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數字媒體時代兒童的影像審美教育
    來源:光明網 | 張凱濱  2022年06月11日09:57

    近日,教育部印發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及相關16個課程標準,明確將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作為課程內容納入其中。依照學科與學段特征,在1~9年級循序漸進推進中小學影視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與創意實踐,在“看”和“做”的過程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數字影像洪流裹挾的社交媒體時代,影像急切地將所有事物可視化,培養兒童對影像的審美性和社會敏感性,在下一代的教育中愈發凸顯視覺素養的重要性。

    多屏時代,悅納影像化的兒童成長環境

    環顧當下兒童的成長環境,電影、電視、手機、iPad多重屏幕并置,以視頻為載體,多元動態影像編織的擬態環境折射出兒童探知世界的方式。移動的屏幕,流動的影像,是包裹當下人類的媒介圈,兒童亦不例外。這種由數字視頻技術構造的媒介環境對人而言,如同魚在水中游,令人渾然不覺。看似透明的媒介環境成為我們思考兒童與影像關系的邏輯起點。

    在人類傳播活動中,可視、可聽、可感的物質訊號中,視覺信息占據了大部分。如今,影像成為我們捕捉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對兒童而言,流動的視頻影像是他們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媒介,基于此,產生現實的知覺、情感和經驗。馬克思認為,人的感覺是社會歷史的產物,身體知覺系統本身的秩序是歷史與文化的建構。數字影像技術本身對兒童并非一種工具性關系,而是在塑造“數字原住民”的集體感官。當影像取代文字,我們體驗、衡量自身與世界的方式從線性、歷史、過程導向的一維方式變為表面、環境、場景的二維方式。

    面對日益媒介化的世界,電影、電視和手機屏幕正在接管以前由線性文本承擔的傳遞信息與文化的任務,信息傳播結構的變化要求下一代的教育需要引入神經科學研究的洞見,即理性思想與情感體驗并重。由此,影像不應該成為被批判、被回避的對象,而是應被視作一種待開發、易感受的教育資源。

    陪伴觀影,親子互動展開敘事能力的訓練

    教育的意義在于為兒童提供足夠的空間,等待想象力隨時被觸發;而教育是在兒童在感知覺外部世界的模仿中完成的。所謂“外部世界”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影像構成的文本世界,二是成人使用影像的實踐。兒童從他們來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在其文化實踐中開始學習,他們師從自己的父母,從周圍流淌的言辭之間學習。換言之,關于影像“看什么”和“怎么看”所折射的普遍意義上的文化風格,決定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他人以及事情。

    在暢銷書《人類簡史》三部曲中,赫拉利再三重申“虛構意識”和“敘事能力”是人類在世界眾物中得以“成功”的關鍵所在,二者融匯為“講故事”的能力與“相信”的意愿,促成人類合作形成共同體。由此,那些描繪童真童趣的兒童影視藝術經典如《寶葫蘆的秘密》《黑貓警長》《快樂星球》等成為陪伴兒童成長的首選,而海外的影視作品如《小鞋子》《千與千尋》《貓和老鼠》《玩具總動員》等也都是不二選擇。同時,結合兒童不同成長階段的主題教育需要,有關成長主題的《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人際交往的《海洋天堂》、思考環保話題的《后天》、討論勇氣的《珠峰隊長》……都是家長不斷深化親子教育主題的有益片目。

    兒童影視作品作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關鍵是遴選適宜的內容,且以成人陪伴觀影的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相較于短視頻,影視藝術的長篇敘事需要兒童充沛的專注力與情感投入,親子互動展開的“復述”是一種模仿性的創造。敘述藝術是將影視作品中的事件同質到事件講述者即兒童的生活中,它會在兒童的世界里留下痕跡,兒童向聽者傳遞事件也是傳遞自己的篤信,這恰恰是其將擺在眼前的影像轉化為內在認知圖像的過程。

    同時,兒童圍繞影像與成人的對話還包含更深刻的審美內涵。面對面說話因為有聲音、軀體、感覺、認知流等存在,個體間相互滲透的程度比任何其他社會關系都深刻。親子關系所富含的感覺共鳴,更接近分享感覺的審美愉悅。家長陪伴孩子在相對固定時間觀看影視作品,可以像出游、購物、用餐一樣,作為一種家庭儀式而定型。研究證實,人在兒童時期有過的強烈情緒體驗,時常與儀式性場景聯系在一起。觀影的敘事訓練有助于獲得家庭幸福感。

    心流體驗,動態影像作為情感學習的素材

    將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納入義務教育課程,意在提醒我們之前常被忽略的視覺化教育和知覺-感性教育,而與知覺-感性教育直接相關的情感教育自然而然地也引發了家長和學校的關注。

    兒童是情緒自我發展的主體,也是情感訓練的對象。對兒童來說,兒童影視作品比語言文字能更強烈地引發其情感。《馴龍高手》里的信任、《小鞋子》中的同理心、《魔法滿屋》內的焦慮、《養家之人》的戰爭之痛與恐懼……影像作品中的奇特又迷人的世界吸引著兒童透過影像敘事獲得對于自己和周遭世界的認知,還通過自我代入從而獲得一種情緒體驗。換言之,與影像文本的互動,模仿進而創造感知覺體驗,有助于情感教育的發生。

    什么東西能調動兒童的想象和熱情?想象、熱情皆屬于情感反應,情感是身體反應的一種表現,又與大腦活動相連,兩者互為因果。兒童主要是透過以身體的姿勢、實踐和模仿,重現或復制他們在別人身上觀察到的情緒來習得情感表達的。情感史的研究證實,人類情感及其表達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會環境中習得的。影像世界提供的情感實踐數據庫,讓兒童在生成性的模仿過程中展開一種游戲性的行動,學會去感受他人的行動,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去調整這些情感。

    無論是敘事訓練,還是情感學習,旨在通過外顯的、具體可培養的行動上的“習慣”,將其轉變成內化的、抽象概括的精神上的“素養”。就像耳朵并非天生就能欣賞音樂,視覺素養正是在訓練、學習和實踐“觀看”的過程中獲得的社會能力。從視覺角度,影視審美的教育將有助于兒童知覺和情感敏感性的獲得,這對其與異文化互動、對話意義非凡。

    (作者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師范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浙江師范大學中小學影視戲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