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書籍引領我們觸摸科學的本質
    來源:文藝報 | 混亂博物館  2021年06月30日08:35
    關鍵詞:科普

     

    康德的墓碑上寫著:“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定律。”天體雖然有巨大又恐怖的質量和尺寸,與遠超人類文明的存續限度的壽命,但隨著天文物理的發展,星空的神秘面紗逐漸褪去。因為掌握了天體的運行規律,人類文明開始可以預測星空。

    恒星和行星的位置可以精確預測。比如,你在智能手機上隨便裝一個星圖軟件,讀取手機的GPS所在的經緯度,就可以算出這個時間點肉眼可見的恒星與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彗星的軌道也可以精確預測,哈雷彗星下一次來到近日點的日期,可以鎖定在2061年7月28日。太陽的一生可以預測,誕生的時間在距離地球人類紀元約45.7億年前,在約50億年后它將進入紅巨星的階段。根據科學家的預測,到那個時候,如果地球生命還不會宇宙航行的話,太陽有可能會吞噬全部地球生命。不僅如此,甚至銀河系的未來也可以預測。大約在40億年后,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將發生碰撞,大約在30億年后,這個碰撞在地球上可能變為肉眼可見,碰撞后銀河系與仙女座或將合并,有可能會融合成為一個新的星系。

    事實上,與宇宙的確定性相對,生命卻面對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究竟生命是怎樣出現的?在誕生生命的原始海洋中,最早的生命是什么形式?為什么草履蟲體內的生化反應是生命的過程,而燒杯里的化學反應NaOH+HCL=H2O+NaCl就是非生命過程呢?結構復雜精巧、堪比機械的眼睛,真的能通過演化而來嗎?人類的意識與自我在大腦之中又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究竟是分子,是蛋白質,還是神經突觸?

    在我最近閱讀的《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的十大發明》這本書中,生物化學家尼克·萊恩關于生命問題給出了一系列精彩的解答。比如,生命究竟如何起源。我們都知道,中學生物課本里面曾寫過20世紀20年代科學家們提出的一種名叫“原始湯”的理論,即認為在45億年前,在地球的海洋中產生了存在有機分子的“原始湯”,也就是說,生命來自于原始海洋。這個理論乍看起來是并不完備的,因為熱力學限定了原始海洋只能向著無序的熵增演化,無法自行演化出秩序。近年對深海熱泉周圍巨型管蟲的研究,給出了原始海洋中最早的生物化學反應與分子復制怎樣發生的新思路。原始海洋不是一個熱力學上封閉的系統,深海熱泉在為原始海洋的海底環境提供化學能,啟動三羧酸循環過程。

    又比如,怎樣編碼遺傳物質才能同時確保遺傳的穩定性與隨機突變的進化?在第4章《復雜的細胞——決定命運的相逢》中,作者重塑了對細胞器的定位。雖然細胞器常常被視為細胞內部的部件,但是根據“內共生”假說的研究發現,線粒體和葉綠體被認為分別起源于細菌和藍藻,被原始真核細胞吞噬和同化之后成為了植物和動物細胞的一部分。

    在第7章《視覺——來自盲人之地》中作者寫到,眼睛曾經作為“進化論”的最大挑戰之一而存在,是因為一些未演化完成的眼睛似乎對生物沒有幫助。在沒有眼睛與有完整的眼睛之間,存在演化中途的、功能不完備的“半只眼睛”,這種研究為什么還被保留了下來?一種生活在今天深海的盲蝦,為我們提供了解題的思路。這種盲蝦幼年階段有完整的眼睛,在成年后退化,但背上有兩片可以感光的區域,是裸露的視網膜,這是一個提示,最早的眼睛可能就是一片可以感覺到光的細胞。而晶狀體等為我們所熟悉的眼球結構,還需要一步一步才能夠逐漸發展出來。

    這本書最為有趣的部分是第9章《意識——人類心智的根基》。關于如何理解人類的意識這一問題,作者做出了這樣的解答。大腦作為處理信息的中樞,每一個清醒的時刻,信息都在腦內流動,大腦在不停地對信息進行分析。而信息的分析是有層級的,初步分析會對圖形和色彩進行歸納,經過抽象得到對對象的識別:比如,這是我的紅色自行車。而在這一層信息之上,大腦會進行進一步抽象:比如,紅色自行車使我感到開心。

    大腦對所有收到的信息進行這樣的分層分析,包括聽覺、嗅覺、視覺和觸覺、溫度。意識的情緒體驗,是對象產生的感受在數次抽象后,最終得出的抽象結果。而這些不間斷的、抽象的、頂層的信息流,就是自我存在的方式。

    那么,這些有趣的科學內容,僅僅是讓我們獲得一些反常識的新知識嗎?顯然,這么想的話就太過于簡單了,其實,它是通過知識在告訴我們科學的本質。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重的鐵球比輕球先落地,伽利略證明了他是錯的。

    牛頓提出了牛頓三定律,愛因斯坦證明了牛頓定律只是物體在低速情況下的近似解。

    這才是科學精神的內核——允許新的知識“殺死”舊的知識,只有這樣,科學才不會陷于千年前的權威之中,而能夠一直迭代,不斷進步。

    今天的人類生活在信息爆炸、隨時變化的世界,吸納、接觸了過量信息的普通人,需要允許新的知識“殺死”舊的知識,來幫助自己實現信息的迭代與進步。閱讀靠譜的科普類新知書籍,無疑是最為經濟實惠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