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正文

    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幼兒文學述評:“新”閱讀背景下的幼兒文學

    http://www.tc13822.com 2013年09月24日08:56 來源:中國作家網 王 林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設立的“幼兒文學獎”,是一個有點特別的獎項。因為其他的獎項多是從體裁角度設置的,如,“小說獎”“詩歌獎”“童話獎”“散文獎”。惟獨“幼兒文學獎”是從閱讀年齡角度設置的。這一獎項的設置,正好反映了對這一門類的重視。

      從某種意義講,幼兒文學是最像“兒童文學”的文學門類。其他年齡段的文學,有時很難區分出是兒童文學還是成人文學,特別是小說領域。

      “幼兒文學很難寫好”,這幾乎是兒童文學界的共識。究其原因,主要是作家創作受到的“限制”太多——讀者對象是不識字的幼兒、篇幅不能太長、結 構不能太復雜、語言應該淺顯、寫出創意和新意很難。另外,“幼兒文學”和“幼兒讀物”常常又是混雜在一起的。例如一些兒歌,常常出現在幼兒教育中的“概念 認知”“習慣培養”中,顯得教育性過強,文學性受到質疑。當然,加上多年不變的“低稿酬制度”,愿意從事幼兒文學創作的作家越來越少,能靜下心來為幼兒創 作精品的作家就更少了。

      文學的意義存在于閱讀中。近年來,幼兒閱讀的方式、種類和內容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此,原創幼兒文學受到的挑戰超過以往。幼兒閱讀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一、親子閱讀成為幼兒閱讀的主要方式

      “親子閱讀”的概念提倡很多年了,但近年來格外深入人心。親子閱讀的理由,首先是幼兒不識字,需要大人的扶助。不過,這只是表層原因。教育學研 究認為,為幼兒朗讀作品,是發展其智力的重要途徑。有了用耳朵聽語言的體驗,以后孩子再學習認識文字,并通過文字進入語言世界,就能體會閱讀的樂趣。“日 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甚至直言,圖畫書不是孩子自己讀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親子閱讀還是親子情感溝通的重要途徑,為孩子朗讀作品,能改變家 庭中親子溝通的內容和形式,讓“朗讀的時間”變成“愛的時間”。近年來,隨著社會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各種早期閱讀的講座、培訓也多起來,越來越多的幼兒家 長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踐行。

      二、圖畫書成為幼兒閱讀的主要種類

      “圖畫書”近10年來絕對是兒童文學界的熱詞。在過去,圖多字少的圖畫書不被大眾接受。這10年,圖畫書掀起了引進的熱潮。世界上最重要的圖畫 書獎項,如“凱迪克圖畫書獎”“格林納威圖畫書獎”“安徒生獎”中的作品,大部分都被譯介到中國。一些國際知名的圖畫書大師,如,艾瑞·卡爾、莫里斯·桑 達克、李奧·李奧尼、安東尼·布朗、伊芙·邦廷、安野光雅、巖村和朗的作品大部分都已經在中國出版,而且銷售良好,《猜猜我有多愛你》一年都能銷售40多 萬冊。這些大師有不少曾來訪過中國,這在兒童文學的其他領域是絕無僅有的。據統計,2012年出版的圖畫書就有4000多種,排在一些網絡書店銷售榜前列 的主要是圖畫書。

      圖畫書的主要讀者對象是幼兒,也是幼兒閱讀的主體。大量世界經典圖畫書的引進,提升了讀者閱讀品位,也帶動了原創圖畫書的發展。目前,華文地區 有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信誼圖畫書獎”兩個獎項。這兩個獎項雖然由香港、臺灣的機構舉辦,同樣邀請大陸的作品參加比賽,對原創圖畫書起到了推動作 用。

      實際上,本次參加幼兒文學獎評獎的作品,有不少是原創圖畫書。例如,曹文軒的《天空的呼喚》、梅子涵的《開飛機的大土豆》、保冬妮的《再見》、蕭袤的《鄉下動物園》。即使有些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圖畫書,文圖質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故事成為幼兒閱讀的主要體裁

      幼兒文學有多種體裁。不過,對幼兒來說,最吸引人的、最能打動他們的,無疑是敘事性強的故事,包括童話故事、生活故事、民間故事等。那些充滿趣 味、智慧、情感和價值觀的故事,幾乎能將閱讀的所有重要意義和目的得以充分實現。故事所具有的想象空間和迷人的內容,對孩子理解世界和社會、培養好奇心、 訓練語言能力以及促進親子感情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他的一些幼兒文學的體裁,例如散文、詩歌,在幼兒閱讀中日益式微。

      幼兒閱讀的這些變化,對原創幼兒文學的創作帶來了很大挑戰。本次參加幼兒文學評獎的作品共有41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創作對幼兒閱讀變化的回應,例如,原創圖畫書就占了41部作品中很大的比例。

      從作家來看,有不少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都參與了幼兒文學的寫作,是從過去自己熟悉的領域“跨界”來創作的。例如,孫幼軍、葛翠琳、曹文軒、梅子 涵、周銳、王一梅、保冬妮。這些作家的作品多是圖畫書,不過,由于圖畫書有自己的運思規律(例如文、圖的互相搭配),且圖畫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圖畫的質量 (這并非作家可以掌控),所以上述作家的“跨界”似乎還沒有得到評委的認可。不過,這樣的“跨界”值得肯定,老作家創作經驗豐富,文筆老到,若能親自和畫 家做深入溝通,相信以后會有更優秀的作品出現。

      從體裁上看,本次參加評獎的作品,各種體裁都有,比較齊全,也有創新。但各個體裁的比例并不令人滿意。例如兒歌,本次提交的作品只有老作家賴松 廷一人提交了4本。兒歌應該是最具有民族根性的幼兒文學種類,在閱讀上應該和圖畫書同等重要。如果說圖畫書可以引進,兒歌卻一定要原創。可惜的是,參評的 兒歌數量太少,支撐不起這一重要種類。皮朝暉的《長滿童話的舞臺》值得一提。多年來創作幼兒童話劇的作家很少,這個門類幾乎消失了。因為它的創作難度很 大,需要更全面的舞臺調度能力。可是,這一種類幼兒園和小學特別需要,關注兒童劇的人也越來越多。從這個意義上講,皮朝暉的探索非常有意義,可是“獨木不 成林”,這一部作品很難支撐起整個門類。王一梅的“微童話”《住在樹上的貓》也是一種新類型。“微童話”借鑒了微博篇幅形式,在140字內要寫出一篇童 話,其難度可想而知。當然,大家對“微童話”有懷疑、有爭論,但作家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

      從題材上看,本次參評的作品除了有表現親情、自然、想象的常見題材外,作家在題材上有所拓展。保冬妮的《再見》,講到了城市拆遷中人對故屋的感 情,過去幼兒文學中較少涉及到;蕭袤的《鄉下動物園》,描寫了鄉下孩子的自在生活和閑適心情,梁培龍的水墨畫為這本圖畫書增色不少;單瑛琪的《小嘎豆有十 萬個鬼點子·好好吃飯》也是優秀的描寫當代幼兒生活的作品。

      不過,在幼兒閱讀變革的年代,幼兒文學的創作對變革的回應顯得不夠及時、有力和充分。換句話說,本屆參評的幼兒文學作品整體上令人耳目一新、拍 手叫絕的作品似不多見。當然,這不能完全由作家來承擔責任,文學創作不是“工業”,更像是“農業”,一是慢,二是影響收成的因素更復雜。

      不過,就創作而言,幼兒文學作家似乎可以思考更多“突破”,也需要沖破一些固化觀念。例如,作品如何更加切入深層的幼兒心理,而不是成人眼中的 “稚態化”描寫。當年,美國圖畫書作家莫里斯·桑達克的一本《野獸出沒的地方》,完全改變了人們對孩子“天真無邪”的想象,人們認識到幼兒的心里其實充滿 了恐懼、迷亂、狂野的情緒;又如,作品如何針對幼兒“聽賞”為主的閱讀特點,選擇用簡單的詞匯來表達,不但要聽得懂,還要聽起來有趣,在尋常中寫出新意; 再如,圖畫也是一種“語言”,這種語言是如何與文字語言融合、并與讀者互動的,這或許需要作家的進一步思考。幼兒文學作家如果能了解一下幼兒教育學和幼兒 心理學前沿的研究現狀,或許能開闊一些思路。

      重要的是,幼兒文學在社會上引起的關注前所未有,閱讀人口急劇增加,這些都為幼兒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