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自己的真切感受來提醒 國人這樣一句話:國家現在建立了抗戰和“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但這還遠遠不夠。一個儀式上的沉默與哀悼,只能產生大環境、大氛圍中的 瞬間感動與觸動,只有通過深入的了解、冷靜的思考,才能形成主張與觀念,并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認識個人層面和國家層面及時代層面等種種深刻的問題,這樣 才能在一個人內心構筑信仰、堅定主張。一個人的內心強大了,才是真正的強大。一個國家何嘗不是?
被稱為二戰時期“世界三大慘劇”之一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已經過去了77年,今年12月13日是我國的第一個“國家公祭日”。
意大利歷史學家羅齊曾言,沒有敘事,就沒有歷史。歷史敘述是對歷史的記錄和描述,它的重要功能在于“傳遞”歷史。對一個成熟作家而言,藝術地敘 述事件或人物本身已經不是主要的創作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你的作品到底能不能給讀者和社會帶來一些新的認識和深刻的思想高度,尤其是在紀實歷史事件和歷 史人物的問題上。
對于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歷史事件,創作者容易把重點放在日本鬼子如何殘殺中國人的血腥場面和過程上,這毫無疑問是記錄“南京大屠殺”的重要 部分,但一味的把筆力放在血淋淋的場面和敵人的殘暴本身,并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也未必會對歷史罪行的根源與后果進行徹底反思與省悟起到效果。就報告文學和 紀實體作品而言,真正的藝術感染力并非是直截了當、平鋪直敘的單純敘述事件或人物的“軀殼”,它應當透過事件本身和人物的“軀殼”,追索其內在的“血質” 和“靈魂”的本質。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作者就得在挖掘事件或人物時特別注意“老題材”的新發現、新角度。
真實是歷史的靈魂
真實才是歷史的靈魂。我是今年3月底才開始動心寫“南京大屠殺”的。從進入采訪到成稿,前后半年時間,時間實在太緊。創作一開始就碰到最主要的 問題,就是如何把這樣一個人人皆知又人人不太清楚的大事件本本真真、藝術化地告訴世人。同時,還需要與已有的眾多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文學藝術作品不同,顯然 這是個難上加難的事情。不過,當我閱讀完以往所有的幾本關于南京大屠殺的作品后發現,那些作品或受當時的歷史影響、或受創作者的功力、或受掌握的材料有限 等影響,都讓我看到了重新創作南京大屠殺的巨大空間。我決心從上面這三個方面增強。在采訪幸存者和閱讀大量歷史資料的過程中,令我驚喜的是,許多東西以往 的創作者基本上都沒有去關注。比如“南京大屠殺”是怎么形成的?在日軍占領南京時中國國民政府當時是如何應對的?蔣介石及他的軍隊到底是真抗日還是假抗 日?日軍為什么那么輕易地殺害了30余萬人?除了受害者外,施暴者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場大屠殺的?“第三者”——國際人士他們那個時候幫助中國或日本人干了 些什么?日本兵是如何變成殺人不眨眼的魔鬼的?中國軍隊和中國人自己有沒有值得反省的問題等等,這些引起我思考的“疑團”,都在采訪對象口中和4000余 萬字的史料中找到了!這樣的發現,令我欣喜若狂,創作激情頓時倍增。
什么叫深入生活?對作家來說,雙腳走在大地上是一種生活樣式;數月數年地扎在一個地方,實實在在吃住在那兒是一種生活樣式,但這僅僅是“一種樣 式”的生活而已。真正的深入生活,是看你的心和眼睛還有感情是否“落到”或“沉到”了那個你所最需要的“藝術點”上。這個“藝術點”,就是你創作作品所需 的原材料和滋長成藝術品的根基。再者就是調動你以前所有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會。盡管在此次創作“南京大屠殺”之前,我并沒有多少這方面的直接生活,但 間接生活并不比專門研究這一事件的人少。當年實施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侵略軍就是從我故鄉的長江口上岸的,小時候就一直聽老一代講述日本人如何一路燒殺搶,我 讀小學時就是在一座被日本炮彈炸掉了一半的舊廟,那舊廟的主人是位財主,是我同桌的姥爺,而這位財主就是被日本人的炮彈炸死的。大家都知道的《沙家浜》, 就是一出抗日戲,而我的出生地就在“沙家浜”,我的爺爺、奶奶、大姑姑,便是與日本鬼子周旋的“沙奶奶”、“阿慶嫂”等。在寫作過程中,這些從小積累的生 活便自然而然地涌現出來,派上用場。
多角度呈現歷史
至于如何寫“南京大屠殺”,血腥的大屠殺現場和事實肯定不能避開,這也是揭露日軍罪行的重點。然而,即使對這些重點事實的本身的敘述,顯然也要 保持客觀性。所以我的書里,除了中方受害者的講述外,近一半內容是讓施暴者自己來“講述”其犯罪經歷,同時還找出許多“第三方”的見證者來“講述”,這種 效果與人們日常聽到的法庭審理案子一樣:當我們聽完原告陳述之后,又“逮”住犯人“自供”,再找出“第三方”來“證言”,如此這般,案件本身便可達到無懈 可擊的最終目的。同時還可使案情層層剝離、情節精彩紛呈,起到環環緊扣之效果。
但僅關注這一層是遠遠不夠的。在追尋“為什么我們輸得那么慘”和“日本人為何要殘暴地屠殺我那么多同胞”等問題時,我把視角投向了當時的“國 軍”和蔣介石統治集團內部,以及那些被日軍殘害的中國軍人及南京市民身上,結果發現了太多令人意外和傷感的事。比如:半心半意的抗戰國策、混亂無序的軍事 指揮系統、失之毫厘的戰機、自相殘殺的惡性后果、可憎可惡的漢奸、貪生怕死且極端自私的軍人與奴性十足的百姓等等。與之相反,我看到日本精心謀劃的侵華戰 略與戰術,普通國民對國家和天皇的效忠之心,從最高指揮官到普通士兵都能寫“戰地日記”。日本侵略軍用的是“鄉土部隊”,即按兵員的戶籍地組成部隊師團支 中隊,如大阪團、京都旅、岡田中隊等,這種部隊編制,讓士兵們誰立功、誰厭戰,一清二楚地暴露在“老鄉”眼里。如此“人盯人”、“人跟人”的部隊編制,使 得戰斗力和競爭性特別強盛,由此也有了臭名昭著的“殺人比賽”等惡魔行為。透過上述這些對“敵方”的深入了解和敘述,作品就更具客觀性和厚度。而這些,要 使作品成為力作與精品,依然是不夠的。
對歷史題材的創作,貴在通過事件本身和人物的命運來提煉和總結出具有現實意義和未來意義的文學思想及警世價值。透過“南京大屠殺”,我們可以看 到的東西太多,尤其是國與國之間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決定了兩個國家之間的決戰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殘酷結局。過去關于南京大屠殺的作品,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揭 露日軍殺人的殘暴,血淋淋的場面,慘不忍睹,觸目驚心。但在我看來,這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是膚淺的。因為當我傾聽那些幸存者的講述,尤其是在閱讀那些參與 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們自己所記述的現場經歷,以及看過諸多當年中日兩國政府、軍界的史料時,另一種強烈的情緒沖擊著我的胸膛,這便是:有備而來的日本侵略 者和無序無備的中國政府與中國軍隊;狡黠與精明的日本軍人和麻木、自私、貪生與奴性的中國百姓。如此強烈的對比,讓我看到了血淋淋的“南京大屠殺”背后的 那么多民族屈辱與國民劣性。
從自己開始反思
我們就來講一個南京大屠殺前后的漢奸問題吧——
不用說,南京大屠殺肯定是日本人干的。但為什么日本人要制造如此令人發指的大規模集體屠殺事件?多數國人并不知道當時我們內部的漢奸事實上幫了 日本人不少忙。南京大屠殺之前,一場“淞滬大戰”打了3個多月,那時蔣介石政府對日決戰的軍事部署和所投入的兵力,應該說還算不差,且相當一部分軍隊的裝 備也并不比日軍遜色,而我們的用兵數量則在日軍的兩倍以上,但最后仍然敗給了侵略者。深追其因,我們會發現,很大程度上我們是被自己隊伍里的內奸出賣了。 大漢奸汪精衛當可不說,他手下的一個機要秘書黃俊竟然在關鍵時刻把我軍最高機密——封鎖江陰的長江要塞、不讓在武漢的日本戰艦隊伍支援上!L報信給 了日本駐南京大使館,隨后日艦日夜兼程、毫無顧忌地逃出我江陰防御要塞,加入了上海的戰役,最后造成我軍水陸夾擊,全線潰敗。
在南京保衛戰初期,我方軍民數十萬人共同對敵,登陸初期的日軍像瞎子摸象,總有無數漢奸突然冒出,他們明的、暗的冒出來為日軍點燈引路,毀我要 害。有位當時的南京守城軍人如此披露:“當時南京一到晚上根據命令是要實行全城宵禁的,所有燈火都要熄滅以免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但卻意外地發現街道那邊 居然有個地方有火把在晃動,接著火把附近就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第二天才聽說西門附近守軍儲備軍火的地方遭到了轟炸,彈藥損失很大,而那個晃動的火把應該 就是潛伏在城內的漢奸所為”!俺Z炸之外,漢奸利用投毒的方式來毒害我們的士兵。有一次在醫院吃飯的時候正好遇到一個班的士兵被送來洗胃,食物中毒,后 來才發現是他們喝水的水井被人投了毒,全班士兵除了少數人未中毒之外,大部分中毒嚴重。雖然經過緊急搶救活了大部分,還是有一名士兵因為中毒太深去世,想 來應該也是城內漢奸的‘杰作’……”看看,這就是我們的一些民眾所為!
這位親歷者還說:“日本人固然可恨,但相比于聽命行事的鬼子來說,那些喪失良心、泯絕人性的漢奸更令人痛恨。他們在日本人占領時,為侵略者搖旗 吶喊、欺壓同胞。當抗日戰爭一結束,大批曾經的漢奸搖身一變又成了國民黨政府的座上賓的情況屢有發生,這也是我抗戰后堅決脫離國民黨部隊的一個主因!
中國與日本有過幾場大戰,稍遠一點的是甲午戰爭。那一仗打輸的原因,就是因為朝內朝外的漢奸與日本人里應外合,造成了我大清軍隊最終的毀滅性失敗。
日本進攻南京和后來在城內進行的大屠殺,其時大漢奸、小漢奸真是不少。有位日本兵初進南京城時,沒有發現他原先很害怕的中國軍人,卻看到街頭兩 旁有許多舉著日本太陽旗的中國人,他們嘴里喊著:“日本萬歲”、“歡迎皇軍”,臉上堆滿了謙卑的笑容!盀槭裁催@些中國人就不恨我們?真是百思不解。”這 位日本兵在日記里這樣說。
在日軍進駐南京城后,又有一些中國人為了從“皇軍”那兒領取一份食物,竟然領著日軍,恬不知恥地將那些藏身于民眾中已經脫下軍裝的中國守城軍官 兵身份告訴侵略者,導致不少手無寸鐵的中國軍人活活被日軍刺殺或燒死……1937年12月13日是日軍進駐南京的第一天,沿街民居和一些商店,出現了不少 太陽旗,甚至還有“歡迎皇軍”的標語。到后來,這種現象就非常普遍。自然,這里面有的是因為害怕日本人,但絕不排除相當一部分人在侵略者面前很快成為了出 賣靈魂、求榮獲取的漢奸。
當我看到這些從未被披露的歷史真相時,我想大家一定會與我有同感:屠殺同胞的日本兵可惡,給日本鬼子當幫兇的漢奸更可惡。
不僅僅是沉默與哀悼
看看今天,各類人群中的那些主動的、變相的、明里暗里為個人利益而背叛國家、背叛民族、背叛黨、背叛友人、背叛親人的人還少嗎?這樣的人,假如 侵略者再到中國,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叛徒、漢奸。即使侵略者不來中國,只要一有機會,這樣的人照樣也會千方百計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古人曰:食其祿而殺其 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賣國取利者,漢奸也;喜取小利、毫無忠義、愛玩是非者,亦漢奸也;在今天,各種各樣的投機分子還少嗎?我們公祭 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死去的同胞的同時,難道不該清醒地意識到如今在我們身邊的潛在現象嗎?這便是我為什么在敘述完“南京大屠殺”過程之后,用很重的筆墨 “十問國人”的全部用意。
我以自己的真切感受來提醒國人這樣一句話:國家現在建立了抗戰和“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但這還遠遠不夠。一個儀式上的沉默 與哀悼,只能產生大環境、大氛圍中的瞬間感動與觸動,只有通過深入的了解、冷靜的思考,才能形成主張與觀念,并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認識個人層面和國家層 面及時代層面等種種深刻的問題,這樣才能在一個人內心構筑信仰、堅定主張。一個人的內心強大了,才是真正的強大。一個國家何嘗不是?
文學在敘述歷史時,能夠讓世人在警示中獲得些什么,是文學永遠在企及和追求的目標。這就是為什么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一直是我們文學不可窮盡的寶貴素材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