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2014年,是網絡文學大發(fā)展的十年,網絡文學產業(yè)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讓文學帶上了商品的屬性,這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非文學”話題。
現(xiàn)在的主流網絡文學作者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必須考慮市場(讀者)的反應。他們對選什么類型的小說進行創(chuàng)作,自己擅長寫什么類型的小說,都進行過長期調研和深度考慮。
時至今日,已經很少有網絡文學作者會閉門造車,一點不考慮市場的反應。網絡文學作品的獨特性在于它們既有商品屬性,又有文學屬性。我們可以說網絡文學商品屬性太強,太“媚俗”,也可以說傳統(tǒng)文學太自我,太不考慮用戶體驗。但無論如何,文學都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具體反映,它不能脫離時代而單獨存在。而如何反映時代精神,并能激發(fā)大眾的熱情才是我們應該認真去考慮的問題。
我們把網絡文學稱之為“網絡時代的文學”,網絡時代最大的特征,就是自由、開放、傳播性強。在網絡時代,網絡作者與讀者的互動是本分。因為在網絡文學時代,產品的制作和傳播是同時進行的。每個作家都是“自媒體”,他們自己生產內容,通過各種方式傳播給讀者,也鼓勵讀者的口碑傳播,從而形成對外的輻射圈,最終獲得大量讀者回饋和不菲的稿費收入。
我們需要注意到,網絡文學的經典化進程在加速,但同時創(chuàng)新性也在逐漸萎縮。我們現(xiàn)在不應擔心網絡文學的草根化,恰恰應該擔心的是它的“精英化”進程。真正讓網絡文學喪失活力的,就是草根力量的逐漸減弱,直至最終消亡。目前類型化創(chuàng)作已經進入非常成熟的時期,已經很難再有“大神”崛起。所以,對于從業(yè)者來說,怎樣找到新的傳播熱點,策劃出新的網絡文學選題是此領域的第一要務。
網絡文學(原創(chuàng))的生產和傳播發(fā)軔于傳統(tǒng)紙寫作,經歷了幾個時期的變遷,如今已經進入網絡文學的移動化進程這一新階段。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不但制作、發(fā)行、營銷可以集于一體,更重要的是讀者和所需要的內容可以真正結合。手機改變了一切,微信永遠在線,APP隨時推送,即時雙向互動。
新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合作才是主流,服務才是王道。社會化分工決定了一個人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作家的明星化,造就了粉絲經濟,粉絲經濟又促進了作家的明星化。這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新氣象。
我們深知,現(xiàn)在的網文繁榮之下隱藏著重重危機。因為商業(yè)化的影響,導致網絡作家在寫作的時候,注重經濟效益,強調娛樂屬性,刻意回避政治和現(xiàn)實話題,從而使得作品的時代性和擔當感減弱。他們逐漸為看得見的“成功”所引導,為名利所束縛,追求的是物質,最高理想是名利雙收。其實在“成功”之余,我們也應該容忍“不成功”,因為“不成功”帶來嘗試,帶來創(chuàng)新,帶來希望。太過追求結果,就忽視了作者訴求,尤其是創(chuàng)作中的“快樂”本質。
網文的經典化正在進行,有志氣的作家不應滿足于現(xiàn)有的“精英壟斷”格局,應利用粉絲群體的支持真正寫出好書來。有志氣的編輯,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后,也應該有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自己留下真正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