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注水”現象愈演愈烈 上半年網絡原創作品和讀者數量開始下滑———
著名作家張煒一部450萬字的《你在高原》獲得茅獎曾引起很大爭議——這么長的作品評委能看完嗎?但是,在網絡小說里,這樣的體量再正常不過了。昨天,記者從中國作協和廣東作協舉辦的網絡文學作品研討會上獲悉,由網友雷云風暴創作的《從零開始》已經超過了1400萬字,成為華語小說史上最長的作品。與會專家坦言,用傳統的文學批評標準人物和語言很難評價這一類創作。“現在很多網絡作家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作品越寫越啰嗦,因為要湊夠這個量,不可能很精密地去思考、去修改。”評論家楊早說。
昨天的研討會集中討論了六部網絡作家的作品,它們分別是《殺夢》、《鳳求凰》、《說春秋》、《山海經密碼》、《原來是美狐》和《毒胭脂》,涵蓋了歷史、玄幻、仙俠、穿越等多種類型。
評論家:網絡作家在價值觀上很馬虎
《后宮甄嬛傳》的熱播引起了與會專家對宮斗題材網絡小說《鳳囚凰》的熱議。評論家王祥認為,宮斗戲的基本格局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到皇宮里邊,經過一番斗爭,奪得了皇帝的寵愛。然后另一個男人出現了,英俊又溫柔,跟女主角好上了。他認為這類宮斗戲的核心趣味就是每一個女人都需要得到很多男人的無條件的愛。
王祥強調,所謂的網絡文學,或者大眾文學,反映的不是歷史規律,而是人的基本愿望。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愿望不能如愿,所以到藝術層面去得到補償。還有個動力學原理——快感獎賞機制,“怎么樣讓主人公有快感?就是讓讀者有快感。讀者有快感,就會掏錢給你。”但是,他指出,這些網絡作家所寫的東西很難經典化,一個是基本功不夠,再一個就是負載的快感獎賞機制后面的價值觀不講究。但是,王祥也認為,到目前為止,至少有20部網絡小說已經成為經典,一定會進入文學史。
網絡作家:網絡小說的本質是和讀者“交流”
評論家楊早認為,網絡文學現在正在改變我們對文學的一些定義,“當我們要討論網絡文學的文學性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模糊掉一些層面的標準,比如說我們以前比較喜歡討論人物和語言,但這恐怕不宜在討論網絡文學時過多使用,能夠談的大概就是想象力。”
楊早表示,之前網絡文學可以借助讀者的需求和熱愛,來規避很多之前對文學標準的評判和挑剔,但同時它又要面臨著讀者無所不在地追索,就是要求更新,“讀者現在跟作者的互動極端密切,每天六千字的更新,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你寫出來的東西的價值。現在的作者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作品越寫越啰嗦。因為要湊夠這個量,不可能很精密地去思考、去修改,說白了,啰嗦就是策略,因為你要填夠那么多字。”
《山海經密碼》作者阿菩坦言,文字的體量大確實是網絡文學的一個特點,“這本書是我第一部作品,90萬字,應該是很短的,我一個朋友寫了一本小說叫《官仙》,前年年底的時候已經有800萬字了,現在還沒結束,已經沖到1200萬字了。”
阿菩說,網絡小說創作的經驗跟傳統小說可能不大一樣,它的本質就是——溝通,“我們不再去講它的文學性、藝術性、哲學的高度,我們首要的考慮就是和讀者的溝通,最想要讀者感受到什么東西。現在的穿越小說很大一部分就是給憤怒的青年看的。我后來寫網絡小說就是要調動憤青的熱血,就是要在某些階段寫到讓他們熱血沸騰。”
未來展望:網絡寫作有向傳統寫作回歸趨勢
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經過最初的“牛頭不對馬嘴”的交流,到現在似乎已經找到對話的“頻率”。現場有網絡作家坦言,本來以為作協開會,可能是一通亂棒打過來,但是聽完之后卻有些受寵若驚,“沒有他們說得那么好。”阿菩也坦言,“我也是學中文的,來之前,我很怕大家從文藝理論的角度來談我們這些網絡寫手的作品,但是我今天很欣慰地發現大家沒有這樣,大家會從閱讀效果來反推,這是我們最想聽到的。”
在本次研討會上,有好幾部作品,特別是《毒胭脂》,受到幾位評論家的好評。評論家歐陽有權說,“這是一部非常富有傳統特點的小說,它是一種超越網絡的網絡寫作,首先是作者具有非常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篇幅不長,僅20萬字,寫得很精致。”他認為,當今的網絡文學,因為社會對它的評價,包括傳統文學圈已經對網絡的創作形成了倒逼的機制,逼著網絡要調整,要改變自己,“這個小說表明了網絡寫作向傳統寫作的回歸趨勢。今年上半年我們統計網絡創作原創作品量和讀者群開始有下滑的趨勢,表明了我們的網絡創作模式、網民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