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經過在網絡平臺上的摸索與自身的不斷整合,網絡文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它自身在不斷繁衍變化的同時,也帶動了文壇基本面貌的不斷變異。據去年的一個數字統計顯示,現在在網絡上發表過作品的作者有2000多萬,注冊作者有200萬,在網上賺到稿費的作者有10萬之多。經常在網上寫作,屬于職業與半職業寫手的大概有3萬多人。單從作者與作品的數量來看,網絡文學的基數就非常之大,問題是網絡文學在海量增長的同時,還不斷釋放出其巨大的能量,并使整體的文壇更顯復雜與繚亂。
以上情形已清楚地告訴我們,在當下的中國文壇,立足于新技術平臺的網絡文學,已以持續而海量的生產與傳播,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學存在。而且由它的從業人數、行業規模和社會影響來看,都呈幾何級數迅猛發展。網絡文學的這種強勁崛起,從文學、文化的生態上說,消弭了文學雅俗分化的原有界限,擴大了文學的社會影響,帶動了文學的產業發展,在拓展文學領地、重構文學格局上,有其一定的積極作用與重要意義。但毋容諱言的是,它同時又帶來不少新的問題,提出許多新的挑戰。
比如,網絡文學強化了文學中的通俗乃至低俗傾向,使文學在分化與泛化中,數量激增而質量下滑;網絡文學從創作、傳播到閱讀,都更為追求利益與利潤的最大化,使得經濟的追逐更甚于社會效益。還有,網絡文學發展的迅疾與龐雜,超出了人們已有的文學經驗,在管理與評價等方面,還缺少相應的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得網絡文學的生產與傳播,基本上是在一種無監管、無批評、無制衡的自然狀態中自我運行。這些情形從整體和長遠來看,都是存在著諸多問題,隱含著種種隱憂的。
網絡文學在2013年,有兩個動向值得探究。一個動向就是網絡文學網站和網絡文學公司的并購和重組。如盛大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的一些人退出來之后,另組了一個創世中文網,與騰訊展開戰略合作,騰訊網站也組建了自己的文學公司。新浪的讀書頻道也從網站分離出來,成立了一個獨立的網絡文學的公司。還有鳳凰網等其他一些網站,也都把過去的讀書頻道、文化頻道,紛紛獨立出來,建立了公司。這些動作背后的含義是什么呢?那就是告訴人們,這些文學網站和讀書、文化頻道,如果過去的屬性主要是一個平臺,一個傳媒,但現在已變身為一個公司,一個企業,也就是說它們基本上從媒體人的角色變身為商業人的角色,從傳媒性變成了經營性。另一個動向是2013年年底揭曉的網絡作家排行榜與富豪作家排行榜。這兩個作家排行榜呈現出一個突出現象,就是收益最高的,賺錢最多的,是那些大神級的網絡作家。在所謂的傳統文學作家富豪榜里,排名第一的是江南,他以2500萬超過了2012年獲諾獎的作家莫言。而在網絡作家排行榜里,排前三的都是收入在3000萬左右的唐家三少等大神級寫手。這些現象共同說明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網絡作家是現在文學寫作中收益最高的。這又進而說明網絡文學已經變為了一個產業化的鏈條,它已經大踏步地走出了過去的那種自然、原生的狀態。
但問題也由此而產生,那就是從網絡文學創作與生產的組織與管理來看,網絡的文學網站和讀書頻道開始由媒體化向經營化轉型,靠近著商業去發展產業,立足于經濟去操控文化,這也預示著以內容為主,以宣傳為重的做法,將會改為以盈利為主,以銷售為重;而從寫作到閱讀,從開發到傳播,網絡文學逐步建立起工業化運作、產業化體系的基本鏈條,使得網絡文學的整體都在向商業化大幅傾斜。網絡文學雖然由此找到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方式,但顯而易見,這里存在著明顯的倚重商業,強化產業的傾向。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資本似乎成為了支撐和推動網絡文學的主要杠桿和重要力量。作為文學之一種來看,網絡文學應有的另外的一些元素和力量好像在淡化,在隱退,在萎縮,比如說文學的質地、美學的素養、文化的意味、精神的含量。問題還在于,目前有關網絡文學的作家,主要由網站、公司憑靠經濟手段聯絡和維系,網絡文學作品主要憑靠網站編輯的個人判斷權衡和取舍,而關于網絡文學研究的嚴重滯后,關于網絡作品的批評的明顯缺席,勢必造成一些傾向性的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一些消極性的作品,沒有得到適當的批評。這種研究薄弱又批評缺席的情形,無論是對于網絡文學的生產,還是網絡文學的閱讀,都因沒有另外的聲音,缺失應有的制衡,會使商業的或者是經濟的元素與力量一頭獨大,這從整體上講對網絡文學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怎樣結合網絡文學的實際,培育網絡文學作家,培訓網絡文學編輯,加強網絡文學的評論,包括建立網絡文學的評論隊伍,構建評論標準與形成評論機制,讓傳統文學的經驗、經典文學的營養,文藝美學的力量,不斷影響和滲入進來,提升網絡作家的藝術素養,保持網絡寫作的文學品質,制衡資本因素的無限擴大,都是十分必要的和及其迫切的。只有把這些工作跟上來和做到位之后,網絡文學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并在促動整體文學的協調發展上發揮其積極作用。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