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上的“壓迫”一詞,我曾考慮用“壓榨”。“壓迫”稍稍往前一步,大概就是“壓榨”了。面對網絡資本對文學氣勢兇猛的強勢介入,連我這個網絡文學的局外人也產生了一種“壓迫感”。
記得若干年前,起點中文網尚未被盛大網絡收購,我曾專程前往張江高科拜訪該網總裁吳文輝先生。那時,社會上對起點中文網還不怎么了解,我是從報章一則不起眼的報道中獲悉有這么一家文學網站,居然能夠在眾多文學網站的一片倒閉聲中獲得不俗的市場業績,簡直就是神話了。
我們正處在一個一不小心就創造神話的時代;當然一不小心也會創造出轉基因的“神馬”來。
作為傳統文學媒體人,我去拜訪有兩個目的:一是出于好奇,想探究他們是如何靠網絡文學賺錢的?二是商討雙方有無合作的可能?我的問號經過那次探訪都拉直了。但合作的可能性幾乎是“0”。因為,交談后,我發現我們似乎完全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此前,我對起點中文網的商業模式一無所知;而吳總的專業背景是計算機,此前他對在文學界已經生存了20多年的《文學報》,居然也聞所未聞。這對我這個身在其中者是一個“狠狠”的打擊,如果不是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概就要淚灑黃浦江了。
吳文輝先生了不起的貢獻是,他創造了一種網絡文學靠點擊收費的盈利模式,使得原本生存維艱的文學網站獲得生機;但由此也讓有些人誤以為,只要是我們認為優秀的文學作品,掛到網絡上去,啟動卸載收費機制,就能獲得滾滾財源。
也讓有些網絡巨擘產生幻覺,以為文學可以成為巨大的“吸金器”。其實,事情遠非如此簡單。“起點”的內容有它特定的受眾群。其內容大多皆為諸如《鬼吹燈》一路的玄幻、懸疑、言情等等的類型小說。許多作品脫胎于網絡游戲或具備了向網絡游戲延伸的元素,有的因故事性強也可改編為影視劇。但與我們印象中的傳統文學完全不是一個套路。當盛大文學在網上搞作協主席擂臺賽時,我曾斷言:作協主席打擂臺沒有贏家!后來的結果也印證了我的判斷。
“起點”成功的商業模式,催發了類型文學的迅猛發展。但類型文學是否能代表未來文學文體的主流,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相信網絡巨頭們也知道,有很多同樣被稱為“文學”的東西,當下在網上產生不了任何商業利潤。諸如詩歌、散文。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也不可能向游戲和影視產業延伸。但我所看到的網絡資本大戶,他們感興趣的主要是能夠給他們帶來商業利潤的文本,他們大概不大會為了文學的理想主義而“砸錢”。這種完全迎合讀者、被資本裹挾的文學,長期演變下去不知道會成為什么樣的“變形金剛”?
近日看到一則報道,題為《網絡巨頭大搞泛娛樂戰略,文學何為?》,說的是國內兩家知名網絡公司,先后在京高調宣布他們打造網絡文學市場的宏偉戰略。報道讓人看了既“熱血沸騰”,又“焦慮無比”。“沸騰”的是有人如此重視文學發展,并為之勾畫種種“戰略”,給人感覺文學大師的產生,文學的大繁榮就指日可待了;“焦慮”的是,巨頭們的種種“戰略”,無不與產業有關,其意都在為娛樂產業提供原創資源,被資本綁架的文學,究竟路在何方?畢竟文學雖然與碼洋、銷量、點擊量、卸載量有關,但更關乎人的心靈、精神、情感以及超越功利的理想情懷。康德說:“美乃超功利。”如果沒有超越功利的創造,就不會有真正的文學。我還擔心,那些網絡寫手們,在網絡資本的“鞭子”下夜以繼日地碼字,過度地透支體力和智力,會不會也像南派三叔那樣年紀輕輕就“抑郁”起來?我經常讀到,網絡公司的從業者們總是津津樂道地宣稱,他們培育出了幾個年度百萬收入級的寫作“大神”,還有多少收入10萬以上的優秀寫手。不知道網絡寫手們,面對漫天飄落的人民幣,是如何靜下心來寫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