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上海商務印書館曾設玩具部
    來源:解放日報 | 陳國泰  2022年01月04日08:57
    關鍵詞:商務印書館

    洋玩具的輸入是一次文化沖擊

    上海是中國近代的工商業中心。鴉片戰爭前,上海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雜貨店,一般只以售賣手工業品為主,如扇子、香燭、土產、小五金等。鴉片戰爭后,上海被迫開埠。西方人不斷從世界各地涌進這東方的大都市。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港口,洋貨也開始從歐洲各國輸入,加上洋人大量涌進,亦開始為上海創造和形成一個新的市場需求。

    19世紀70年代,洋火、洋油、洋傘等陸續登陸上海市場。作為中西文化交匯的大都市,上海也是西洋玩具最早輸入的亞洲城市之一。據《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記述,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洋貨如玩具、洋鐘、洋針、洋煙等的進口數量,有一年比一年增加的趨勢。又根據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海關數據,該年的洋玩具進口額已達20多萬元。

    中日甲午戰爭后,東洋貨也開始大量輸入上海。雖然暫沒有發現任何歷史數據顯示因東西洋玩具的輸入,使上海的傳統玩具行業受到嚴重的打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傳統玩具工業,因西方玩具的輸入而開始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中國上海的玩具行業成形于19世紀末,當時的玩具商販和玩具手工藝人集中在南市老城隍廟一帶,用簡單的原材料生產著基本的傳統小玩具,如搖鼓、扯鈴、小銅鑼、瓜皮紙球等以作出售。

    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傳教士伊薩克·泰勒·何德蘭曾在他的著作《The Chinese Boy and Girl》(《中國男孩和女孩》,編者注)中提到一些當時的中國玩具發展,書中說:

    不必期望中國會有玩具制造業或者兒童教育學,與西方國家的玩具相比較,中國所制作的玩具在款式上比較少,復雜度和像真度也較低,而且并不那么昂貴,或者更像是一兩個世紀以前的產品,中國玩具缺乏復雜的科學原理。中國人不知道什么是八音盒,也沒看過那種會做出眼睛開合的洋娃娃,雖然原理十分簡單,但中國至今還不懂得如何生產出那種可用發條驅動的玩具。

    在歐洲“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西方玩具制造商已開始懂得利用機械來大量生產玩具。并且利用新的銷售技術,如給顧客發出幾十頁的商品目錄單,去持續擴大市場和刺激消費者的渴望。因此當一個東方文明古國的民間玩具藝人還在繼續生產著幾百年前的玩具時,西洋玩具的輸入,無疑是一次極大的文化沖擊。

    不可否認,清末民初的中國玩具制造業與工業革命后的西方玩具工業比較,非常落后。因此,當西方的科技、玩具及商業運作模式輸入中國后就逐漸影響、帶動甚至改變了上世紀上海的玩具工業模式。但真正加速近代玩具工業的改革與蛻變,卻是在中日甲午戰爭一役的慘敗之后。

    玩具與人類文明一樣古老

    玩具與人類文明一樣古老,本無中外之分。但歐洲工業革命的興起,推動了西方的玩具制造商把科學原理應用到玩具的設計上,從而生產出既好玩又有趣,又帶教育意味的新產品,為西方玩具工業創造了有利的商機。

    德國的紐倫堡是歐洲的玩具王國,從17世紀開始就以生產木玩具而聞名。進入18世紀,德國人就已開始用錫來制造迷你玩具兵,以灌輸兒童保家衛國的思想,其中尤以希伯特為錫制玩具大師級代表人物。到了19世紀,玩具的種類更是豐富多彩:以種類來分,除了玩具兵,還有瓷娃娃、蠟制娃娃、紙漿混膠娃娃、提線人偶、音樂盒、活動玩具書、木馬、玩具火車等;而以原料來分,就有木制、布制、紙制和金屬制。金屬玩具當中又以馬口鐵玩具為歐洲乃至美洲一百多年來主流的玩具工業之一。

    馬口鐵是一種鍍錫的低碳薄鐵板,因為軟硬適中,非常適合沖壓和制作成簡單的玩具,如馬車、萬花筒、喇叭、動物和人物等,而隨著文化的發展與工業的進步,西方利用馬口鐵制造的玩具更趨多樣化。但由于技術上的限制,加上玩具圖案在當時均由人工逐件手繪而成,因此鐵皮玩具未能大規模生產與發展。一直到19世紀末,鐵皮印刷機的發明和把發條原理應用到玩具上的技術取得突破,才真正加快了馬口鐵玩具的發展。

    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德國的鐵皮玩具廠家就已逐漸形成,1826年創立的赫斯公司、1859年創立的馬克林公司、1865年創立的賓格公司等都是西方鐵皮玩具界的佼佼者。進入20世紀初,單在德國紐倫堡及菲爾特附近的金屬玩具工廠就有將近200家,這還不包括德國境內的其他城市和歐美其他國家的金屬玩具生產商。

    在兩極化發展中繼續生存

    有關西洋玩具出現在中國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間,同文館出身的翻譯員張德彝所寫的《歐美環游記》一書中。張德彝在書中對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和美利堅合眾國所看到的多種兒童玩具,如蒸汽火車、木馬、氫氣球、玻璃彈子等都有著詳細的描述:

    本巷賣有火輪車式。車長7寸,寬3寸,高5寸,質系黃銅,煙筒、輪機、水管、煤槽各器皆備,與大車無異。另一木圈,周約丈許,上安鐵轍如環形。欲演其車,即燃灑以代煤,令水沸激,輪自能馳繞木圈之上……

    ……有售紅皮球者,大者如瓜,小者如桃,下系長線,自行上升……

    ……外國幼童玩意頗多,有玩石球者,系以海面白石作球,亦有玻璃者,繪以五彩,起自荷蘭。

    反觀中國制作的玩具,與西洋貨相比,雖然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但是缺乏了當代的科學原理;藝術性雖高,但式樣卻非常呆板。然而正值內憂外患,老百姓們的生活都非常艱苦,玩具既非生活必需品,能省即省,于是中國的傳統玩具工業就這樣處在一種自然經濟狀態下,雖不致賠本經營,發展卻極為緩慢。

    另一方面,西洋玩具又絕非一般有能力者可負擔購買。根據山東濟南華和公司清末的西洋貨發行價目單中,就很清楚標明了一只西洋發條機械活動人的售價是3000文(三兩銀子),一輛機械電車的售價是600文至8000文(八兩銀子)左右。而當時清光緒年間的生活物價,一個雞蛋約3—5文錢,一斤牛肉約25文錢,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在300—1500文錢。因此形成了清末的中國玩具市場漸漸步向兩極化發展,既有廉價的中國貨在市集上叫賣,也有昂貴的西洋貨在百貨公司銷售,從而使中國的傳統玩具工業得以保有繼續生存的空間。

    中日甲午戰爭一役后,日本與清政府先后簽訂了《馬關條約》及《通商航海條約》。在《通商航海條約》下,規定日本臣民運進中國或日本運進中國之貨物稅賦、厘金、雜項等各項款額,一律豁免,這使東洋貨比國貨在成本及價錢上更具優勢,加上東洋玩具的新奇有趣,使上海的玩具市場自甲午戰爭一役后,演變成三分天下。

    東洋玩具也經歷了“明治維新”

    日本的玩具工業歷史源遠流長,與中國玩具工業一樣,同為傳統的手工藝品。但被美國于1850年打開大門,結束了200余年閉關鎖國的歷史后,日本開始積極與西方國家展開貿易和接觸。1868年,日本天皇發布“王政復古”號令,廢除幕府制度,實行“明治維新”,開始學習西方近代科學,辦教育、興工廠,并引進西方技術和產物。

    德國制馬口鐵玩具于明治初年傳入日本。洋玩具的輸入使日本的傳統玩具制造者非常震驚。但震撼之余,亦開始尋求突破,并嘗試通過模仿西洋玩具,以制作出純日本制的鐵皮玩具供應市場。無奈由于技術的不成熟,早期日本產的鐵皮玩具非常容易損壞,顏料也容易剝落,雖然價格比西洋玩具便宜,但終究因為制作成本高昂而未能在市場上普及。

    初期的日本鐵皮玩具,一般是敲打成形,再配以輪子和長線,以拖拉玩耍為主,結構非常簡單。一直到1882年(明治十五年),銅質彈簧的發明,才改變了玩具的式樣而誕生了第一代的日本機動玩具。接著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日本人小島長藏氏引進德國新式鐵皮印刷機后,日本產鐵皮玩具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然而始終因印刷及制作成本高居不下而未能打開市場。

    甲午戰爭一役,清政府大敗并賠款二萬萬兩白銀于日本,這相當于日本全國三年總收入,間接扶植了日本輕、重工業,而日本的玩具工業也在此時開始起飛。1909—1910年(明治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間,“海羅氏”輕便式鐵皮印刷機的發明,加上新式沖床被引進日本,印刷及制作鐵皮玩具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接著提高,使日本一躍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玩具制造國之一。

    新一代民族資本玩具工業萌芽

    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后,開始學習西方經營模式,充分掌握與了解市場的變化。而且為了配合及適應市場,愿意對自己的商品加以改良,以達到增加競爭力和擴大市場的目的。加上特設情報機關,調查中國各商店經理的名字,所銷售之品種和對象,甚至購買英、美兩國之進口洋貨,寄回日本工廠研究,做進一步改良以適合中國市場。

    1905年日俄戰爭以后,中日貿易擴大,到上海發展和居留的日本人開始增多。據1906年2月日本總領事館統計,在上海居留的日本人已有5825人,其中以長崎人最多。早期到上海的長崎人大多數是零售商人,雖然最初在上海的經商活動都不太成功,但長崎人很快就以顧客的角度出發,為了更易于在中國推銷日貨,不僅宴客搞排場和贈送樣品,還積極拉攏華商,于是原本售賣華洋雜貨的商店,也開始逐步改銷日貨。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國貨無法和東洋貨競爭。東洋玩具的大量輸入上海市場,使原本已經營日漸困難的中國傳統玩具業更為艱難。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大敗后,開始認為以日本區區小國,竟能在數十年間變得如此強盛,實在不可思議,于是學習日本成為當務之急。這股學習風氣不僅涉及上至工業、軍事、司法制度,下至教育行政、文化、商業經營、實業管理,同時也包括了小如玩具等輕工業。

    直隸河間府士紳王用先就曾于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管理時,買進多種日本制幼兒玩具,以作為日后制作中國玩具的參考。1910年(宣統二年),留日學生姜俊彥也從日本帶回制造賽璐珞玩具的模具,并于第二年創辦了中國上海第一家賽璐珞玩具工廠,名為大中華工廠。雖然東洋玩具從清末民初時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仍不斷對中國輸入,但事實上經過不斷的考察、學習和模仿,整個中國玩具工業正在開始轉型,新一代的民族資本玩具工業亦正在萌芽。

    1911年(宣統三年),中國上海終于出現了第一家國產的范永盛金屬玩具工廠,利用馬口鐵皮邊角余料或廢舊餅干罐生產一些簡單非機動性的鐵皮玩具如搖鈴、小船、不倒翁等。1915年,應市場需要,大中華工廠擴充為大中華賽璐珞股份有限公司。

    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設立玩具部,并于翌年開始制造教育玩具。1918年,中國第一臺有花洋鐵皮印刷機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引進。加上1919年,上海愛國玩具廠及上海振藝機制兒童教育玩具廠等的成立,中國玩具工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德國、法國等列強無暇顧及遠東市場,加上日本駐華公使于1915年,單方面向中國當時的總統袁世凱提呈《二十一條》,引起了極大的公憤,日貨開始被抵制,才真正加快了中國的民族玩具工業的發展。

    (本文摘錄自“上海玩具工業(1894年—1918年)”一章,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