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孫犁與《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來源:文藝報 | 趙振杰  2022年07月13日08:22
    關鍵詞:孫犁

    今年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同時也是孫犁先生逝世20周年。在這樣一個重要歷史節點上,重新回顧孫犁文學創作活動與延安《講話》精神的關系,無疑具有文學史與黨史的雙重紀念意義——這既是對文學名家的深切緬懷,也是對延安《講話》精神的系統重溫。

    翻看《孫犁年表》,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孫犁的求學經歷與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歷程十分合拍: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爆發,孫犁進入本村的小學課堂,開始接受新學制的白話文教育,功課以習字和作文為主;在他升入初中時,正值北伐革命高潮期,孫犁有意識地接觸到文學研究會成員的作品,尤其對魯迅的小說情有獨鐘;1926年,孫犁考入革命文化氣息濃郁的保定私立育德中學,求學期間,又歷經大革命失敗、“九·一八”事變、保定學潮、高蠡暴動等重大歷史事件。在時代浪潮的催動下,他博聞強識,奮發圖強,不僅大量閱讀馬列主義經典著作,認真學習辯證法和唯物論常識,而且在左翼和蘇聯作家作品的熏陶下,開始初步嘗試文學創作,先后在《育德月刊》上發表5篇“少作”,內容涉及婚戀自由、禮教吃人、抵御外辱等,呈現出鮮明的啟蒙理性精神和“為人生”的創作思想;高中畢業后,孫犁流浪于北平,雖生活拮據,卻不改其志,節衣縮食,在廣泛訂閱多種革命文藝期刊的同時,積極開展文藝理論探討,先后寫就《〈子夜〉中所表現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的性質》《同路人文學論》等論文;在聽聞北平軍警暴力鎮壓“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后,孫犁毅然辭職返鄉,臨行前,在《大公報》副刊留下詩作一首,抒發心中對國民黨反動當局的無限憤懣與徹底絕望。而這些慘淡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創作“前史”也為孫犁投身革命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華北告急,保定失守。呂正操組建人民自衛軍,北上抗日,司令部就設在孫犁老家平安縣城。第二年春,經育德中學同學介紹,孫犁至人民自衛軍政治部參與抗日宣傳活動,自此正式開啟“以筆為槍”的革命生涯。4月5日,孫犁的論作《民族革命戰爭與戲劇》油印發行,文章開篇寫道:“民族解放戰爭是最艱苦最需要持久的戰爭,經濟、政治、軍事、文化,都要盡量地發揮它本身特殊的力量。”這一觀點的提出甚至要比毛澤東《論持久戰》的正式發表時間還要提前一個月,體現出一名革命知識分子堅定的抗日信念和敏銳的戰略直覺。1939年夏,孫犁被調往晉察冀邊區,在通訊社做指導工作,由于每天要與各地通訊員頻繁書信聯絡,他很快據此編寫了一本通訊指導手冊《論通訊員及通訊寫作諸問題》,該書是晉察冀邊區最早研究文藝通訊的論著之一,為河北的報告文學創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綱領和創作指南。1941年春,冀中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冀中一日”群眾寫作運動,全區近十萬人動筆寫稿。孫犁根據編輯《冀中一日》心得撰寫了《區村和連隊的文學寫作課本》(后更名為《文藝學習》)。全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深刻闡明了創作者們“為革命而文學”的創作理念,詳細論述了文學與生活、文學與人民、文學與時代之間的血肉聯系,在晉察冀邊區文藝界產生極大反響。這段時期,孫犁在從事抗日宣傳工作的同時,還創作了《梨花灣的故事》《白洋淀之曲》《兒童團長》《邢蘭》《春耕曲》《女人們》《蘆葦》《戰士》等多種題材的文學作品,以自然樸素的筆觸描繪出冀中人民昂揚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1942年5月2日至23日,“為著交換對于目前文藝運動各方面問題的意見起見”,黨中央決定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毛澤東在會上兩次發表重要講話,后綜合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不僅總結了五四運動以來革命文藝運動的經驗,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黨的文藝路線,同時也針對解放區文藝的新經驗、新問題、新現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命題并作出相應回答,如“文藝為人民”以及“如何為人民”的問題、民族形式與大眾化的問題、文藝普及與提高的問題、黨的文藝工作與黨的整個工作關系問題、文藝創作與批評的關系問題等。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報》發表延安《講話》全文。1944年1月30日《晉察冀日報》全文轉載,邊區文藝界隨即掀起學習《講話》熱潮。由于受戰爭影響,1943年冬,作為華北聯大高中班教員的孫犁隨校反“掃蕩”至繁峙一帶山區,直到1944年春才返回晉察冀邊區機關所在地阜平。他這階段是否有機會研讀延安《講話》全文不得而知,但其文學創作卻始終與《講話》精神相契合。1938年,剛參加革命的孫犁就在《現實主義文學論》中指出,正確的世界觀需建立在頑強的社會實踐基礎上,“永坐在暖氣房的小姐們,寫不出那在冰天雪地里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英雄事跡。”1939年,他又在《論通訊員及通訊寫作諸問題》中重申了“為革命而文學”的主張:“無論是拿著來福槍和敵人進行血戰的武裝戰士,抑或是在文化戰線和思想戰線上揮動筆桿的文化工作者,都是同樣的。為要勝利地執行和完成自己的戰斗任務,學習射擊是必要的。”1941年,在參與邊區文藝“民族形式”討論時,孫犁特別強調:“建立民族形式的過程,也就是徹底大眾化的過程”,“接受中國遺產,要接受代表中國歷史發展的、戰斗的、充分表現當時大眾生活和愿望的文學”。這些觀點都與延安《講話》所倡導的“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總方針保持高度一致性。

    1944年,孫犁奉命奔赴延安,曾在魯迅藝術學院攻讀研究生,后擔任教員。在《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孫犁迎來文學創作的一個“井噴期”,《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相繼發表了他的《山里的春天》《游擊區生活一星期》《殺樓》《荷花淀》《白洋淀邊的一次小斗爭》《村落戰》《麥收》《蘆花蕩》等一系列作品,并在延安文藝界產生轟動效應。時任《解放日報》副刊編輯的方紀在評論文章中寫道:“讀到《荷花淀》的原稿時,我差不多跳起來了,還記得當時在編輯部里的議論——大家都把它看成一個將要產生好作品的信號。”1946年,《荷花淀》被收入《解放區短篇創作選》第一輯,周揚在闡述編選宗旨與標準時明確指出,包括《荷花淀》在內的這些作品,是“文藝座談會講話的方向在創作上具體實踐的成果”,不僅在內容上反映出“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的新的生活與新的人物”,而且在形式上也呈現出“一種新的風格,民族的、大眾的風格”。1949年,天津解放,孫犁隨軍進城,參與籌備《天津日報》文藝副刊的創刊工作,并以此為園地,為中國當代文壇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青年作家,形成了后來著名的文學流派——“荷花淀派”。1952年,在紀念延安《講話》發表10周年之際,孫犁發表了學習心得《領會與收獲》。文章不僅系統論證了《講話》對戰時文藝工作的關鍵指導意義,同時也深刻闡述了學習《講話》精神對于當前以及今后開展文學創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對于作家來說,最主要的,是不使生活中斷,長期地深入到群眾的生活和斗爭里去,熟悉他們,熟悉他們的語言,熟悉他們原始狀態的文藝,創作的源泉,才能永遠像長江大河一樣。”

    新時期以降,學術界素有“兩個孫犁”之說。文學研究者根據“新孫犁”在創作風格上的“衰年變法”,一度將其指認為“‘老八路作家’中的‘純文學家’”。及至21世紀之交,在“去左翼化”的當代文學史敘述中,孫犁又被片面地塑造成“革命文學的‘多余人’”形象。毋庸諱言,我們需要正視孫犁作品與文學主潮之間存在著種種摩擦與齟齬,但與此同時也必須注意到,近些年來人文知識界在“告別革命”的學術氛圍中,可能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其建構為另一個單向度的“熟悉的陌生人”。重新反顧孫犁與延安《講話》精神之關系的另一重旨趣即在于此。

    (作者系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