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李冰: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http://www.tc13822.com 2014年12月03日09:13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回答了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和如何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等根本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富 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指導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 的工程師。”還提出“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習近平 總書記的論述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一、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文藝創作永恒的主題

      愛國主義體現的是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飽含著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意識觀念,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愛國 主義是中華民族文藝創作永恒的主題,歷代仁人志士和詩人作家留下了燦若星河的愛國主義篇章,展示了崇高的愛國情懷。班固“愛國如饑渴”的赤心,陸游“位卑 未敢忘憂國”的擔當,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志向,秋瑾“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保國家”的氣節,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 此,我何惜此頭”的豪言,表達的都是熾熱的愛國主義的情懷,在今天依然動人心魄。這些愛國主義經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方針的陽光沐浴下,我國文藝園地呈現繁花錦簇的景象,愛國主義題材的精品力作爭奇斗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學藝術 迎來新的春天,廣大作家譜寫了激越、鏗鏘、雄壯、優美的愛國主義的主旋律,以自己的筆觸深切表達對自己的民族、國家、人民、文化、歷史深情的熱愛。當然, 不可否認,近年來,文藝創作領域也出現了一些刻意背離愛國主義主流價值、貶低愛國主義經典作品、隨意顛覆歷史、解構民族文化的不良傾向。面對喧囂和嘈雜, 我們更應該高舉起愛國主義旗幟,發揚優良傳統,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讓人們的 靈魂經受洗禮,激勵人們昂揚奮進。

      二、全身心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愛國主義承載夢想、張揚夢想。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就要全身心地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國家觀和民族觀,弘揚作為社會主義文藝靈魂的中國精神,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濃縮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凝聚了一代又一 代中國人的美好理想,更是當代中國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五千多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幅員遼闊、山川秀美、人 杰地靈的中華大地上,無數中華兒女萬眾一心、英勇斗爭、自強不息、爭取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偉大實踐,是中國精神的光輝寫照,是文藝創作的重要資源。文藝 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進的號角,奮筆抒寫“歷史中國”百年的追夢理想,潑墨描繪“當代中國”的圓夢圖景,是時代賦予文學的神圣使命,也是當代作家的 歷史責任。

      書寫中國夢,必須著力講好中國故事。文藝作品一定要講究藝術性和感染力,避免貼標簽、模式化、概念化、標語口號化。要遵循文學藝術創造規律,從 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尋找創作靈感。文藝創作既要有對遠大理想的憧憬表達,又要有對現實生活的生動呈現;既要抒寫群體追夢的業績,又要敘寫百姓個人的生活經 歷,透過個體獨特的體驗映現時代;既要譜寫出人民奔向美好未來的激越旋律,又要高奏起人民除惡祛邪的奮進交響。藝術作品要直面真善美與假惡丑、光明與黑 暗、先進與落后并存的現實,敢于描寫社會的矛盾和沖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三、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人民是國家之本,沒有人民國將不存,離開人民何談愛國。人民是創造歷史的真正英雄。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來自人民, 服務人民。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就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要把人民作為創作的源頭活水,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虛 心向人民學習,從群眾的火熱生活中汲取營養,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現在,一些作品不感人,沒有生命力,就是因為文藝工作 者脫離生活、脫離群眾,取不到生活的真經,觸不到群眾的脈搏。如果置人民群眾需求于不顧,把文藝創作僅僅看作是表達個人志趣的工具,囿于私人話語、個體情 調的樊籬,“總是咀嚼個人身邊的小悲歡,并把小悲歡當大世界”,文藝創作就會蛻變成自娛自樂的清供,創作必會蒼白和空洞,離真正的藝術越來越遠。習近平總 書記告誡我們:“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

      人民既是文藝的創造者,也是文藝作品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文藝作品只有獲得人民的認可,才能最終實現它的價值。文藝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 位置,自覺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評價文藝作品的重要標準。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自覺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創作自由和社會責任的統一,努力創 作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絕不能讓文藝創作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以至于陷入低俗化和庸俗化的泥潭,使文藝沾滿銅臭氣,成為市場 的奴隸。

      四、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文化觀,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愛國主義是一種深沉的文化追求。聞一多說:“我愛中國固因他是我的祖國,而尤因他是有那種可敬愛的文化的國家。”中國是舉世公認的世界文明古 國,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我們樹 立正確的文化觀,弘揚中國精神,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文化反映了一個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價值取向、文明準則、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是難以割舍的,文化的損傷是人們心靈深處最難以忍受的痛。記 得法國作家都德曾創作一部反映法國人民深厚愛國主義感情的名篇《最后一課》。小說從阿爾薩斯省某小學的最后一堂法語課反映法國領土被侵占這一重大事件,把 愛祖國和愛文化有機聯系在一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中華民族經過千百年淘洗,形成了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使之成為維系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 神家園。我們要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審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和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凝聚促進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 福的強大文化力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多寓于文學藝術之中。從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歷經先秦散文、兩漢辭賦、魏晉南 北朝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多個文學藝術發展階段,中國文學藝術煌煌大觀的典籍,涵蘊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有的美學精神。文藝工作者必須下一 番焚膏繼晷的苦讀功夫,下一番含英咀華的深研功夫,塑造自己成熟的文化人格。中華傳統文化要經過創造性轉化,才能在傳承基礎上發展。要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 的關系,既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體現文化的時代性。要正確處理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既葆有傳統文化優秀特質,又實現傳統文化的開拓創新。文藝作品要弘揚中華 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文化、表達中國價值。

      五、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熱情書寫國家與人民的歷史

      歷史是民族成長的足跡。俄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說過:“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愛我們的 國家必對我們國家的歷史有敬畏感和自豪感。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就要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熱情書寫國家與人民的歷史。一段時間以來, 社會上出現了歪曲歷史、消解歷史的錯誤思潮,甚至還出現了按照西方標準重寫中國歷史、重評中國歷史人物等歷史虛無主義現象。龔自珍曾有一段警世名言:“滅 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這段話至今讀來,仍振聾發聵。一 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就不知道如何選擇前進道路;不知道如何對待過去,就不知道如何對待未來。

      文學作品固然不是歷史教科書,但嚴肅的作家必須對歷史具有客觀、理性的認知,向歷史負責。我們要自覺學習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 歷史過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不能一葉障目或盲人摸象。如果不是從整體上、從聯系中去掌握歷史事實,把一些零碎的事實隨意挑出來隨意渲染,那只能是游戲 歷史。作家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認知社會歷史,辯證地而不是形而上學地分析歷史現象,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認識歷史事件,深入地而不是膚淺地評價歷史人物, 這樣才能分清主流與支流,辨明表象與本質。

      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不是對創作題材的限制,而是樹立起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具有廣闊的表現空間。不能認為只有描寫民族戰爭、革命 斗爭等重大事件的作品才是愛國主義,才是主旋律。吟詠祖國山河、懷念故土鄉愁、描繪百姓生活的作品,同樣可以成為愛國主義的主旋律作品。也不能認為愛國主 義的主旋律作品,必是長篇巨制。事實上,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等各種體裁,無不可以創作出愛國主義的主旋律作品,這是被反復證明了的、無須贅論的道理。

      (本文原載《求是》2014年第23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