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民族歌劇《星星之火》復排有感

    http://www.tc13822.com 2016年07月04日08:32 來源:光明日報 劉輝

      歌劇《星星之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大型歌劇,也是第一部以東北抗聯和抗日戰爭為題材的歌劇。該劇由著名作曲家、東北魯藝音樂部部長、沈陽音樂學院首任院長李劫夫等擔任作曲,著名劇作家、東北魯藝戲劇部實驗劇團團長、導演侶朋等擔任編劇。歌劇以東北抗聯英雄為原型,謳歌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氣魄。其中的經典唱段《革命人永遠是年輕》被傳唱了半個多世紀,影響激勵了幾代人。2015年,時隔60多年,沈陽音樂學院復排并將這部經典歌劇搬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作為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和遼寧省委宣傳部2015年度創作生產扶持項目,在去年北京、沈陽兩地9場演出的基礎上,2016年主創團隊對作品進行了再次修改創作,6月已演出10余場。歌劇《星星之火》這部凝結著魯藝和魯藝后人心血,反映重大歷史題材的精品力作,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以更加完美的姿態再次呈現在了廣大觀眾面前。

      60多年前引起轟動,產生重大社會影響,60多年后經改編再次受到觀眾、專家和媒體的高度評價,都充分說明了這部經典歌劇的非凡魅力與藝術成就。

      題材的人民性。歌劇《星星之火》講述的是在黨的領導下抗聯戰士不畏強暴,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充滿著對人民命運的悲憫,對人民悲歡的關切。這部貼近人民、反映抗戰的音樂作品,反映的是家仇國恨中中華民族的怒吼,歌頌的是抵御外辱中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力量。該劇的題材和其所蘊含的思想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表達了人民最樸素的情感,都反映了人民最真實的理想和期望。題材的人民性,是該劇最感動人和激勵人之處,也是其藝術生命長青之所在。

      音樂的民族性。植根于民族民間,從廣博豐厚的民族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用民族音樂語言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氣概與堅強品格,表達人民的心聲,是魯藝的傳統。歌劇《星星之火》的音樂有著鮮明的民族性,全劇音樂以東北民族民間音樂、地方戲、曲藝說唱音樂為素材,吸收了河北梆子等戲曲音調和語言特色,并進行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使之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地方色彩。

      藝術的社會性。《星星之火》的人物刻畫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趣味和習慣,符合歌劇人物形象塑造的特點。該劇的旋律與歌詞所表現的內容、情感及歌詞的節奏韻律、聲調等融合在一起,好聽、好學、好唱,易于上口和流傳。特別是經典唱段《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更是以其革命樂觀主義和浪漫主義精神與清新優美的旋律而傳唱了大半個世紀,久唱不衰。

      作品的時代性。在時代的前沿,創作反映時代精神的音樂作品,鼓舞人民的斗志是魯藝的傳統。《星星之火》表現抗聯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對勝利必勝的信心,歌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催人向上和奮進,給人以激勵和鼓舞。作品所體現的時代精神,抓住了時代的脈搏,使作品具有了超越時代的影響力和藝術魅力。

      建校78年來,沈陽音樂學院繼承魯藝傳統,堅持“根植民族、融入時代、突出特色、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創作演出了大量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作品。作為魯藝后人,學院復排歌劇《星星之火》是對抗戰英烈的追思與緬懷,是對魯藝先輩的學習和致敬,更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排演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的實際行動。此次復排歌劇《星星之火》,我們要求重新改編創作的唱段必須與劫夫原作音樂風格相一致,《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旋律要貫穿全劇。在保持民族音樂風格的基礎上,創作團隊對全劇近一半的音樂進行了修改、加工和再創作,重新創編了詠嘆調、宣敘調作品、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合唱及交響序曲等多種音樂形式。既保留了原歌劇的經典唱段和基本故事梗概,又加入了新的創作內容、形式和手法。復排后的歌劇《星星之火》,既繼承原作精髓,又使作品在思想性、藝術性、時代性和觀演關系上進一步統一,整部作品更立體化,戲劇矛盾更牽動人心,音樂形象更生動,人物刻畫更豐滿,作品更具現代氣息。萬余人次觀眾觀演,上百次媒體專題報道,專家學者高度評價,是對此次復排歌劇《星星之火》的肯定,也是對沈陽音樂學院未來藝術創作演出的激勵。

      (作者為沈陽音樂學院院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