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作家楊沫創作完成了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在隨后的一年半時間里,這部作品售出百余萬冊,在讀者中產生了巨大影響。隨后,電影《青春之歌》與觀眾見面,林道靜、余永澤、盧嘉川、江華等人物形象在大銀幕上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楊沫與《青春之歌》一起,為中國當代文學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4年是作家楊沫百年誕辰。8月25日,楊沫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座談會并講話。中國作協黨組書記李冰主持座談會。張全景、翟泰豐、高占祥、栗前明和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等出席紀念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及楊沫的親朋故交與會。
青春短暫,《青春之歌》卻得以永恒,這部小說問世后歷經波折,終在文學史和讀者心中獲得了應有的位置。今天,這部作品的手稿陳列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展廳里,已成為中國文學的珍貴遺產。近60年來,《青春之歌》深深印刻在中國青年的記憶之中,在幾代中國人的青春歲月里,都有《青春之歌》的旋律在回蕩。
鐵凝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楊沫的文學成就及其為中國文學事業作出的貢獻。她在談到《青春之歌》時說,有一部作品,它閃耀著青春和理想的光輝,表現青年知識分子的革命道路和他們對人生價值的探求,以豐厚的社會歷史內涵、鮮活的藝術形象、深摯的人性人情,感動和啟迪了千百萬讀者。到今天,這部作品發行已達幾百萬冊,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并改編成電影、話劇、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的《青春之歌》已成為當之無愧的紅色經典。
相隔多年,《青春之歌》的恒久魅力首先通過小說中的人物得以彰顯。即便如今的讀者不曾經歷過那樣的考驗,但都會感受到他們是如此真實。鐵凝認為,這種“真實”來自藝術創造,更來自生活,來自作者豐富的生活實踐和深切的生命體驗。在大浪淘沙的時代,楊沫義無反顧地走上革命的道路,成為忠誠無畏的革命戰士。她和筆下的青年革命者一樣,確立了反抗與革命的志向,毅然投身于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她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并以這段“一生中最有意義、最為光彩”的經歷,錘煉、造就自己,也為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這一時期,她相繼寫下《某家庭》《死與逃》《怒濤》《葦塘紀實》等抗戰題材的中短篇小說。新中國成立后,她于1958年寫下《青春之歌》,此后又寫下了《芳菲之歌》《英華之歌》,為革命者的青春留下了壯美的長歌。除了“青春三部曲”,她還創作了大量劇本、散文和近百萬字的中短篇小說。正如楊沫自己所說的那樣,“一個作家應當嘔心瀝血,把最美好、能感動讀者、能凈化讀者靈魂的作品獻給人民”。
“我們不是為了金錢而寫作,不是為了個人的名位而寫作。我們的筆尖凝聚著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的深摯的愛,凝聚著對真理、對人類進步事業深深的愛與向往。”楊沫的這句話教導、激勵著一代代后來人不斷前行。鐵凝談到,楊沫在從事文學藝術界相關工作時,始終堅持“二為”方向,認真貫徹“雙百”方針,廣泛團結作家。接觸過她的人無不被她的平易近人、豁達寬厚所打動。在離世前,她立下遺囑,把《青春之歌》的版權以及一批手稿、文物悉數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她的高風亮節將永遠為后人所銘記。今天緬懷和紀念楊沫先生,就是要從她留下的寶貴遺產中汲取力量,體悟肩上神圣而光榮的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青春之歌》是一部經典,更代表著一種精神。紀念座談會上,幾代讀者會聚一堂,共同談論這部讓他們心潮澎湃的作品。他們中年長的已近古稀,年紀較小的仍在大學讀書,說起《青春之歌》,卻都一樣被打動、被震撼。談起小說里的人物,他們如數家珍,那些人物仿佛就出現在他們身邊,成為伴隨他們成長的重要伙伴。堅定的信仰,遠大的理想,熔鑄在有血有肉、氣韻生動的作品之中,彰顯出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熱情。楊沫的親朋故友回憶了與她交往的點滴,邵燕祥特意致信緬懷,謝芳朗誦了電影《青春之歌》的臺詞片段……在他們看來,紀念楊沫的最好方式就是重溫她的作品,讀其書然后識其人。
懷念故人,更為激勵來者。李冰在主持會議時談到,《青春之歌》蜚聲海內外,小說所展現的崇高精神和理想激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散發著歷久彌新的光輝。它是青春的贊歌,更是時代的頌歌,既凝聚了楊沫的個人閱歷和感悟,也體現了時代的責任擔當。他說,楊沫的一生和祖國的命運、人民的福祉休戚相連,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獻給了社會主義文學事業。今天,我們正身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時代,要學習她堅定的理想、執著的信念和精神,承擔起時代和人民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學習她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的創作品質,努力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激發人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熱情。
終其一生,楊沫都是革命的歌者,她高擎著青春的火炬,滿懷激情地探求人生和社會的真理。在她的筆下,個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與中國人民的解放、中華民族的復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追憶斯人,方可砥礪前行,沿著《青春之歌》照亮的方向,新一代青年也將無悔于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