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的《花千骨》到《盜墓筆記》,到《瑯琊榜》,再到正在熱播的《羋月傳》,網絡文學越來越成為影視創作的主要來源,甚至連前不久熱映的《夏洛特煩惱》也帶著濃濃的網絡文學味道。
今年以來,烽煙不斷的IP大戰,使得網絡文學成為各種文化產品重要的原材料生產地,有數據顯示,今年網絡文學產值有可能突破70億,同時,網絡文學用戶則達到2.85億。
如果從2000年開始算起,至今不過十五年時間,網絡文學伴隨著新傳播技術的高速發展,迅速成為文學領域最重要的板塊,至少在受眾方面,遠遠超過了傳統的文學出版,至于生產能力,更非傳統的文學創作所能比擬。
當然,快速的發展也難免粗疏,留下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比如同質化、單一模式、知識產權問題等。而在今天,這些問題正在困擾著網絡文學的發展。
網絡文學有極限
十五年間,從零開始,一個龐大的網絡文學世界就這樣在人們面前誕生,然后再輻射到游戲、影視、出版以及各種相關產業中。
著名作家陳村說,“網絡文學的快速繁榮,現在看來,和年輕人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年輕人要比年老人群更愿意買書、讀書,不僅今天如此,以前也是這樣。所以年輕人的選擇和興趣,有時候影響會更大一點。放在網絡文學中來看,尤其如此,因為網絡文學是基于新的傳播技術而發展出來的,年輕人對于新技術的接受能力,顯然要高于年長者”。
我們生活在一個教育普及的時代,這是網絡文學得以迅速壯大的天然基礎,陳村說,“現在的識字人口更多,當然閱讀的人群也就更大,即便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也至少接受過基礎教育,幾乎不太會有不識字的”。
從無到有,從文學到影視,網絡文學幾乎沒有障礙地跨越了文學成長的過程,陳村說,“所謂IP,其實也不算新鮮事,以前的影視作品,也多有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現在也是一樣,只是對象變成了網絡文學,這是好事。至于說效果如何,可能和個體的作品有關,或者和類型有關,這些都可以慢慢觀察。更重要的是,網絡文學的高速發展,使得文藝生活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比如說讀書的人多了起來,人們常常會說現在的小孩子不愿意讀書,比起老一輩人,讀文學很少,但實際上,他們接受文學信息的速度和數量,要遠遠大于上一輩人,以前我們要讀一本小說,還得到處去找,至少得買或者借到一本書吧,但是現在的孩子,手機上就有無數的文學信息,可以在任何時候閱讀,這就是變化”。
當然,高速發展的態勢不可能沒有極限,網絡文學尤其如此,因為它是中文世界獨特的現象。陳村說,“發展的態勢當然和人口有關,中文是相對封閉的一個圈子,外國人讀中文的相對還少,網絡文學也是如此。當然,它可以橫向發展,比如改編網劇之類。網絡文學發展的第二個極限,是技術問題。網絡文學的發展本身得益于傳播技術的進步,但是隨著未來4G、5G技術的成熟,花費的流量減少,也不卡了,人們可能會更多看視頻,而不是文字”。
網絡文學的另一條路
不論是網絡文學自身的壯大,還是網絡文學向周邊的領域輻射,對于文化的消費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而對文學乃至文學的愛好者來說,同樣是一個激勵,或者說釋放,陳村說,“從文學工作者的角度來看,網絡文學壯大是好事,最起碼它讓更多人有了釋放自己文學夢想的途徑。那么多熱愛文學的,在以前,很少有機會真正去寫作,即便是寫了也沒地方發表。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新人往往很難進入到那個圈子。但是網絡時代,門檻很低,發表很容易,這就使得更多人可以投身到寫作之中,也使得更多人和文學有了直接的關系,不僅是閱讀,還包括創作”。
所以,在短短的時間里,網絡文學完成了以前從未有過的壯舉,完成了龐大的作品庫累積。總量大,從來都是網絡文學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對此,陳村說,“量大是好事,讀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有了更多的閱讀內容,而且不同類型的作品也會吸引不同愛好的人進入到文學閱讀之中。”
不過,量大未必一定會質高,網絡文學魚龍混雜、許多作品質量低下的問題,一直存在,也一直被讀者乃至評論者們批評。陳村說,“其實這是兩條路,文學的繁榮,更多人參與到文學的創作和閱讀中,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經典、精品的傳承也是一條路,總量大并不必然意味著會出現精品,實際上兩者沒有太大關系。但精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紅樓夢》,可以改變人們對整個清朝文學的看法。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有非常好的作品,把另外一種傳統傳承下去。”
但是精品的出現,無法預期,也很難用某些辦法造就。陳村說,“好作品的出現,很多時候是偶然的,外部的環境,個人的經歷、體驗等。但不可否認,好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文學有兩種,一種是《故事會》式的,受眾極廣,但過后無痕。另外一種是屈原的《離騷》式的,一個人除了在課堂上,可能很難去主動讀《離騷》,但誰都不能否認,它就是經典,就在那兒,永遠不會被忘記”。
發展之后的沉淀
快速的發展,難免會有來不及解決、來不及顧忌的問題遺留,而在今天,當網絡文學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網絡的時代,許多問題,應該認真反思。
比如套路化,陳村說,“就好像武俠小說,一個人得了秘籍,練成神功,報仇雪恨、鋤強扶弱。單一的套路,固定的模式,看多了就會厭煩。這不是商業化的結果,因為在商業化之前,也都這么寫,只不過商業化之后,因為利益的關系,這樣的套路變得更多了。其實不必太擔憂,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一本這么寫,大家新奇,一千本這么寫,誰還會去看?所以模式固定,也意味著生命力耗費得差不多了。我想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網絡文學和現實越來越脫節,這和我們的社會環境有關,大家都奔著古代、太空、甚至架空世界去了。文學應該表現今天的生活,應該表現那些生活中的苦難和悲劇,如托爾斯泰說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但是網絡文學受種種影響,其實正在遠離現實的生活,這是一個不好的事情”。
在網絡文學中,知識產權問題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重點領域,而且也確實有太多的問題需要重視,今年以來,幾次熱播劇原作者和改編者之間的官司糾紛,只是網絡知識產權問題的一角。陳村說,“前兩天我們聊知網,他們把歷年來在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文學作品等各種作品集合起來,提供收費查閱,這是一個好事,但麻煩在于,這里面的版權問題非常不嚴格,你怎么能在不知會作者的情況下,就拿別人的東西賣錢呢?網絡文學中,版權糾紛很多,改編影視之后,就更麻煩,這和當前我們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不夠有重要的關系。還有一點是,版權意識的不足,也包括作者在內,網絡上許多抄襲的現象,確實非常不好。年輕人缺乏這方面的教育,有時候又會有人虛榮,把別人的東西復制過來,被人稱為才女、才子,但問題是,這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結果就會變成人品不好了”。
網文需要更加多樣
在許多人還沒有認真對待它的時候,網絡文學已經完成了崛起的歷程,并且影響到了多數人的生活。未來的發展會怎樣,沒有人預測過,但不論是繼續高速擴張也好,還是開始沉淀變得更加深厚,技術發展帶來的文學新生態中,毫無疑問再也不能忽略網絡文學的作用。
對于未來,陳村說,“預測沒有什么意義,文學也沒辦法預測。不過我想有一些方面,希望人們能夠給予更多的重視。首先是創作的豐富性,不要單一模式,不要固定套路,發揮創作者自身的創意,創作出多種多樣的文字,盡管類型文學可能都有一些共有的特征,但并不是說,就一定要一個模子,其實那種集體操式的文學作品很難看。”
對于網絡文學平臺的經營者來說,發掘更多的體裁,或者重視一些以前并不重視的體裁,創造更多元的文學生態,應該是一個需要重視的事情。陳村說,“比如說現在大多都是長篇,能否在長篇之外,也可以容納一些短篇。此外,體裁也是如此,詩歌散文之類的,是否也可以得到網絡的幫助。就好像以前的出版社,他們用別的書賺到錢,也會補貼一些詩集之類的不賺錢的書的出版,這不僅是社會責任的問題,也會豐富自己的產品種類,提升自己的形象,各方面都有好處,何樂不為,何況,網絡上的成本要比紙質出版的成本低得多”。
對創作來說,目前的創作狀態有太多需要重視的問題。陳村說,“網絡上的年輕人,他們的創作狀態是以前的人不可想象的,一天可以發表幾萬字,并且長時間地保持這個速度,這是前所未有的,非常累,同時,這么快的速度,也必然會有質量問題。所以,能否考慮更多的形式,更多鼓勵質量高的作品,給質量高的作品更高的價格,讓那些作者可以慢一點,寫出更好的作品,同時也不影響他的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