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引向深入,4月7日,中國作協“重走長征路”主題采風 活動在江西于都啟動,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出席并講話。從4月7日到16日,在10天的時間內,由全國數十位作家組成的“重走長征路”主題采風 團沿著紅一方面軍的行軍路線,從于都經瑞金、石城、井岡山、南昌、貴陽、黎平、甕安、遵義,最后到達赤水,一路上邊采風邊學習,感受長征精神,受到了極大 的觸動。
走進歷史的深處
4月8日,細雨綿綿。從于都到瑞金,從長征渡口到紅軍烈士紀念塔,一路走來,遍地的紅色遺存、令人追憶的紅色歲月,讓作家們激情澎湃。在聽取了 八子參軍的革命故事后,作家們說,在這片紅土地上,許多贛南兒女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今天來到瑞金,倍感親切。作家們參觀了葉坪革命舊址 群、沙洲壩革命舊址群,在紅井旁,大家紛紛拿起勺子,喝一口清涼的紅井水,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石碑前拍照留念,重溫那段崢嶸歲月。作家 們還專程看望了老紅軍張茂釗、蘇區老干部曾鳳發,表達對老人的祝福和敬意。
4月9日,采風團驅車一個多小時,到達石城阻擊戰紀念館,詳細了解1934年9月26日至10月7日發生在這里的阻擊戰情況。通過參觀,作家們進一步了解了紅軍長征出發時期的戰斗情況和蘇區的革命歷史。
4月10日,采風團來到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學習參觀,觸摸這一段使中國革命呈燎原之勢的光輝歷史,身臨其境地體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 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一大早,團員們在團長葉辛帶領下,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并三鞠躬。在陳列室和 忠魂堂,團員們莊重地凝視著開國元勛和革命先烈的照片,聆聽著英雄的事跡,感受著革命先輩的偉大與壯烈。
4月12日,作家們來到貴州黎平,沿著當年紅軍長征足跡,重走高屯少寨紅軍橋,并到黎平翹街參觀黎平會議紀念館和黎平會議會址,認真聆聽當地紅色文化專家講解紅軍在黎平的感人故事,感受長征精神。
4月13日,采風團一行來到甕安草塘鎮。在紅軍當年行居處,作家們看到很多手寫的紅軍標語。講解員詳細介紹了猴場會的重要意義。西藏自治區作協 副主席、《西藏文學》副主編次仁羅布感慨道:“確實只有真正親身去體驗,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東西是我們不知道的。這次采風,確實讓我收獲了很多。”
4月14日,作家們到達遵義。得知102歲的老紅軍王道金在醫院住院,葉辛和彭學明當即決定代表采風團到醫院去看望老人。隨后,采風團一行來到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烈士陵園、婁山關戰斗遺址等地,在紅軍長征走過的路上重新體驗當年那一段激蕩人心的歲月。
4月15日,采風團來到習水土城青杠坡戰斗遺址,那里聳立著一座莊嚴肅穆的紀念碑,上面刻著“青杠坡紅軍烈士紀念碑”10個大字。當 年,2000名紅軍指戰員犧牲在這里。這座烈士墓埋葬的紅軍戰士,在貴州省紅軍烈士墓中是最多的一個。作家們走完長長的階梯到達紀念碑跟前,向紀念碑敬獻 花籃。在仁懷縣魯班鎮,作家們見到了守衛紅軍烈士墓整整45年的老紅軍劉富昌。距離貴陽約有500公里的赤水,是此行的最后一站。當年在赤水發生的戰斗, 讓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想得到展現。作家們身臨這片土地,依然能深切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傳奇故事。
一路感受,一路思考
在長征路上,采風團不僅參觀訪問,還與沿途各地群眾舉行了各種座談和文藝活動,親身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影響。4月7日,采風團踏上征途。當晚, 采風團觀賞了長征源合唱團飽含真情演繹的《長征組歌》,這個合唱團由169名紅軍后代組成,歌聲打動了采風團的每一個作家,大家請每一位演員在團旗上簽 名,留下一份珍貴的歷史記憶。
4月8日上午,采風團成員在葉坪革命遺址傾聽“現場教學”,上了一次特殊的黨課。當晚,“重走長征路”采風創作座談會在瑞金召開。采風團全體成員,瑞金市文聯、作協領導及部分紅軍后代、基層文藝工作者參加了座談。
4月10日,作家們在江西干部學院參加《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互動教學課程,講述這些故事的人,有的是革命后代,有的是歷史親歷者與見證人,這 些故事真實真切,使采風團的作家們深受感動。青年作家李慶文即興賦詩并朗誦,道出了團員們的心聲。在井岡山,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坐在作家們中間,激情四溢 地講述井岡山革命斗爭史。作家們圍坐在老人周圍,認真地聽著、記著。這位老人就是毛秉華,他多年來義務擔當“井岡山精神”宣講員。葉辛感慨道:“我們的作 家見多識廣,但在這里,他們卻時時被感動著!
4月12日晚,采風團與貴州黎平縣黨史專家、文學工作者進行座談,聽取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一步了解紅軍當年在黎平的那段歷史,并為當地文 學工作者在創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答疑解惑。江西作家彭學軍說,向西向北的兩萬五千里路,我們會用自己的雙腳一步一步地丈量。用我們沿途的所思、所想、所 感,作出文學的生動注釋,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洗禮、一次磨礪、一次在歷史與現實交匯中完成的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重走長征路,是一次盛大而踏實 的實踐方式,能夠強健我們的脊梁,照亮我們的筆端。
4月14日,采風團與遵義市黨史專家、文聯代表座談,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并進行文學交流。座談會上,與會人員結合創作實踐,圍繞紅色題材文學創 作,談體會、談感想,當地的與會代表還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蘇區歷史故事。通過座談,采風團的作家們對紅色題材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為他們今后的紅色題材 創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長征路上的巨大變化
作家們不僅體驗著長征路上的歷史,而且體驗著長征路上的現在,觀察著長征沿線的巨大變化。4月9日,采風團結束了在瑞金的活動,取道石城前往井 岡山。4月的贛南,雨水充沛,沿途為采風團的作家們展現了一個青翠的綠色贛南、綠色江西。評論家張未民說,走在長征路上,就是走在中國人民的生活之路上。 在瑞金和井岡山,他對看到的兩處標語記憶猶新,上面寫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他說,重走長征路的意義即是提醒大家牢記歷史,中 國文學也應走在中國人民的生活之路上。
4月11日,采風團來到貴安新區,看到在大數據背景下擁有云計算、云服務等星湖云社區的建設情況,大家表示,如今的貴州發展勢頭迅速,可謂日新 月異。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已多次來過貴州,他說:“每次來貴州,感覺變化都非常大,這次看到貴安新區的規劃建設,令我大吃一驚。貴州利用大數據優勢,引入 了很多高品質的服務,這也讓貴州快速邁入現代化省份。”
遵義會議會址位于遵義市區。4月14日,采風團走進會址的現代化演播廳,演播廳的現代全息投影再現了遵義會議的場景,巨大的場館、全新的技術, 與毗鄰的遵義會址的簡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我們看到80年來中國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來到貴州之后,我被沿途的美麗風光所感動,更感慨紅軍當年在雪 山草地當中穿行的艱難。這次我們的采訪,真正是接地氣的。這種地氣不僅僅在于讓我們傳承老一輩革命先烈那種革命意志,更重要的是,知道我們今天應該怎樣去 做,怎樣去工作,怎樣去為人民服務,怎樣把自己手中的筆交由歷史書寫和為人民代言!鄙綎|省作協副主席李掖平道出了自己此行的真實感受。
這次重走長征路,對所有的作家來說,都是一次感恩之旅、“補鈣”之旅和文學精神的洗滌之旅、鍛造之旅。作家們表示,回去以后,將用手中的筆和心中的愛,好好地書寫革命老區人民的過去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