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屏上到紙上,網絡文學在沉淀
    來源:光明日報 | 李玉萍  2022年06月25日08:49
    關鍵詞:網絡文學

    中國網絡文學的生產與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產業,形成了小說、漫畫、廣播劇、動漫、影視劇和周邊衍生品等產業鏈條。數字形態的網文,其相對穩定的故事與人物在被改編為不同藝術形式之時經歷了多次再創作,在時代性、民族性、思想性與創造性方面不斷完善,生成新的價值。網文的IP開發所帶來的熱點效應,在不斷增強網文作品傳播力與影響力的同時,也是一個經典制造的過程。其中,網文的紙質出版形態,即文字形態的實體書,是紙質出版領域的亮點。

    學者邵燕君認為,網絡文學的網絡性主要體現在它是具有無限開放性與流動性的“超文本”,根植于消費社會的“粉絲經濟”,使人類重新部落化、圈層化,指向與二次元文化的聯通性。數字形態的網文,其網絡性的最大體現在于它既是書寫,更是言說。這是一個可以無限開放的敘事體系,既包括網文作者的書寫,也包括讀者與作者或讀者與其他讀者即時互動的言說。文學網站最初的閱讀界面每章下方都有作者與讀者即時互動區,現在閱讀界面每章、每段、每句話后面都有即時評論區。網絡小說的閱讀快感不僅來自作者的書寫,更來自閱讀即時互動的評論,也就是寫作與閱讀的即時互動。數字形態的網文是一種能夠呈現互動現場的動態文本。這種基于網絡文化存在于網絡空間的文本樣態,基本上無法在基于印刷文化的紙質媒體上完全呈現。作為靜態的紙質媒體,能夠呈現的只能是以書寫為主要交流手段的固定封閉的文本形態。

    網絡文學的生產空間中,由點擊率、收藏量、留言數、打賞量等讀者行為組成的大數據,決定了一部網文是否能夠脫穎而出。而在紙質媒體出版產業鏈中,出版社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主體,出版社編輯在選擇出版對象時一般會綜合考量、平衡網文的文學價值與商業價值。他們普遍具有的傳統文學理論素養與文學價值觀念,會讓紙質出版形態的網絡小說更為靠近和貼合傳統文學的標準,他們會要求被甄選的網文對象要內容為王、講究品質,既要有可讀性也要有思想性,兼顧藝術性與社會責任感,也就是更加符合傳統文學理論中的價值尺度與意義維度。

    網文由數字形態到紙質出版形態的轉換過程,提升了作者的主體性,也使得網絡小說中相對穩定的人物和故事暫時脫離了網絡虛擬空間,從屏上到紙上是一個沉淀與提升的過程。

    最初的紙質出版在遴選網文時,主要標準是基于網絡文學生產空間的點擊率和主要由此生成的網站推薦榜單,也就是讀者、粉絲的影響力或市場影響力。這樣的對象選擇誕生了一批批的類型小說暢銷書。伴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與學術研究的介入,網絡文學的評價機制也逐漸形成多元復合狀態。特別是研究機構的評價也成為重要參考。比如各種網文排行榜,網絡文學研究機構主導的各種網文評價活動等。這些榜單,其評價者主體也由網文受眾群體轉化為專家學者群體。

    網絡小說的讀者中心寫作機制、文學網站的商業機制和在線發表即時互動直面讀者的傳播機制,往往會導致網絡文學作品速度和質量的矛盾。數字形態的網文往往會遷就讀者與市場,追求速度、犧牲質量,選擇首先服務于線上等待更新的讀者和具有明確網文生產要求的網絡文學網站。而這樣的問題在網文的紙質出版中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在網文的線下出版過程中,選擇的對象一般是經過讀者和市場檢驗的,在網站點擊收藏量、各類排行榜等網文評價機制中名列前茅。這樣的作品往往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原創性和一定的文學品質。而這樣的作品在紙質出版的修訂與潤色過程中,作者有了時間與動力對作品進行推敲與打磨。在作者與編輯的共同努力下,網文的原創性與代表性得以保留,因為速度而產生的語言文字和邏輯結構上的問題則會得到糾正。也就是說,紙質出版形態的網絡小說,腦洞、創意、爽點、風格和情懷會得到保留甚至深化,而風格邏輯不統一產生的“違和感”、結構松散或不完整的“注水”“爛尾”等問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處理與解決,經過推敲與潤色的文字語言水平也會得到提升。當下網絡小說亟待“降速、減量、提質”,而紙質出版的過程為作者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網文的紙質出版,不僅是網文IP開發的重要一環,能夠增加作者的收益與作品的影響力,也是衡量網文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當數字形態的網文進入紙質出版的甄選視野,無論是出于增加收益的盈利目的,還是能圓“作家夢”的沖動,網文作者都會以對待“作品”的態度,系統地重新審視自己在線上激情更新的文字,花費時間與心力,參照出版社編輯的要求與建議,從文字、結構、敘事、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修改與完善,彌補網文時期“速度為王”造成的遺憾。

    紙質出版形態的網文在文字上經過編輯加工,消除了網上更新時的錯字病句。帶有隨意性的網文名稱也會被雅化,甚至在傳播過程中取代網絡原名。經過精心設計與印刷的實體書,會有精美的封面與插圖,會有講究的紙質用料。紙質形態的網文作品,是裝幀精美、用料上乘、內容確定、散發淡淡墨香的靜態性的實體紙質書,通常還會在封面封底或內頁上附有讀者的評論或專家學者的意義闡釋,還有從成為紙質出版對象時便自帶的影響力,紙質形態的網文成為一個“作品”。

    (作者:李玉萍,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