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的“不裝樣兒”
關鍵詞:楊絳
1926年,楊絳正在上高中,當時她還叫楊季康,學校在暑假期間舉辦了“平旦學社”講學,老師要求她做記錄。
楊絳以為做記錄就是做筆記,就滿口答應了,到了現場才發現,自己被安排上臺記錄。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不僅要上臺做記錄,還要跟那些元老級別的老師同臺記錄。面對臺下烏壓壓的人群她是又緊張又害怕又羞愧。
等她好不容易調整好心態準備記錄,卻發現聽不懂主講人章太炎說的杭州官話,這可是致命的問題。作為一個記錄員聽不懂主講者說什么,只知道章太炎談的是掌故,但說的是何人何事,她完全聽不懂,也不知從何處記。要不假裝在仔細記錄?裝也得裝得像吧!要不亂寫?可寫好交卷怎么交代呢?要不畫圈圈,畫杠杠,可萬一給人識破豈不是更糟?此時的楊絳非常尷尬,恨不得演講趕快結束,她好溜之大吉。但是她不能,只能硬著頭皮坐在那里。
楊絳考慮了很久,決定放下筆,靜下心來聽章太炎講課。即便如此,她還是聽不懂一句,只好眼睜睜看著章太炎。而章太炎在侃侃而談的同時,也頻頻回頭看那個一字不寫的記錄員。就這樣一直挨到結束,楊絳交了份空白的筆記就走了。
雖然暫時擺脫了尷尬,卻擺脫不了媒體的報道。第二天,楊絳就上了報紙,報上說:“章太炎先生談掌故,有個女孩子上臺記錄,卻一字沒記。”不出楊絳所料,等到開學,同學們把這個新聞當作笑料大談特談。老師也無奈地對她說:“楊季康,你真笨!你不能裝樣兒寫寫嗎?”其實,老師讓楊絳做記錄,只是走個形式,沒有指望她能記錄什么。
但這就是楊絳的性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裝腔作勢、不弄虛作假,大大方方做人。
- 楊絳,作為唯一的意義[20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