚至,在很多非文學界的人看來,文學家更多的是在自己的角落里自娛自樂。文學可能是不變的,但傳播文學的技術媒介卻不斷變化。因此,如何將“文學”融入到新的媒介中,這是文學界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