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學場域中的思想實驗者 ——評江波“科幻精品系列”
    來源:文藝報 | 楊辰宇  2022年07月25日08:19
    關鍵詞:科幻小說 江波

    “江波科幻精品系列”選出江波2003年以來發表創作的25篇中短篇科幻小說,包括《隨風而逝》《濕婆之舞》《最后的游戲》《機器之道》《時空追緝》《洪荒世界》6冊。韓松評價“江波屬于我們這個時代最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宇宙繪圖師,他描畫出了形形色色的世界、人類和其他生命,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我每讀一次,都感到緊張、震撼、悲壯和愴傷,并陷入深思。”

    江波有清華大學理工類專業的教育背景,卻不乏一顆敏銳、善于捕捉靈感的文心。《濕婆之舞》講述人類文明在全球性細菌攻擊下毀滅的故事。當全人類只剩下幾十萬人口,躲藏在南北極茍延殘喘,地球的其他地方被“埃博細菌”占據。小說創作靈感來自于他在水木清華的BBS上看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在末世場景中設想了一個實驗室的生物泄露導致的全球災難。《移魂有術》靈感源于一篇高考命題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兩部作品,前者曾獲得銀河獎的提名獎,并被譯成日文在日本科幻雜志上發表。后者已于2021年完成影視化,電影名為《緝魂》,口碑不菲。

    江波的科幻故事具有豐富的文學性,同時風格冷峻,擁有獨特的硬科幻核心。硬科幻是以科學技術為重點的科幻作品,核心思想是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和推崇。硬科幻以追求科學(可能的)的細節或準確為特性,著眼于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以《洪荒世界》《太陽戰爭·毀滅日》《銀河漂流》為例,作者構思了以量子細胞為載體的量子系統,并賦予它一個極具技術感的名字——“超腦”。擁有超級運算能力的它,通過量子網絡可以瞬間統計民意,并按民意統計的最終結果照此實施,世界上從此再無國別、種族的隔閡。在此宏美藍圖下,設計者江小王實際有著更宏遠的理想,那就是借助“超腦”預測未來。在科學的世界里,一切事情都有發生的概率,而計算速度超凡的量子系統,正適合用計算概率來預測未來,但在故事中,量子系統對于其他種群的計算,準確率極高,但對于人類,卻陷入薛定諤的貓的困惑,這無疑是作者在書中大膽嘗試的一場思想實驗。

    王晉康曾總結核心科幻小說的結構:如果……(某個理論或某個技術或某種可能性)成真了,那么……(某個主體,一般是人類)會怎么樣。江波的思想實驗正符合這樣的特征,如《洪荒世界》的“超腦”實驗,故事中原本對人類命運的預測是悲愴的,即走向滅亡,但三億年后,超腦已經可以在現實中隨時創造出一副軀體,人們可以把意識上傳,在量子網絡中“永生”,軀體則變成了陳列的“古董”,這種肉體上的毀滅或棄擲一方面正應對了預言,但像主人公阿飛一樣,精神的永存又為人類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樣的未來究竟是好是壞,是否符合人類的最終“民意”,面對作者留下的這些極具探討性的開放性話題,讀者不禁發出一遍遍心靈叩問。這樣的思想實驗既前衛又頗具探索精神,正契合王晉康提出的“核心科幻”理念。

    江波在科幻創作的道路上,金點頻出,仿佛一個逐夢的羈旅人,將“夢”寫在未來、寫上太空,最終展示出自己獨特風格的中國科幻之“夢”。例如,《濕婆之舞》中的“細菌網絡”,《洪荒世界》中的“量子網絡”,《最后的游戲》里的超級人類,《時空追緝》《冷湖疑光》《自由戰士》中的時間旅行等,既體現出作者深厚的科學素養和高遠的視野,又體現其卓然不群的想象力。讀者既能體驗到與西方接軌的“太空歌劇”“賽博朋克”,亦能品味到玄妙的東方精神。江波既在科學的前沿中不斷探索,又致力于講好新的科幻故事,可以稱得上在文學場域中建立科學實驗站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