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國科幻產業進入“春天”尚需多方努力 
    來源:科普時報 | 陳杰 李蘋  2020年08月18日09:09

    日前,正式印發的《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10個方面提出具體扶持引導措施,被譽為“科幻十條”。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科幻十條”的落地,中國科幻電影甚至整個科幻產業都將迎來“春天”。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認為,“科幻十條”無疑將全方位促進科幻影視及上游創作,但中國科幻電影要想真正進入“春天”,在政策支持之外,還有很多關卡需要邁過。

    創作源泉將“活”起來

    近年來,我國科幻文學的進步,帶動了我國科幻電影的發展。2019年,以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呈現出成熟、厚重的質感,讓世界對中國科幻電影刮目相看。

    著名科幻作家、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韓松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科幻電影產業目前要做的是怎么把這個利好政策落到實處,這需要包括編劇、導演、制片人、演員、特效、投資者在內的廣大電影工作者,甚至是觀眾等在各個方面進行突破,《意見》的出臺無疑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力。

    ”《意見》雖然以影視作品為主,但是影視作品也是從上游的小說、漫畫等改編來的,所以對上游作品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江曉原接受采訪時說。

    江曉原表示,國內的科幻小說創作也相當繁榮,雖然在暢銷上與《三體》比還差得很遠,但每年有不少作品問世,而且其中有些作品水平相當高,《意見》的出臺讓這些作品更有機會改編成影視作品,對上游的促進作用無疑非常明顯。“隨著《意見》的逐步落地,資金、人力、編劇、導演等方面的投入肯定都會加大,必然會有更多人的參與進來,相信不久的將來更多科幻影片將與公眾見面。”

    思想性應放在第一位

    小說《三體》和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在中國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史上有標志性意義,說是里程碑也不為過,但這并不代表我國的科幻電影整體上有多優秀,相反在我國科幻文學已百花齊放的當下,科幻電影產業卻依舊存在短板。

    江曉原認為,不論是在特效還是在技術等方面,我們跟國外大量優秀科幻電影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但這個短板不全體現在技術上,而更多的是體現對影片構思、思想性的追求上,這是我們與西方存在的差異性,也是我一直強調要把科幻作品的思想性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美國是科幻電影的大國,但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才到了如今的階段。科幻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經歷了一個很長時間的發展過程。

    韓松表示,我們應該研究科幻電影對公眾的吸引力到底在什么地方,而在這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多多學習西方國家的經驗。“原本,科幻電影的魅力在于,其天生就有一種全人類共同語言的特點,內容上反映的也大多是全人類的命運。所以,我們要一種世界性的眼光來看待科幻電影。”

    科學審美仍然是短板

    業內有關專家認為,科幻電影有它特有的科幻思維,就像其他類型的電影一樣,需要一種特殊的表現方式和一些審美方式,這需要產業界認真琢磨和研究,不是說投資方往里面砸一些錢就能拍出經典的科幻電影。

    韓松表示,對于科幻電影而言,科學應是其最大的審美,這個也正是當前中國科幻電影最缺的。“目前,我國國民的科學素養還普遍較低,就需要大家首先提升科學的素養,尤其是編劇、導演、制片人的科學素養,從而來發掘科幻本身的這種審美,以科學來講好科幻的故事,這是中國科幻電影當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同時,韓松強調,中國科幻電影目前面臨的問題,更多的是中國電影本身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故事怎么編、思想性、人物以及表現力,這些都是中國電影的通病。“科幻電影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解決對科學審美的感受力,還有那種無拘無束的浪漫想象力。”

    科幻不等同于科學

    “對于業界關于《意見》發布后我國科幻電影將迎來‘春天’的樂觀態度,我更傾向于稱其為一股‘春風’,產業整體進入‘春天’還需業界做出更多的努力。”韓松表示,政策的落地還需時日,而即便在政策和技術都到位的前提之下,要做好科幻電影,我們還需要思想和觀念上更加開放才成。

    江曉原認為,科幻影視作品中《流浪地球》不是唯一的模式,可以有很多的模式。近年來,國產動漫制作水平也很高,其中也有很多帶有幻想色彩,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人認為是神話,但在西方人眼里科幻與魔幻的界線并不明確。“這就啟發我們要思想解放,做出好的、有正能量的科幻作品。”

    當然,這種思想的解放還表現在公眾對科學技術與科幻作品的認知上。

    “科幻電影是一個技術和藝術高度結合的產物,科幻電影既要有科學性,但也不能以科學來進行太多的限制。”韓松認為,科幻電影更多的是一個想象力的東西,它提供一個關于未來世界在基于科學基礎上的一個想象,提供一個驚奇的世界,甚至是一個以電影來展現的奇觀,這就需要人們解放思想去創造,不能像以前那樣完全以一種嚴格、嚴肅的科學理論為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