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網絡詩歌與生活——以余秀華走紅和伊沙《新詩典》為例(師力斌)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7月02日09:25 來源:中華讀書報 師力斌

      提倡“文學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學研究關注“民生”——普通民眾生活中的文學消費情況。為此,山東大學文學院聯手校內外專家,于2012年成立了“當代中國文學生活研究中心”,并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前社會“文學生活”調查研究》(課題批準號128ZD169),溫儒敏教授擔任首席專家。這里發布的是該項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今天的中國,并非只有娛樂電視《爸爸去哪兒了》《笑傲江湖》,還有豆瓣小組這樣詩意的空間。且數量可觀。2015年五一期間,央視推出工人詩人鄒彩芹、田力等的《工人詩篇》。走紅的農民詩人余秀華只是滄海一粟。只要你有耐心和誠意,總有一款網絡空間適合你。亂象與秩序齊飛,泥沙與珍珠同在,物質銅臭與精神芳香并存,這是當下網絡空間的現狀。網絡不僅改變了國人的生活,也改變了文學的狀況。網絡的普及把詩歌帶進了活躍期。有人說,詩歌與旅游、登山一樣,正在成為文化消費新時尚。

      截至2015年3月1日15時,百度搜索顯示的“相關結果”,“余秀華”約1,100,000個,“伊沙”約1,480,000個,“新詩典”約171,000個。余秀華的詩歌走紅和伊沙《新詩典》的出世,僅是網絡詩歌所創造的文化奇跡的兩個例子。網絡改變生活,也創造生活。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文化過程。

      詩歌個人化:當余秀華遭遇媒體狂歡

      余秀華寫詩16年,成名只用16天(從2015年1月15日沈睿發博文贊美余秀華開始,到2月1日第一本詩集出版止)。她的詩歌奇跡既是新媒體時代的文學奇跡,也是當下文化生產規律的必然。從中我們得以明白詩是如何被運作的,網絡的巨大推動力,“標題黨”策略,借題發揮的文化訴求等,明白個人、地方、國家、媒體等多重力量如何糾纏在一起。

      余秀華詩歌最早公開發表在《詩刊》,沒有引起什么注意。《詩刊》微信轉發后,引起關注。2015年1月15日,美國華人沈睿在新浪博客上發表文章《搖搖晃晃來到人間》,高度贊嘆余秀華的詩歌,稱她“是中國的狄金森”。很快,各大媒體紛紛轉載余秀華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廣泛傳播。媒體的興奮點各不相同。有的強調“中國的艾米麗·狄金森”,有的聚焦“腦癱女詩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有兩篇網絡文章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一是1月20日臧棣發在微博的《臧棣訪談:關于余秀華,真正的問題是,不是我們怎么看她,而是我們怎么反思我們自己》,有一句話說“她的詩,我覺得,最大的特色,就是寫得比北島好。”二是沈浩波的博客文章《余秀華的詩寫得并不好》。兩個詩歌名人截然相反的評論,成為又一輪媒體炒作的新料。隨后兩周,幾乎每天都有博客文章討論余秀華。新浪網首頁有關余秀華的文章,和有關趙本山的一樣多。文學又一次產生了轟動。

      余秀華的生活被改變。她成了名人,人們爭先恐后地轉發關于“去睡你”這一興奮刺激的詩歌宣言。詩歌最終落入大眾欲望的宣泄。很少有人全面仔細地閱讀余秀華的詩歌。

      百年來的經驗反復告訴我們,詩就是節日焰火,爆出時代的紛飛想象。如五四詩歌之新文化運動,三四十年代之抗戰,1958年之大躍進,1980年代詩歌之思想解放,1990年代之個人幻想,新世紀之欲望。現如今,網絡加快了詩歌在空中爆炸的速度和炫變的強度。不過也好,大眾終于有機會和由頭與詩歌親密接觸了。署名周東飛的評論《詩人余秀華到底為什么會被熱議》頗能說明公眾紛紜的看法:“只要把郁結的力量發射出來,每個人都會是一個不再沉默的火山。”“在扁平化的時代里,她提供的與其說是詩歌,是真摯帶來的感動,不如說是一種深度,是關于生命仍然存在無限可能性的驚奇。”“新媒體時代,詩歌已成為最便宜的文化消費,詩歌是一所距離最近的教堂。”

      詩歌眾人化:伊沙《新詩典》的文化共同體想象

      余秀華是個人化詩歌的文化秀,伊沙《新詩典》是群體化詩歌的展覽館。

      2011年以來,西安詩人伊沙通過他的網易微博開始推薦詩歌,每天一首加點評,意在打造“當代詩歌最火爆的平臺”。每年出版一本詩選,至今進行了4年,共推出585位詩人的1393首作品。新浪微博“長安伊沙”也同步發表了這些詩歌推薦的內容。伊沙的“詩話式”點評是《新詩典》的亮點。如網友整理的伊沙語錄:“在當今中國,你只有在本質上是詩人,才會成為最好的作家。”“那些聰明的在逃離詩的道路上跑得比博爾特還快。文學真乃‘愚人的事業’。”“一首愛情詩,無情假情斷不會好,單單有情也好不到哪兒去,它一定紅塵滾滾,它一定滄海桑田。”詩評家霍俊明稱道這種點評“精準而深入”,詩人潘洗塵則認為會成為“批評亮點”。

      為做大《新詩典》,伊沙可謂不遺余力,花樣百出。設立評論榜、轉發榜、省區排名TOP10、一周回顧展、年度詩歌獎、第500首隆重發布、第1000首隆重發布等各種交流激勵機制,逐步從一個無主題業余微博,轉變為人氣日盛的專業詩歌平臺。2011年4月,《南方都市報》加盟,2014年推出“新浪閱讀榜TOP10”。增進網友的團隊意識,增加在詩歌“市場”上的份額,《新詩典》名目繁多的做法基本相當于一個公司的運作。伊沙在為《南方都市報》紙本《新詩典》第一期策劃時,頗費了一番腦筋。他選擇了沈浩波、嚴力、食指等極具代表性的當代詩歌名人打頭炮:“選一員生長并成熟于新世紀,具有較大行業影響力(最好波及到業外)的優秀詩人,沈浩波無疑是最為恰當的人選。”“食指是中國現代詩活著的紀念碑,《新世紀詩典》‘震欄’之寶。”“嚴力真是個從外帥到內,自少帥到老的男人,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中國詩歌形象代言人’或‘中國詩歌先生’。”

      《新詩典》的運作機制具有典型的網絡特點,體現出文化共同體的訴求。網絡社區是對現實社會權力配置的模仿。比如版主和刪貼,就相當于安全管理部門,而舉報、投訴、判定、公示等功能的開通,在許多網站和論壇都已普及,相當于“標配”。伊沙的“攻擊性”信用紀錄非常能說明此點。伊沙微博“信用歷史紀錄”一欄記載(截至2015年2月25日10時),5次“發布人身攻擊信息”-6分,同期相比,沈浩波僅有一次記錄,韓寒沒有。伊沙痛快淋漓、肆無忌憚、常爆粗口的言語方式已成風格,比起許多四平八穩的文字來,感情更強烈,立場更鮮明,更受粉絲追捧。打擊、團結同志、勇于戰斗的氣勢,使《新詩典》獲得了一種獨特的力量感和立場感。網絡詩歌空間是典型的草根空間,發揮著心理宣泄的功能。博主、網友留言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口無遮攔,痛快、過癮、爽。常見的借題發揮、指桑罵槐的宣泄,是對社會信息傳遞、表達渠道不暢的彌補。這一點反映在不平衡的網民結構中。截至2014年12月,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3.8%,其次為個體戶/自由職業者,比例為22.3%,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干部僅占0.5%,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一般職員占4.3%。有43.8%的網民表示喜歡在互聯網上發表評論,其中非常喜歡的占6.7%,比較喜歡的占37.1%。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網絡表達權與現實話語權成反比。在維護共同體方面,伊沙微博有不少創意運作。地域色彩濃厚的“長安策略”最顯著。入典、上榜的常客往往是西安詩人。在歷史文化層面,通過恢復西安詩歌的“唐代”記憶,進而與詩歌盛唐建立想象性關聯;在現實操作層面,大力挖掘、培養、依靠西安詩人,以其為共同體的核心力量。因此,《新詩典》的“長安色彩”也成為其頻遭“圈子化”“江湖化”詬病的依據。這一點,極其典型地體現了1990年代以來詩歌界面臨的一個困境,即詩歌的“圈子化”與公共性之間的緊張關系。

      無論怎樣的努力與掙扎,最終難逃資本的邏輯。《新詩典》的宗旨是選好詩。伊沙微博中這樣告白:“不分地域、國籍,不分流派,每天向讀者推薦一首新世紀以來當代詩人創作的優秀漢語詩歌。”每個月發布“中國十大詩歌省區”排名TOP10,試圖構建“全國最好詩歌”。詩歌做大的最后歸路是市場運作,不管是《新詩典》,還是余秀華。詩歌領域的官方影響很小。魯獎詩人的號召力越來越小。民間詩歌獎項層出不窮,目前大概有50種左右。文化領導權的爭奪和轉移,其實發生在時刻之中,點滴之間。商業因素成了詩歌的隱形翅膀。本來,詩歌在文藝各類型的生產中商業化程度最低。問題是,離開資本余秀華能出版詩集嗎?如果沒有網易與伊沙的合作,《新詩典》會有今天這個樣子嗎?可見今天中國,資本的滲透力。

      余秀華和伊沙兩個案例說明,網絡詩歌創造了一套全新的話語空間,不僅塑造和建構新的自我主體,表達新的文化想象,還同時參與到虛擬社區的建構中去,進而進入到一個更大的生產消費空間。它們改變了傳統詩歌的生產、流通、消費、評價方式,為詩歌進入社會公共空間提供了支撐和可能。它們激發出未知的文化能量,在條件環境適當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爆輿論,成為焦點。同時,像詩江湖、詩生活、橡皮等眾多詩歌網站以及無數詩歌論壇等虛擬空間,還扮演著培訓公民素質的角色,像無數個NGO,每天在進行著有關民主、公平、公開、透明等現代意識的塑造。詩歌不過是詩人們借以想象世界的中介。正如余秀華,雖然身在湖北農村,卻可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就像伊沙,雖然身居西安,卻可以發掘中國的“諾貝爾”詩人。全新的網絡敘事可能正醞釀著全新的中國故事,蘊藏著嶄新的中國經驗。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