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盧歡)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書《南京大屠殺全紀實》已面世,為公祭日獻禮。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用一年時間完成這部近60萬字著作,以詳盡、一手的資料及諸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促使今天的讀者反思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被害者與施害者的視角并存
據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國內尚無一部從中國人視角全面完整反映這一事件始末的優秀力作。《南京大屠殺全紀實》從報告文學角度填補這一空白,多角度記錄再現那段歷史時期的全貌,于最黑暗處,探討人可能出現的最大的野蠻和罪惡。何建明呼吁:這種罪惡不分國籍、時期和人種,需要全人類的警醒。
被問及新作與《南京大屠殺》、《南京安魂曲》、《拉貝日記》等作品相比有何不同,何建明說:“我更多關注它的全面性和客觀性,還有對事件本身的分析性。所謂全面性,就不能站在‘被害者’一個方面的視覺去看待和處理情節及內容,而我既寫了‘被害者’親述史,更多的是從日軍口中及‘第三者’的眼里、嘴里說出的及經歷的‘南京大屠殺’。”
該書涉及大量史料,包括大量死難者親友的控訴“呈文”,多篇日軍當事人的“陣中日記”文稿,當年留在南京城內的外籍人士的報告,以及日本、國際社會上留存的一些新聞報道資料。另一方面,何建明寫到了被以往規避的蔣介石和國民黨軍隊的“正面形象”的敘述,同時對日軍高級官員在真實本性與人性上進行的客觀敘述。這也改變并突破以往同類作品視角的單一性和局限性。
唱功遠勝于實際本領,這很要命
“國家公祭日來得太遲了,就像一群開始成長著的孩子一樣,人家早已學會了十八般武藝,而我們才剛剛伸伸腿、打打拳而已。”何建明認為,國民意識、民族信仰的建立是一個長期不間斷的過程,也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他說:“我們過去沒有這種公祭的習慣,以后就不能再對慘痛歷史犯遺忘癥。對歷史慘痛教訓的遺忘和健忘,以及輕視和忽略,都是更大失敗的開始。”
在他看來,中國現在暴露出的許多問題,國民素質、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等,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真實歷史寫下來或者寫好。“南京大屠殺”毋庸置疑,但由于我們太不注意對這段血濺南京城的歷史的真實呈現,沒有認真寫好它,70多年來中日間鬧了不少“口水仗”。所以,把這一歷史事件的真相寫好就是他的創作初衷。
何建明在新書最后一章“十問國人”,用了一萬多字寫了對“南京大屠殺”的反思,“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需要從‘南京大屠殺’事件中吸取教訓的最核心部分。”他提到自己看了不少死里逃生者回憶當年大屠殺現場的文字,令人遺憾的是很難看到我軍人和民眾面對日軍屠殺的機槍子彈而奮起反抗的情景,并且稀見日本軍人投降的例子。他由此想到,中國人一直到現在都太缺少血性。“我們現在像一個虛弱的胖子,外表很好看,其實不中用!這不中用是因為我們民族精神里缺少堅強的、堅定的信仰和敢于犧牲的信念!我們的唱功遠勝于實際的本領。這是最要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