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西北望,射天狼——范仲淹的軍事生涯
    來源:澎湃新聞 | 趙旭騰  2022年11月09日08:17

    說起范仲淹,大家想到的必然是《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所表達的憂國憂民形象。千百年來,范仲淹的形象都是一位心懷天下的文臣。而范仲淹的軍事才能,卻往往為人所忽略。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原本向北宋稱臣的黨項族首領元昊宣布自立,廢除北宋所賜封號,改國號為“大夏”,史稱西夏。北宋君臣對于西夏的自立極為憤怒,同時又對其有所輕視。在北宋君臣看來,偏居一隅的李元昊竟敢建國稱帝,是其無法容忍的,而西夏地貧兵少,亦不是北宋軍隊的對手。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北宋在西夏自立初期,調集優勢兵力對西夏進行了討伐。

    范仲淹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失敗

    但是戰爭的進程并未如北宋君臣所料。宋夏戰爭,北宋軍隊先敗三川口,再敗好水川,三敗定川寨,喪師辱國,難以言表。那么,人數財力都占優勢的北宋軍隊卻屢屢敗給西夏軍隊呢?一切還要從北宋初年的政治形勢說起。

    中國歷史上,新的王朝建立,往往要吸取前代王朝滅亡的教訓。對于北宋而言,如何防止唐末以來的藩鎮割據和武人專政才是首要問題。因此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實行強干弱枝之策。宋太祖時,這一政策并無不妥,宋太祖本身是武將出身,軍事才能優秀,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也給予武將充分的自主權。但宋太宗繼位后,進一步削弱了武將的權力,至宋仁宗年間,已經徹底形成以文制武的局面。同時,北宋武將失去專任之權,無法長期訓練麾下軍隊,形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

    更為嚴重的是,自宋太宗開始,北宋皇帝連武將戰時的指揮權都給予限制,熱衷于御賜陣圖,讓前線將領根據陣圖排兵布陣。在滿城之戰役,宋太宗就將自己制定的陣圖發放給將領,要求前線將士按照陣圖部署“八陣”,宋軍主帥崔翰依據陣圖布下陣形后卻發現,八個小陣之間相距竟達百余步,相互之間不僅難以配合,而且因為過于疏散,甚至出現了軍心渙散的情況。雖然右龍武將軍趙延進向崔翰提出了這一問題,但是崔翰因為害怕承擔“矯詔”的罪名而遲疑不決。關鍵時刻,趙延進和監軍李繼隆挺身而出,愿意承擔罪責,而根據實際情況將軍隊分為正奇兩陣,與遼軍三次交鋒,大破遼軍。只不過,即使有這樣的案例,宋太宗仍然沒有改變御賜陣圖的做法,后世子孫也延續了這一做法。

    比起御賜陣圖,更要命的是北宋軍隊的訓練方式。在中國古代戰爭中,練兵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但是北宋軍隊恰恰在這一環節也有所缺失。北宋軍隊的主要戰力為禁軍,廂軍作為地方駐軍,主要是承擔工役和雜役,幾乎不承擔作戰任務。作為北宋主要戰力的禁軍,原本是由宋太祖從各地軍隊中挑選的精銳部隊組成,太祖時約有二十萬。其規模不斷擴充,戰力卻不斷下降。到仁宗時,北宋禁軍約有八十萬人,但戰績卻差,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北宋禁軍的訓練并不注重實戰。以《武經總要》的騎兵陣為例,其列陣訓練無非是聽鼓聲出發,射三箭,大呼三聲,挺槍二次,鼓停人還。如此簡單的訓練如何能應付復雜的戰場環境呢?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文人節制武將。因為對武將的不信任,至仁宗朝,已經呈現出文臣節制武將的局面,大部分文臣不懂軍事,單憑一顆赤膽忠心,焉能不敗。

    在這些條件下,北宋雖然擁有遠勝西夏的國力,但是宋夏戰爭以北宋在軍事上的失敗的結局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轉瞬而逝的希望之光

    盡管戰爭的結局是以北宋在軍事上的失敗告終,但是在戰局之中,北宋并非沒有取勝的良機。而這唯一的良機,就是由范仲淹創造的。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在戰場上保存自己、戰勝敵人,就要對己方和敵方的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宋軍在宋夏戰爭的一系列失敗,除了上述的客觀原因,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主帥誤判了夏軍的能力。在北宋君臣看來,西夏偏居一隅,又是苦寒之地,竟然敢反叛大宋,大宋國富民強,兵力遠遠勝于西夏,收復不了燕云十六州還收拾不了蕞爾小國?開戰之初,北宋君臣對于戰勝李元昊可謂是信心滿滿,而同時對于西夏軍隊的情況卻并沒有充分掌握。西夏方面則是充分分析了北宋軍隊的布防,在宋夏漫長的邊境線上選擇了守衛最為薄弱的延州進行突破,俘獲守將李士彬,將昏弱無能的主帥范雍圍困在延州。幸虧劉平、郭遵等將領率領援軍前來,拼死決戰,抱必死之決心以懸殊兵力前來延州解圍,雖然死傷慘重,但是瓦解了西夏攻取延州的目的,此戰即宋夏之間第一次大戰,三川口之戰。此戰之后,宋仁宗對西夏問題更加重視,派遣夏竦、范仲淹、韓琦三員重臣前往前線統御戰事。三人之中,夏竦為陜西經略安撫使,范仲淹、韓琦二人為副。

    范仲淹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是極具才干,不似范雍一般不諳軍事。范仲淹來到前線后,首先是根據宋軍與夏軍的特點,調整戰略。

    西夏雖然人少地貧,但是行軍打仗非常有章法。在三川口之戰中,宋軍與夏軍進行了陣戰,夏軍陣容整齊,戰術得法,戰術素養不在宋軍之下,而策略與人數對于宋軍而言還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夏軍熟悉地形,機動性也遠遠強于宋軍。范仲淹認識到了夏軍的這一優勢。另一方面,夏軍雖然戰斗力強,但是西夏國力貧弱,這次戰爭雖然是有備而來,但是在北宋斷絕貿易的情況下,其財力物力并不能支持長久的戰爭。

    有鑒于此,范仲淹調整了與夏軍作戰的方略。具體而言,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重視將領的選拔,在邊境練兵。范仲淹在對皇帝的奏疏中指出軍隊戰斗力的強弱,與將領的能力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范仲淹在西北選拔優秀將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狄青。狄青原本因為與鄉人沖突而被充軍,在元昊叛亂之后,狄青作戰勇猛,為涇原、秦鳳兩路經略安撫司判官尹洙賞識,被推薦給范仲淹。范仲淹對狄青非常賞識,還教他習讀《左氏春秋》等史書和兵書,將其培養為文武雙全的大將,堪稱仁宗一朝最出色的武將。除了選拔將領,范仲淹也重視訓練士兵。范仲淹將延州州兵分為六部,每部由一員將領統領,每位將領統領三千人,在進行軍事訓練的同時,根據敵情,讓六部輪番出戰,使得西夏軍隊不敢犯境。在練兵的同時,范仲淹也很愛護士兵,得到士兵的擁戴。

    第二,是采用防守反擊的策略,以守為攻。范仲淹知曉宋軍之短在于機動性不足,這種不足是先天性的。北宋立國時,缺少的不僅是燕云十六州這樣的北方屏障,還有優秀的馬場。而文人主政之下,連戰馬的配種也要放到人倫的視角下審視,導致北宋缺乏優秀的馬匹,也就無法培育優秀的騎兵。優秀如狄青,在平定儂智高叛亂時,也要借助藩騎之力。而機動性強則是西夏軍隊的長處,這就意味著宋軍難以展開長途奔襲。但宋軍在建筑城堡以及守城方面則是勝于西夏軍隊。因此,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疏,痛陳利弊,不可多路進討。在原先堡寨的基礎上,在戰略要地構筑堡寨,作為堅守的要點。范仲淹提出:“為今之計,莫若且嚴邊城,使持久可收,實關內,使無虛可乘。”此后,范仲淹又復筑和修建了二十余個城寨,使環州、原州等地堡壘連為一片,成為捍衛邊界要地的重要屏障,成功抵御了西夏的進犯。

    第三,也是根本的,就是充實邊境實力。自古以來,邊境糧草物資的運輸都是巨大的消耗,伴隨著的是無比艱辛與煩瑣的軍隊后勤工作。對此,《孫子兵法》曾有過精辟論述:“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以秦軍北擊匈奴的河套之戰為例,從中原轉運的糧食,每三十石也只有一石能運抵前線,其余九成多糧食都消耗在運輸途中。因此,自西漢以來,邊境軍隊重視屯田,減少對補給線的依賴。范仲淹繼承了這一做法,主張在邊境進行“營田”。范仲淹命招募而來的兵士在守備城寨的同時,也在附近耕種,且耕且戰,同時,還準許戍邊兵士將家庭移至邊境,以加強守邊的斗志。如此一來,大大加強了邊境實力。

    在范仲淹的操持下,西北邊境的實力有了很大增強。但是,這些挽救時局的努力并沒有阻止北宋的敗勢。在宋軍實力得到了加強之后。韓琦等人又有了一雪前恥的念頭,趁著兵強馬壯,企圖一舉反攻西夏。韓琦的想法為范仲淹反對,二人爭持不下,夏竦無法決斷,讓宋仁宗定奪。宋仁宗在聽了攻守二策后,還是支持韓琦的攻策。

    公元1041年,李元昊再次率十萬夏軍南下攻宋,此次,李元昊沒有貿然進攻,而是將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并派出部分兵力引誘宋軍進入包圍圈。韓琦讓大將任福領兵近兩萬人,以桑懌為先鋒,抵御夏軍。任福在張義堡小勝夏軍,于是貪功輕進。夏軍見宋軍中計,便假裝敗走,沿途還丟棄物資,吸引宋軍追擊。在行進至好水川時,宋軍發現了數個盒子,當盒子被打開時,里面飛出了百余只鴿子。這些鴿子是宋軍進入埋伏點的信號。此時宋軍陣列未成,夏軍見到信號,立刻從四面八方圍攻宋軍,宋軍驚疑不定,且孤軍深入三日之久,已是人困馬乏。雖然奮力迎戰,仍然避免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此戰之后,范仲淹、韓琦均遭到貶職的處分。

    時間證明的正確戰略

    盡管好水川之戰以失敗告終,但是接下來的戰事卻證實了范仲淹策略的正確性。在好水川之戰后,范仲淹雖然被貶職,但仍然推行其廣修城寨的戰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順城。大順城位于慶州,是前線戰略要地。大順城之名為宋仁宗御賜,在大順城修筑之后,西夏不敢再侵犯慶州。但是北宋與西夏的戰爭并未結束,首先是好水川之戰后的定川寨之戰,宋將葛懷敏不聽號令,盲目輕進,被夏軍全殲。幸虧范仲淹親率軍隊,進行救援,西夏軍隊才撤出邊塞,未能達成其進攻關中平原的目標。此戰之后,北宋對于范仲淹修筑城寨的戰略給予肯定,韓琦等人也在邊境廣修城寨堡壘,不給西夏可趁之機。最終,在經濟封鎖與軍事防御的雙重壓力之下,西夏無法再支撐與北宋的戰爭,兩國簽訂和約。

    在第一次宋夏戰爭結束后,兩國之間陸陸續續仍有戰事發生。范仲淹雖然此后離開西北前線,回京主持慶歷新政。但是北宋在西北邊境修城保境的策略得到了延續,在后面的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北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的大順城之戰。治平元年秋,西夏毅宗李諒祚借宋仁宗去世,英宗繼位,以侮其使為由發動第二次宋夏之戰。治平三年秋,李諒祚親率步騎數萬圍攻大順城等城寨。宋環慶路經略安撫使蔡挺得知后,將邊民集中于城堡內,以堅壁清野之策對付西夏軍。宋軍嚴守戒備,并根據不同城寨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法,大順城堅固,就將兵士集中于城內,而在城外分布陷阱,柔遠城弱則派精兵于城外駐守。西夏軍攻大順城不下,李諒祚被弩箭射中,轉攻柔遠城時,又被柔遠城守將張玉襲營,大敗而還,由范仲淹主持修筑的大順城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這足以證明,范仲淹的一系列策略能夠抵御西夏的攻擊。

    文人掌兵并非不可,但要知兵愛兵,方能用兵。范仲淹在西北主持軍事期間,對西北軍民的處境極為心痛,寫下了著名的《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憂國憂民之情,躍然紙上,亦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