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真正的女性科幻更需討論女性在未來世界的角色 ——科幻創作二人談
    來源:文藝報 | 顧適  王侃瑜  小蘇  2021年12月30日08:10

    小 蘇:科幻作品有所謂的軟硬之分,有些人偏好硬核科技,有些人偏好情感元素,或者在未來或架空環境中探討一些人性和社會的問題。兩位覺得性別不同是否會導致不同的選擇偏好?

    顧 適:從創作視角來看的話,我個人覺得科幻是不分軟硬的。我聽過有影視界的人以投資來確定分類,比如投資很大的影視作品就叫硬科幻。還有一種分類,偏向情感元素或者人工智能類型的就是軟科幻。但其實是不該分軟硬的。

    王侃瑜:我覺得會和市場傾向相關。偏重人性和情感的所謂的“軟科幻”,例如《神秘博士》,它在作為產品被設計的時候,考慮的受眾可能主要就是女性,但不是說女性天生更喜歡這種類型。我們從小被按照刻板印象培養,在這樣的“被塑造”下,男生也許會對科幻更感興趣,漸漸就形成了這種審美傾向。但這不是說他們天生就有這樣的偏好。

    小 蘇:現在某些科幻作品對女性角色的塑造會比較刻板。應當如何理解這種現象?

    顧 適:有些科幻作品里的女性角色描寫是不夠好,但我不會否認它依然是好作品,這是兩碼事。沒有明顯的分類也許是件好事,因為這樣就能讓不同的作者和讀者之間保持一種對話,也讓我能讀到我預期之外的作品——哦,原來他們是這樣理解女性的。

    小 蘇: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在進行科幻創作時,會有不同的寫法和側重嗎?

    顧 適:技術都是共通的,區別在于對角色的塑造,比如作者是把女性當作一個純粹的被規訓的對象來寫,還是作為一個“人”來寫。

    王侃瑜:女性可能更多會因為自己所處的位置去共情和思考別人的處境。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也許是一些男作者本身就對人物塑造不感興趣,而不是只對女性人物不感興趣。但他們本身是男性,所以寫男性角色更容易把握。他們可能對世界的架構和設定更感興趣。

    顧 適:但如果一個作品只一味地討論設定,創作水平恐怕不會很好。當然,反過來講,即便作者不擅長寫某種角色,我們依然能從結構、技巧、文筆等方面去衡量其水平。大家不會僅憑某個角色就去評價作品好壞,但也許這也是為什么很久都沒有人在意女性角色的某種缺失。

    男作者不一定把女性當作“人”來刻畫,女作者普遍還是把男性當作“人”來寫的,但女作家的作品里,也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女性角色不夠鮮明獨特。我在早期也是如此,那時我寫科幻類的中短篇,我假設自己要面對的讀者,可能就是年輕的男中學生或男大學生。直到2017年左右,國外的朋友問我:“為什么你的小說里沒有女人?”我才注意到并反思這件事。

    后來我專門從某一年的科幻評獎初選合集中總結了一下女作者創作的女性角色,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寫離開家庭追尋自由的女性第二種是把女性放在家庭環境中寫她在其中的角色;第三種是從男性視角出發寫的女性;最后一種是沒有女性角色。那一年男作者筆下的女性角色,我也總結了三條,第一種是“就算沒有辦法在一起,她也會義無反顧愛著我”的女性角色;第二種是作為物品NPC(非玩家角色)出現的女人;第三種是陪男主角待了一陣子后決定跟他在一起的女性角色。當時作為一個曾經的晉江言情作者,我十分驚訝,因為以前從沒見過這樣對女性的描寫方式。

    王侃瑜:我對性別的意識也是在和人交流的過程中慢慢覺醒的,現在在學術研究中的關注點就是女性作者的創作。像顧適說的那樣,很多女性作家的科幻創作中看不到女性,因為她們覺得這個文類就是這樣。普遍被稱贊的那些作品里缺少有理性光輝的女性角色,所以大家也都按照那個路子來寫。

    我自己的創作中一直有女性的視角,可能跟我沒有看過太多科幻作品有關系。我以前看動漫和奇幻,也不是讀國內的科幻長大的。在創作的時候,我更多是把自身的體驗放進去,所以就有女性視角,但也并沒有刻意。后來有人問:“你為什么會那樣寫”,可我為什么不能這么寫呢?難道寫女性是個問題?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可能大家對科幻作品有一種刻板印象,就是由男性角色來占據主導。之后我會故意多寫女性視角,表現更多女性角色。

    小 蘇:網絡平臺對科幻創作是否有影響?會不會促進更多女性加入到這樣的文學創作中來?

    王侃瑜:應該是會的,我自己也是剛開始閱讀網絡小說,發現這個領域里有很多作者,不論是男頻還是女頻,都在創作科幻題材。網絡小說的類型和元素都很混雜,會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揉在一起,科幻對于這些作者來說也許只是一個標簽。

    顧 適:當年的晉江網培養出了非常多的作者,尤其是免費時代開始創作的作者,他們的出發點很純粹,寫的作品會比很多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出版物要好,也不會去摻雜水分,只是缺了最后的修改和完成的部分。國外有很多作者就是從同人領域開始創作的。

    在我看來,這種創作是以純粹的熱情表達作為出發點的。所以網絡小說的創作圈對科幻創作來說,其實起了培養苗子的作用。現在很多作者的成長路徑就是剛開始閱讀網絡小說,后來發現有一個點子所有人都沒寫到,于是只能自己動筆將點子寫出來。有相同想象的讀者給了很多正反饋,作者就會受到鼓勵,一步步成長起來,養成寫作的習慣,甚至成為成熟的作者。

    小 蘇:比較當下與開始走上創作之路的那些年,科幻創作圈還是偏男性化的嗎?是否發生著變化?

    顧 適:我覺得沒太多變化。很多科幻相關的獎項如果有十份入圍的作品,那么其中基本也就一兩篇是女性作家的作品,之前有趙海虹、夏笳、程婧波、遲卉,這幾年也差不多。只有個別獎項的個別年份,比如今年的星云獎,受到關注的女性作者突然變多。但平均而言,男作者還是有壓倒性優勢。

    王侃瑜:這兩年我會注意獎項的評委性別比例,其實基本都是男評委。但今年由戴錦華老師擔任評委會主席的華語科幻星云獎終審評委性別比例就女多男少,是比較罕見的現象。現在國內至少有三本以女性為主的科幻選集,微像文化的《春天來臨的方式》,力潮文化的《她——中國女性科幻作家經典作品集》,博峰文化的一套四本《她科幻》。過去雖然科幻選集都沒有分男性女性,但一本科幻集拿出來,你會發現可能都是男作者的作品。但大家覺得這很正常。

    顧 適:甚至現在可能還會有人認為,女性因為這些合集,獲得了某種優勢。但實際不是這樣,就算是最近的出版物,你也能發現男性作者在其中占有很夸張的比例,但這些合集沒有被命名為“男性科幻”。

    王侃瑜:所以做女性科幻選集這樣的項目能鼓勵更多女性去嘗試寫科幻,嘗試不同的風格。如果以前看的比較多的都是男作家的作品,那么新人就有可能去模仿他的文風。而如果有更多女作家的作品被看見了,也許讀者就會發現不一樣的寫法,比如對人物的刻畫。現在社會環境下越來越多對性別話題的討論,對寫科幻的女性作者也是一種鼓舞。

    小 蘇:在兩位所閱讀過的科幻作品中,有沒有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出色的女性角色?

    顧 適:我想到特德·姜的兩篇小說。第一篇是電影《降臨》的原著《你一生的故事》,是從母親的視角講女兒一生的故事。我認為特德·姜對女性的觀察很得體,他能寫出很真實的感覺,同時又有邊界感。另一篇是《軟件體的生命周期》,第一視角也是女性,第二視角是男性。他把兩個視角的差異寫得很到位,雖然我聽說他也會從別人那里聽取一些觀點,但在女性視角部分,他寫的內容本身已經準確地抓住了女性思考特質。對于男作者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

    王侃瑜:顧適一些作品里的女性描寫也很特別。比如《嵌合體》里的女科學家,她是母親也是科學家,但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有復雜的多面性。還有近期的《〈2181序曲〉再版導言》,這篇小說以一種非虛構的序言形式描繪了冬眠技術在未來的發展。其中各個段落寫了各種各樣的女性群像,讓我印象深刻。還有夏笳的《中國百科全書》這一系列的作品,也選擇了女性人文學者作為主角,她說她要故意和傳統的科幻故事里男性科學家主角作區分。

    一些國內男作者寫的女性角色也讓我印象很深刻,比如余卓軒的《白凜世紀》,雖說是未來奇幻,但也有科幻元素,里面貫穿始終的主要女性角色至少有兩個。我覺得他對于女性的觀察和思考都是非常深刻的。一開始女主角有一種少女感,而且有點像是在男性視角下的女孩。但之后他把女主人公成長的過程寫得很好。

    小 蘇:兩位是否期待一些女性議題和科幻題材的結合,會給創作帶來不同的主題,或者給予女性在創作上更多的話語權?

    王侃瑜:在國外這種嘗試還挺多的,會帶著一種女性主義或者性別議題的思考,比如《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奎恩設想了一個沒有絕對性別的社會,不把性別作為二元對立,而且那顆星球上的人的性別可以轉變。這種設定就為科幻題材提供了一種新的想象空間。

    顧 適:這幾年國外的女性主義科幻作品其實占據了很主流的位置。但我最近讀到的新作品,讓我覺得有點失望,但也可能是我沒有讀英文原版的小說。這些作品討論了女性在社會里遇到的不公,以及不公所帶來的憤怒。但我覺得真正的女性主義科幻更需要討論女性在未來世界的角色,也就是說,女性也有可能成為定義未來的人。

    在《〈2181序曲〉再版導言》里,不管好人壞人,我寫的都是女性。但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她們的所作所為都有可能改變世界發展的方向。如果討論女性主義的前提是要和男人做對抗,那其實討論本身的價值就被降低了,我們的出發點應該是關注女性在未來扮演一種什么樣的角色。就像馬斯克堅信人類是可以走出地球的,我也希望一個女孩在小時候能讀到未來成為科學家的可能性,或者是建筑師,或者是第一批去探索火星、探索宇宙的人。我不希望她看到的,是她長大之后必須要反抗家暴。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我恰恰感覺在中國的科幻創作里,有可能誕生出一些更好的女性作品。

    (原文來自Kering躍動她影)

    對談者簡介

    顧適:科幻作家,多次獲中國科幻銀河獎、華語科幻星云獎等獎項, 出版有《莫比烏斯時空》等作品。

    王侃瑜:科幻作家,曾獲彗星科幻國際短篇競賽優勝,多次獲華語科幻星云獎,出版有《云霧2.2》《海鮮飯店》等作品。

    小蘇:三明治非虛構寫作平臺作者,人類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