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張雅文《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http://www.tc13822.com 2014年03月20日20:00 來源:中國作家網
    張雅文《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張雅文《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會場會場
    陳佐洱陳佐洱講話
    何建明何建明講話
    陳建功陳建功講話
    張勝友張勝友講話
    賀晉東賀晉東發(fā)言
    王然王然發(fā)言
    張煒張煒發(fā)言
    梁鴻鷹主持會議梁鴻鷹主持會議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與會專家與會專家

    張雅文《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3月20日,由中國作協創(chuàng)研部、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陜西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張雅文《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陳建功,中國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張勝友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中國作協創(chuàng)研部主任梁鴻鷹主持。

      報告文學作家張雅文此次以近古稀之年,歷時3年完成了《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這部紀實報告文學作品。出席研討會的評論家、學者認為,該作品是一部飽含愛國主義激情和作家良知的力作。作品通過作家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深刻的思辨和開闊的人文視野,梳理了香港回歸祖國前后的歷史縱深,見證了香港回歸以來祖國對香港的大力支持以及互利互惠、促進發(fā)展的成就;勾勒出歷經滄桑巨變、充滿傳奇色彩的豐富而立體的香港興衰史。一些評論家還指出,該作品的貢獻在于寫出了后回歸時代香港的社會面貌和港地生活的肌理紋路,寫出了港人精神世界的起伏脈動,進而提煉歸納出香港精神的特質,給讀者以極大的激勵和有益的哲理啟迪;特別是作品中貫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以飽滿的家國情懷,體現了堅守良知底線的中國人的真情實感,對促進大陸與香港同胞之間的相互了解、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積極、深遠的意思。

      參加研討會的還有:賀晉東,王然,張煒,傅溪鵬,雷達,白描,周明,李炳銀,王宗仁,劉茵,田珍穎,賀紹俊,牛玉秋,吳秉杰,何西來,何向陽,黃傳會,胡平,董保存,李朝全,劉玉琴,彭程,劉艷,黃平利等。

    作者張雅文作者張雅文發(fā)言

      作者簡介:

      張雅文,1944年出生,國家一級作家、黑龍江作協名譽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傳記文學學會理事;國家政府津貼享受者、中國百佳優(yōu)秀電視藝術工作者。著有《生命的吶喊》《為了天堂的鐘聲》《韓國總統的中國御醫(yī)》《玩命俄羅斯》《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等十余部作品,發(fā)表小說、報告文學、散文100余篇;編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不共戴天》《冰雪人生》《媽媽拉我一把》計120余集;共創(chuàng)作600余萬字。《生命的吶喊》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第三屆徐遲杯報告文學獎、第三屆女子文學獎;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獲飛天獎;兒童電影《冰上小虎隊》獲華表獎;報告文學《4萬:400萬的牽掛》獲中國第三屆傳記文學獎、北京文學獎、正泰杯獎;《走過傷心地》《韓國總統的中國御醫(yī)》等作品多次獲黑龍江省文藝大獎。

     《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 

      內容推薦:

      《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八章,除過第一章《漫長而艱難的中英談判》和第五章《蹉跎歲月,崢嶸人生》是寫回歸前的歷史截面之外,其余各章主要書寫回歸后的現實情狀。這也許是讀者最為期待也是作者最有價值的著力之處。這些方面包括:解放軍駐港部隊面臨的各種考驗和優(yōu)異表現,香港各路精英的成長之路和對港貢獻,香港的慈善事業(yè),香港的民生、醫(yī)療、文化、媒體、教育,香港的廉政建設,香港面臨的現實挑戰(zhàn)與前景,等等。這些方面,是回歸之后香港面貌的寫照,是香港的現在進行時。其中一些章節(jié)內容,不光是當今香港成功經驗的寫照,對大陸乃至許多國家地區(qū)都有借鑒意義,其中最為突出的,如香港的廉政建設。(攝影:楊云)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