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楊晨:網絡文學的套路和創新
    來源:揚子江網文評論(微信公眾號) | 楊晨  2021年11月10日08:15
    關鍵詞:網絡文學 寫作

    談到創新與套路,不少人的觀點是套路文更有優勢,一些作者還拿出了似乎無法辯駁的證據——你看,我寫了創新文,結果徹底撲街了,編輯也完全不來照顧,他只推那些套路文。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請大家捫心自問,作為一名讀者,你自己喜歡什么書呢?你更喜歡那些內容老套、千篇一律的作品,還是喜歡創意、劇情新穎的呢?

    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吧?我們又不傻,怎么會故意去挑那些老套的來看。而將心比心,其他的讀者難道就是傻子嗎?

    硬說廣大讀者更喜歡套路文,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但那些寫了創新文撲街,寫套路文卻大熱的,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真的是再簡單不過了,想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只不過是陷入了幾個簡單誤區罷了。這些誤區,說出來就一點都不稀奇了。

    CHAPTER 01

    并不是只要有創新,

    書就一定是好書。

    這個道理,應該不難理解吧?影響作品可讀性的因素有很多,創新只不過是個加分項而已,如果原本得分太低,哪怕加上一些,也依舊是不及格的。

    同樣的道理,不抽煙不酗酒當然是好習慣,但影響我們健康的,不只是這一點。如果我們生病之后,悲憤地大叫,“媽媽,專家們騙人,我明明不抽煙不喝酒,為什么身體反而不好”,那豈不很傻?

    類似的,還有“我上課認真聽講,為什么考試反而不及格”“我相貌英俊,為什么反而找不到女朋友”“我勤儉節約,為什么存款反而沒別人多,難道一定要學會浪費,才能變得有錢”……

    CHAPTER 02

    并不是作者自己打個創新標簽,

    就一定是創新。

    作為一名曾經的一線編輯,各類的稿件、大綱,也算是審核過無數了,其中就有為數不少的作者,送審時刻意強調,他這部作品的優點是創意新穎,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題材。然而,我打開文檔一看,那個所謂的新題材,早就被無數人寫過了。

    這樣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一方面,許多作者的閱讀量有限,有些東西別人早就寫過了,但他自己沒看過,誤以為創意非常新穎;另一方面,部分作者并不能真正理解創新的意義,比如別人設定了一個斗氣,他改成戰氣,就自己為是革命性的突破,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不同。

    這有點像當年中科院門口,總是圍了一堆民間科學家,有的自稱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有的說自己發明了永動機,有的說自己有畝產百萬斤的種田方法……

    CHAPTER 03

    套路和老套,

    并不是一回事。

    事實上,與創新對立的,應該是老套,它和套路有少許關系,很多時候也同時出現,但兩者畢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

    老套的東西,一定是以前出現過的,而且是大量出現的。所以,當我們看到時,就會知道這是老一套的東西,會覺得厭煩。而套路卻未必。

    一個全新的創意,我們也完全可以按照套路來寫。比如,原本我們制造了輪船,現在有了新的理論,新的技術,打算開始造飛機了,這相比輪船是個全新的東西,但造輪船時很多的經驗,很多已經總結出的規律,也同樣能套用在飛機上。

    所以,創新和套路,并不一定是對立的,它們完全可以同時出現。

    CHAPTER 04

    創新可能會間接帶來一些損害,

    但這并不能歸罪于創新。

    這一點或許難以理解,但只要打個比方,大家就明白了。我們都知道,財富是好東西,我們窮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變得有錢,但當我們富裕之后,可能因為吃得太多太好,間接導致一些富貴病,但我們能因此說錢不好,說有錢會影響健康么?

    顯然不能。富貴病是因為我們亂吃東西,因為我們沒有節制,金錢本身是無辜的。

    寫作也是一樣。創新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作者一味追求創新,胡亂設定、胡亂編造劇情,最后寫得一團糟。但顯然,這是作者自己的問題,是他自己沒處理好,不能怪罪于創新,可沒人說過創新的同時必須亂寫一氣。

    CHAPTER 05

    創新是提升寫作難度的,

    但這并不代表它不好。

    繼續打比方。原本我們的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后來手機有了新功能,它可以上網了,它成了智能機。

    那智能機好不好呢?它當然是好東西,但也很明顯的,智能機的技術含量比老式手機要高,制作成本也要高,但這個提高,并不代表智能機反而比老式手機差。在同樣的價格下,你會選哪個?別忘記了,在網絡文學領域,好書和渣書,它們的定價可是完全相同的。

    CHAPTER 06

    新用戶不在乎是否老套,

    但新用戶的增長是有限的。

    在各類讀者中,新讀者是相對特殊的存在。這里的新,指的是新入行,最新開始看網絡小說,這和他們是否平臺的新用戶沒有關系。

    對于新讀者而言,所有的作品都是新穎的,不存在老套與否的差異。所以,作品是否新穎,對他們來說是沒影響的。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一些內容老套,看起來千篇一律的作品也依舊有生路、有市場,這是因為現在依舊是網文閱讀人口暴漲的紅利期,這兩年有大量的新用戶涌入,而他們支撐起了大批老套作品的市場。

    但顯然,這個紅利總有吃完的一天。當這個爆發式人口增長結束,網文讀者趨于穩定之后,新讀者也會變成老讀者,到時,他們是一定有挑剔需求,一定會不滿足于反復閱讀似曾相識的內容的。

    所以,大家不要被眼前的虛假繁榮所迷惑。現在的確有一批讀者,他們在津津有味地閱讀老套的作品,但這并不代表老套的東西有多好,只不過因為那些讀者還沒有成長起來罷了。

    以上六條,應該并不難理解。總而言之,創新的作品不見得就是好書,老套的東西不見得就沒人要,但創新本身,一定是好的。

    代入感及其強化方式

    代入感這個東西,初看似乎在云里霧里,很難去把握,但當我們真正了解它后,它卻是最不需要花額外心思去關注的。

    所謂代入,就是讀者在閱讀時,把自己想象成主角的一種行為,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讀者會隨主角喜而喜,隨主角悲而悲,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故事中去,獲得更強的心理感受。

    顯然,這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很有益的。自己的事情和別人的事情,帶來的必然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就好比我們看奧運時,有沒有中國選手參加,我們的觀看和助威,絕對是不同的,而如果更進一步,選手是我們的親戚朋友,那關心的程度就更不一樣了。

    所以,代入感能讓讀者更關注作品,更深入劇情,更迫切想知道未來發生了什么。或者簡單地概括,代入感使作品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然而,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獲得了這些好處的同時,代入感也會帶來一個負面作用,那就是當主角遭遇不幸時,讀者的感受也會加強,而如果強度超過了讀者的承受能力,他們可能直接放棄閱讀,甚至會產生一些謾罵。

    這也是網絡文學中會有一些寫作禁忌的原因,比如結局必須是大團圓,如果最終主角的結局是全家死光光,在強烈的代入感作用下,讀者自然是無法接受這點。

    當然,在寫作中,我們完全可以規避掉這些代入感帶來的負面效應,只保留它好的影響。所以,對作家,尤其是網絡作家來說,代入感絕對是個好東西。

    那么,代入感要怎么才能有,怎么才能被加強呢?

    在談論這點之前,我們首先要區分兩個概念——代入感和認同感。

    代入感剛才提到了,是讀者把自己想象成主角的特殊感覺,而認同感則是讀者對主角行為的認可程度。這兩者有關聯,但并不一致。

    先說代入感。它的產生其實并不難,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什么都不用做,它天生就已經有了。只要小說有主角,讀者就會下意識地去代入,甚至哪怕主角是一只貓、一棵樹,讀者也同樣會有代入感產生。

    區別只在于代入感的強弱,而影響這點的是讀者與主角的相似程度。

    這個相似度是全方位的,包括了形象、性格、三觀等各個方面。相似度越高,代入感自然也就越強。所以,女性讀者一定更容易代入女性主角,中國讀者一定更容易代入黃種人主角,年輕人一定更容易代入年輕的主角……可以說,主角的每一條人物設定,都在決定著代入感的強弱。

    這里要注意的是,破壞容易建設難,一條相符設定帶來的加分,一般是抵不過另一條不符設定所帶來的減分的。所以,單是為了代入感的話,對于主角的人物設定雖然不能太模糊——這導致了沒有加分項,但也不能太清晰——這導致了更多減分項的產生。

    因此,除了一些無可避免的設定,比如性別,我們應該盡可能增加能明確符合對應閱讀人群的設定,比如確認讀者是年輕人,我們就一定要加上主角是年輕人的設定,與此同時,則要盡可能減少不確定對應人群,或者對應人群狹小的設定,比如主角的具體身高。

    另一個注意點則是,內在的東西往往比外在的體現更重要。比如,主角的性格就比他的體型影響程度更大。因此,一個中國人穿越成白人,白皮黃心,與一個白人穿越成中國人,黃皮白心,顯然是前者的代入感更強。

    在這里,還有一個點是非常重要,但往往又會被忽視的——讀者心目中自己的形象,與他的實際形象未必相符。

    一般而言,我們都會下意識地美化自己的形象。比如在小說里,主角出言頂撞父母,讀者看了很可能不滿,并且直接影響到代入感,因為他們覺得主角的行為異于自己,自己是孝順的,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但實際上,我們未必真的那么孝順,我們也可能頂撞過父母,只不過我們會下意識地忽略掉,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人品很好,從而覺得主角不像自己。

    同樣的,我們自己也許很膽小怕事,也許出門遇到個壯漢一聲都不敢吭,也許被他一把揪住就開口討饒了,也許被打了一巴掌就痛哭流涕……然而,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主角時,會認可他的這種舉止,會認為這是自己么?

    正常來說,多數讀者都不會這么認為。而這種不認可,就直接破壞了上文所說的認同感,進而因為認同感受影響,破壞了代入感。

    如上所述,在對代入感的影響上,人物的內在是更重要的,而內在的體現,當然就是通過他的言行。因此,主角的言行是否能被讀者認可,也就是認同感是否強烈,直接影響到代入感的強弱。

    不過,與代入感不同的是,認同感并不一定要求主角的言行與讀者相符。

    比如,主角被敵人抓住,嚴刑拷打但死不屈服。事實上,讀者哪怕下意識地美化自己,也未必會認為自己真是那樣的鐵漢,所以主角的行為,與讀者會做的并不一致,但這并不妨礙讀者的認同感,他們會認可這樣的行為,贊賞這樣的行為。

    簡而言之,就是讀者認為主角做得對。

    認同感,并不都是往道德高尚的方向發展。比如,主角發現一個寶藏,從道德高尚的角度看,他應該努力尋找寶藏的主人,試圖原物歸還,如果做不到,就應該嘗試捐出去做慈善,至少也是貢獻給國家,而不是自己私吞,然而,如果主角真這么做了,讀者很可能罵他傻,很可能不認可這樣的行為,直接破壞認同感。

    總的來說,讓主角在大是大非上把握住,然后盡可能選擇有利于自身,同時讓自身更有面子的言行舉止,是把握認同感的大致規則。

    上面的例子里,主角發現寶藏交出去,不利于自身,所以破壞認同感;主角笑對毒打,這起來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所以讀者能夠認可;而他做出各種軟骨頭的舉動,當然是大失面子,所以讀者無法接受。

    這就是認同感。

    最后再總結一下。當小說開始,主角出現時,代入感天然就已經存在了。而在此之后,隨著主角的人物設定一條條出現,代入感的強弱會隨之變化,越是內在的設定影響越大,在設定完全呈現后,代入感會達到一個峰值,而在此之后,它會受到認同感的影響。如果讀者認可主角的言行舉止,認同感就會加強,從而維持代入感甚至略略強化,反之,如果讀者不認可,認同感就會被破壞,嚴重時會直接導致讀者棄書。

    相比之下,認同感比代入感更為重要。

    違和感及其利用

    違和感,按現在百度百科的說法,是“指一個事物與另一件有關聯的事物或周圍的環境對比后所產生的不適應、不協調,而感到無法融入其中,產生一種疏離感的意思”。

    舉個例子,在一部歷史小說中,某人指著一個縣令的手腕說:“你只不過是個處級干部,怎么敢戴這種手表?我跑了周邊五百英里,都沒見過這種樣式,是不是太招搖了?”

    如果這是本群穿小說,對話發生在兩個現代穿越者之間,那就很合理,毫無違和感,但如果作品沒有穿越元素,這是兩個古人在對話,那話語中的違和感就不用多提了。

    在網絡小說中,違和感是個很讓人不爽的東西。要么是作者不爽,為了避免違和感的出現,他們各種絞盡腦汁、苦思冥想;要么是讀者不爽,當作者無視它時,就輪到讀者去面對了,有時候正讀得好好的,一處違和的內容,就瞬間破壞了氣氛,也破壞了閱讀心情。

    對于作者來說,要追求完全的合理性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像玄幻這樣的類型,可以是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比如,在異界,時間是怎么計算的?星球自轉有多快,一天是幾個小時,這一個小時相當于地球的幾個小時?一個月是幾天?那個星球也有月亮這樣的衛星存在,并且只有一個?這個星球會有多大多重,物體質量計量上也是一升水為一千克么?這一千克會有多重,多少牛頓?異界的長度又是怎么計量的?是一尺、一米、一公里這些么?這個一米又是代表多長,和地球上一致么……

    別的不說,單是這些計量單位就足夠讓人頭痛的。如果全部與地球一致,那就意味著這顆星球大小重量要與地球一模一樣,還得有一個一模一樣的月亮,一模一樣的太陽……甚至連星球上的文明發展,也得完全一致才行,因為我們現在所用的各種度量衡,出現時本身也是具有偶然性的。

    而巧合到這種地步,本身就意味著不合理。

    不過好在,這樣的不合理,與違和感完全是兩回事,寫網絡小說,是完全沒必要追求這樣的所謂合理的。

    作為一名網絡作者,我們要學會區分什么樣的不合理是能夠無視的,而什么樣的不合理會帶來違和感,是需要去解決的。

    以上述這些計量單位的問題為例,在一些古代背景的作品里,不管是歷史,還是武俠、玄幻,如果出現公里、千克、小時,這樣的現代計量單位,就會產生違和感,我們需要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是尺、斤、時辰,這樣古已有之的計量單位,出現在作品中就是很順暢的,我們不用去深究為什么異界也用尺為長度單位,不用去鉆牛角尖想異界的一尺到底是多長。

    而如果作品是西式背景的,比如奇幻類型,那就要相應的使用碼、磅、盎司之類的單位,這樣與作品內容會更為融洽。

    除了使用更恰當的詞匯,我們也要注意行文中,避免讀者去思考不該多想的問題,避免產生本不該有的違和感。

    當然,以上只是舉例說明,能產生違和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包括其他詞匯的使用,人物的身份與對白、性格與行為,等等。

    這些地方,其實也都是一樣處理,我們要學會分析這些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細節,判斷哪些是會產生違和感的,哪些是沒有問題的,哪些是可以用春秋筆法蒙混過去的。

    如果能做到這些,讓作品內容不產生違和感,或者有違和感但被掩蓋,無疑這會大大地提高讀者的閱讀流暢性,優化閱讀體驗。

    不過,事實上,違和感的出現也并不一定都是負面影響,在某些時候,違和感是能夠帶來YY的,一名優秀的作者,應該能在寫作中善于利用違和感。

    在小說的閱讀過程中,讀者會天然地對一些事物產生關聯性想象。這些有的是來源于他的常識,比如提到大海,就想到是藍色的,提到皇帝,就想到是高高在上的;有的是來源于包含一定邏輯的習慣性推斷,比如提到獸人,就會想到武勇粗魯愚笨,提到精靈,就會想到美麗高傲優雅;另一些則是源自該小說自身的描述,比如文中強調過某藥材是多么珍貴稀缺,某高手是多么的強悍無敵……

    這些印象,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一旦有違背這些印象的描述出現,違和感就立即產生了。比如,血色的大海,被人呼來喝去的皇帝,聰明優雅的獸人……

    上文中說過,違和感的出現,會破壞讀者的閱讀心情,然而,這是對于入門階段的作者說的。如果作者能夠選擇恰當的違和感,并給予它合理的解釋,那么很有可能,這反而會成為一種特殊的YY。

    舉個例子,老人給我們的印象就是身體虛弱、腿腳不便,而如果讓白發蒼蒼的老人對應上房上樹的矯健身手,自然會有種違和感。不過,如果我們加上對應的設定,比如告訴讀者這老人是個武林前輩,有深厚的內力,這樣的話,違和感就轉化成YY感了。

    這是當年武俠小說中非常常見的套路,當時的作家們往往會利用老人、殘疾人、弱女子之類的弱者形象,配上高深的武功,利用這種違和感以及合理的解釋,達到特定的效果。

    當然,隨著武俠小說的盛行,這種手法可以說已經被用濫了,雖然理論上它依舊是成立的,但恐怕沒有多少讀者,會覺得身手不凡的老人有多么的奇怪,多么的令人驚訝了。

    所以,現在我們如果還想利用違和感來制造YY,就要尋找其他的違和點了。

    再舉個例子。上文中提到的獸人,如果加上機智狡猾、科技發達、生活舒適這些設定,是不是顯得很另類很特別?而為了讓這樣的設定變得合理,我們必須尋找其中的解釋,比如,有一位穿越者來到了獸人部落……這么腦補一下,是不是覺得會很有趣?

    不過,考慮到部分讀者審美觀的接受度,所以略加改變,把獸人的設定改成蠻族,設定一個處于北方苦寒之地的野蠻種族,他們身材魁梧、體質強悍、性格直率,一貫以來,他們的生活都是極其艱苦的,偶爾才能用一些山林土產向人類換點日常用品,但也因為頭腦簡單,容易上當,經常受到人類的欺騙,導致這個種族更為閉塞,遠離人類聚居之地。

    而主角穿越過來,成為蠻族的一員后,他繼承了蠻族人強壯的身體,但也保留了身為人類的智慧,他略略動用心機,就交好了大批的蠻族少年,被票選為蠻族少族長,帶領著蠻族少年制作工具,提高生產率,并發現了各種之前被蠻族人無視的珍貴資源,比如石油。

    更關鍵的是,主角帶領少年們承擔起了與人類交易的重任,他看起來是一名粗壯憨厚的蠻族少年,但在這個外表下,卻比誰都狡詐,眾多自以為能欺騙他們的人類商人,最后都是有苦說不出。

    而在主角的努力下,蠻族部落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知不覺中,那幫和主角一起的少年們,頭腦也靈活了起來,部落里開辦了學校,開了各種的商鋪,部落逐漸擺脫了貧窮與饑餓,生活越來越富足,甚至出現了許多人類社會中都從來沒出現的新玩意……

    在引起一些貪婪人類的注意,并引發戰爭后,人類軍隊驚恐地發現,原本只是依靠強壯的身體,卻幾乎手無寸鐵的蠻族,現在一個個全副武裝,裝備竟然比人類更好,更是擁有許多他們從沒見過的器械,而在實際對戰中,他們設下的簡單陷阱一個個被蠻族識破,最后竟然自己上了當,人類中了蠻族的埋伏……

    以上這一系列的對比,是不是各種違和?是不是顯得很好玩,也很YY?光是這些,其實就已經足以承擔起一整部作品了。

    這就是對違和感的利用。在平時的創作中,我們除了被動地去解決bug,去解決各種不合理之處外,也可以主動去尋找,主動去設置各種可以被利用的違和點,利用它們來制造YY。

    相比普通的YY點,這種利用違和感制造出來的,往往會讓故事變得更加的有趣。大家不妨嘗試一下。

    制造謬誤和圓回謬誤

    關于題材的創新,這里再介紹一種方法,那就是制造謎題,解決謎題,或者說,是先犯錯,再死鴨子嘴硬,把錯誤圓回來。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先胡思亂想,讓自己的思維不受局限,不走尋常路,隨便胡說八道一番,說出一個或一堆錯誤的東西,再想辦法給予它貌似合理的解釋,包括非科學范圍的解釋。

    舉個例子,太陽從西邊出來。這明顯是違反常理的,但我們可以想辦法為它尋找“合理”的解釋,比如,星系突然大變,讓自然界出現了種種不同尋常的變化,包括地球反向自轉,引力紊亂等,這使得地球生物幾乎滅絕,人類瀕臨滅亡……這就自然地發展出一篇末世文。

    再一個例子,我隨口說一句,“今天是我的頭七”,這顯然不正常,要是我幾天前就死了,又怎么能說這么一句。而為了讓它變得“合理”,我們可以想出各種解釋,比如,最直接的,是我已經變成了鬼,這是鬼魂說的,這樣,就是一篇靈異文,接下來可以讓我自己去探究自己的死因,尋找兇手,進行復仇……

    當然,也未必是靈異,我也可以是假死,辦了一次假的葬禮。那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是想欺騙誰?是想布置一個什么樣的陷阱?這樣想下去,可能性就多了,豪門爭斗、商戰,甚至武俠,都可以被推導出。

    甚至還可以走仙俠路線,說我是追求仙途,斬斷塵緣。或者就是為了蒙蔽天機,我要騙的,是這個天地……

    以上這種種的題材構思,其實就是源于一個口誤,把某人的頭七,說成是自己的頭七。而為了讓這個不合理的事情變得合理,一個新的小說構思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這是因為,小說本就是建立在矛盾沖突,建立在不尋常的基礎上的。

    當然,這樣的胡言亂語,我們不一定能找到多么合情合理的解釋,即便找到了解釋,能把它圓回來,也未必適合成為一個寫作題材。但這又有什么關系?

    我們又不是在考試,給一題就要解答對一題。我們完全可以一個一個地進行嘗試,隨便說一個謬論,然后嘗試著進行解釋,看這是否能巧妙地成為新書題材,可以的話記錄下來,不可以就隨手拋棄,去想下一個。

    水往高處流;我爺爺五歲就犧牲了;我爸比我小三歲;我女朋友身高八丈;昨天我吃了一噸飯;我房間的床有八十米寬;我有三只眼;我的貓今天想吃糖醋小排;這個星期九是三十三號……

    這些奇奇怪怪的話,我們可以隨便列出無數。這些中,必然有大部分是毫無價值的,會被我們所拋棄,但肯定也有一部分,配上巧妙的設定后,會成為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構思。

    當然,我們也未必要這么漫無目的的構思,也可以針對某個具體類型,甚至某個具體方向,進行這種設題——破題的構思。

    比如,我們就限定為武俠類型,就限定在主角的經脈上,圍繞它來做文章。

    那主角的經脈可以有哪些詭異的狀況呢?

    他身體里沒有經脈;他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經脈;經脈走向完全不同;他經脈全堵;經脈弱得不行;經脈像篩子一樣四處漏……

    顯然,這些都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天賦異稟,反而是廢柴的象征。但我們可以逐一去想,這個廢柴設定,配合上其他設定后,能否變廢為寶。

    比如沒有經脈,存不了內力,那是否可以讓他直接溝通天地,起步就是先天;經脈弱不禁風,是否可以讓主角練就舉世無雙的內力控制,再沒有人能比他控制得這么精細……

    這樣逐步設想,然后一個個地進行排除,去掉圓不回的,去掉已經被寫爛的,去掉不夠YY的,最后剩下的,自然是我們需要的新題材。

    而如果一步步去掉之后,最后一個都剩不下,那也不要緊。難道我們不能再胡說八道一堆東西出來,然后重新推演一遍?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創意來源簡直是無窮無盡的。

    金手指的設定原則

    金手指的存在作用以及意義,在前文已經介紹過了,它是連接平凡的讀者與不平凡的主角之間的一座橋梁。換句話說,它就是當我們想象自己成為主角時,必須要加的那個先決條件——如果××××,我就能如何如何。

    很顯然,為了便于想象,這個條件是看起來越簡單越好。而在這個大方向的指引下,金手指的設定,就有了以下這么幾條基本原則。

    01

    數量少勝過數量多

    這一條該是最容易理解的。假設一場球賽結束,輸球的一方說,如果我們早點上10號球員,比賽就不會輸了,這聽起來他們離勝利就很近,而如果他們說,如果早點上10號,并且不再提前換下9號,并且改用343陣型,并且前一天晚上休息得更好,并且7號那個點球沒有罰丟,并且3號沒在禁區內這么犯規,那比賽就能贏了……這么多如果,聽起來誰都會覺得,他們離勝利特別的遙遠。

    寫網絡小說也是一樣。主角有了透視異能后,走向了人生巔峰,這簡單明了。而如果主角重生以后,擁有了透視、讀心術等異能,獲得了傳送門、隱身披風等寶物,又拜了一位強大的異人為師,從此他走上了人生巔峰,這聽起來就好復雜的樣子,主角的巔峰之路,未免走得也太艱難了些。

    當然,大家千萬不要把事情搞混,上面例子中的各種異能、各種寶物、各種奇遇,絕對不是說不能同時出現,相反,主角是很需要各種各樣的奇遇,來提升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手段的,所以上述這些設定,其實都是有益的。

    那什么是有害的呢?很簡單,就是把這些東西都設置成金手指。

    我需要ABCDEFG等條件,才能成為人生贏家。我需要條件A,并因為A,我又獲得了BCDEFG等優勢,所以成為人生贏家。

    這兩者本質上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在表面上,前者需要7個金手指,后者只需要1個,所以,后者優于前者,這才是金手指正確的打開姿勢。

    02

    擴展性越強越好

    這一條是基于上一條得出的。在“A和A帶來的BCD”勝過“ABCD”的情況下,很顯然,能引申出BCD的A,好過只能引申出B的A,而什么都引申不出,只能孤零零存在的A是最差的。

    從這個角度看,像重生這樣的設定,就是很優質的金手指,因為它的擴展性極強,幾乎可以包羅萬象。因為有前世記憶,所以主角功法不缺;因為有前世記憶,所以主角知道哪兒埋著寶物;因為有前世記憶,所以主角知道各種失傳手藝;因為有前世記憶,所以……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條原則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金手指的擴展性,除了設定本身外,很大程度是取決于作者的想象力的。

    帶個攝像機穿越到異界,這個攝像機可以用來干什么呢?如果我們想到的只是在大街設攤,幫人拍視頻,靠播放來賺錢,這個金手指就是個擴展性很低的弱勢金手指。

    而如果進一步延伸,靠它偷偷拍攝別人習武的場面、煉丹的流程,偷看別人布陣的手段和先后次序,把自己或別人比武的細節拍下,慢動作回放研究……顯然,這同樣是一個擴展性很高的強勢金手指。

    所以,同一個金手指,擴展性強不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因人而異。但對于具體的某一位作者來說,當他已經仔細研究過之后,能想到的擴展點子都已經想到了,這時候,擴展性就是相對固定的了。

    而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其強弱,來判斷這個金手指到底好不好。

    03

    弱的勝過強的

    這一條可能出乎有些人的意料,但仔細想想,還是不難理解的。

    金手指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在作弊,而要想長時間持續性獲得快感,作弊器開得太大并沒有什么好處。

    一方面,當我們1級小號就能一刀砍翻最終boss時,這一瞬間爽完了,之后就一定會覺得無聊的;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作弊越大,心理上獲得的爽感也就越低,在這方面,我們是騙不過自己的。

    所以,直接把主角設定成創世神,設定他進入自己創造的世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其實不是什么好主意。盡管這看起來是YY到了天際。

    這個設定的確是非常YY的,但問題是之后呢?他都是創世神了,打架贏了自己創造出的某個人類,不是再正常不過么?他千辛萬苦獲得了自己創造出的一塊領地的所有權,這很值得驕傲嗎?

    很顯然,一個好的金手指,應該是看起來越弱越好。應該告訴讀者,其實我們沒怎么作弊啊,我們只是稍稍調整了這么一丁點,只是稍稍有了這么一點起步優勢,只不過后來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這么一丁點的優勢逐步放大,所以我們才有了這么不可思議的成就。

    當然,這里說的弱,指的是表面上的弱,而非金手指真的是個廢柴。我們追求的是表面上的廢,實質上的強。

    另外要注意的是,雖然弱比強好,但也需要注意分寸,如果弱得太極致,直接讓讀者失去后續閱讀興趣,那就是過猶不及了。

    04

    成長性的勝過一次性的

    這一條也是承接上一條的。我們要作弊得不明顯,但又要實質性地享受好處,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選擇具有成長性的金手指,用分期付款來代替一次性支付。

    以打游戲為例,我們一開始就把人物屬性全改成99999,那就是一次性的金手指,而如果是每升一級屬性額外加5%,這就是成長性的金手指,在最初的表象上并不特別起眼,人物屬性也和其他人拉不開差距,做不到一招秒boss,但隨著持續的升級,這個差距就會逐漸拉開,讓主角越來越猛。

    同樣的,主角得到一株萬年靈草,服下后直接增加一甲子功力,這就是一次性的。而他得到一個能加速靈草生長的藥田,就是成長性的。

    毫無疑問,成長性的要優于一次性的。

    當然,一個金手指到底是屬于成長性還是一次性,也并非絕對,一定程度上也看作者怎么去想,怎么去寫。

    上面說的萬年靈草,正常看是標準的一次性獲利,但實際上真要改成成長性的,也完全可以。比如下面的這些方式。

    1.藥力過強,沒有一次性吸收,而是大部分存儲起來,讓主角在之后的修煉中不斷獲利,速度遠勝常人;

    2.藥力迸發,主角經過痛不欲生的改造后,身體素質徹底變了,雖然功力看似沒怎么變,但之后修煉成了一片坦途;

    3.藥力的吸收讓主角前期脫穎而出,獲得了更高的待遇和更多的資源,一步先步步先……

    所以,是否屬于成長性,這也是可變的。但和擴展性一樣,對于某個具體的作者來說,其實這是不變的,作者能想到多少,就意味著金手指有多大的成長性。這歸根到底,還是可判斷的。

    05

    新穎的勝過老套的

    這條相信也是不難理解的。在同等情況下,新穎的創意肯定是好的,不論是金手指的設定還是其他的設定,有創新永遠都是好事。不過,千萬要注意同等情況這個前提,如果只有創新卻忽略了別的因素,那最后出來的可能就是一堆垃圾。

    曾經有無數的作者哭訴,說自己努力創新卻無人問津,憤恨不平地說現在大家都喜歡老套的東西,但實際上,他們正是只顧創新,卻不顧其他因素的典型。

    這好比上班工作,努力干活肯定是好的,但如果只有努力,卻不出成績,雖然每天加班到深夜,但項目指標一個都沒完成,廢品一堆但正品一個都沒做出來,客戶談跑了一大批,這樣的員工誰會要?而他被解職之后,是否就該痛訴現在社會風氣不好,努力工作的反而不受歡迎?

    當然,如果有了同等情況這個前提,那創新一定是好的,在金手指的領域也是如此。哪怕只是形式上的改變,哪怕只是換湯不換藥的糊弄,有變化也總是好過沒變化。

    所以,對于這一條,我們不應該優先考慮,但在滿足了前幾條的原則之后,也不妨求新求變,讓原本已經很出色的金手指設定,來個錦上添花。

    (原載于《網絡文學評論》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