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認為,網絡文學不能只擁有大眾的讀者,而是必須參與主流文學的建構,它才成為主流文學。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認為,討論網絡文學是否主流沒必要。(《新京報》3月16日)看到網絡文學是否主流這個話題,我馬上就想起前兩年熱鬧一時的茅盾文學獎與網絡文學話題。當時幾部網絡小說早早出局,替網絡小說鳴冤叫屈的聲音頗為高漲。有指責茅獎評選體制不利于網絡小說的,有干脆建議茅獎一分為二,給網絡小說特設獎項,等等,有這么多人為網絡小說爭茅獎,大概正是“主流文學”情結作祟。也就是說,非網絡文學一直以“主流”自居,而網絡文學似乎有點爭寵的自卑心態,不能名正言順被稱作“主流文學”,其文學價值似乎就得不到認可。
坦率地說,我個人認為,無論為網絡小說爭茅獎,或者爭議網絡文學是否主流,其實有點網絡文學特殊化的意味,就是因為你多個“網”帽子,大家就得另眼相看,這也不是一種公平的表現。為網絡小說爭取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待遇,我也覺得有道理,但現在有些朋友做得似乎有些過頭了,一再盯著“網絡”這個帽子轉圈子,說白了就是要替網絡小說討個名分。但是,這也有意無意地遮蔽了一些實質問題,而忽視了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
不管是仍然被很多人視作“非主流”的網絡文學也好,還是自以為是“主流”的傳統文學也罷,我想,首先應該一視同仁,不要先入為主先讓它們帶著一頂特殊的什么帽子入場。所謂“網絡小說”或者所謂“傳統”小說,都是小說,都是文學作品,誰弱勢誰強勢,在同一個賽場沒必要區別對待。我認為,什么樣的作品才能實至名歸,關鍵還是作品本身的價值,網絡不網絡都完全屬于細枝末節。就像諸如茅盾文學獎之類比較有些影響的文學獎入選作品中,有著太多太顯眼的“官帽子”,也讓很多讀者感到郁悶。不過,目前我們能看到的作品中,有些戴“官帽子”的作品也的確有些分量有些實力。但我同樣認為這也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就像我們選擇吃哪個雞蛋不會問那只下蛋的雞是大是小是紅是白,我們最終要看的是作品,不是作家的身份,也不是作品發布自什么平臺。現在很多傳統文學作品的電子版不也賣得火熱嗎?與此同時,一些首發于網絡的小說卻爭相紙質化。
再者,文學作品是否“主流”,很難蓋棺論定,某些文學作品在某個時代大受追捧,一時間不也很“主流”嗎?但多年以后,讀者棄之如敝屣,甚至嗤之以鼻。據有專家研究發現,李白杜甫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并不怎么“主流”,但今天,他們被尊為文學歷史的主流。
我建議大家拋開“網絡”、“主流”這些“名分”問題,回到作品上來,讓大家看看作品本身給讀者帶來了什么樣嶄新的體驗,讓大家了解那些作品存在什么問題,看看作家究竟在為什么寫作,他們是否表達了內心的真實,他們的思想深度藝術構思達到了怎樣的水準,哪部作品將經得起歲月的洗練而讓讀者回味無窮,哪部作品可能速朽,哪部作品足以代表我們這個時代,又有哪部作品能夠躋身當今世界一流。我想,這些比該給作品戴上什么樣的帽子更有討論的價值。
作為一個讀者,我個人一向不計較作品是否“主流”,也不在乎哪部作品產生于什么平臺,只要能夠享受優秀甚至偉大作品帶來的盛宴,就心滿意足了。如果后來的人們會為今天的文學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當然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