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與中國人民大學文藝思潮研究所主辦的勞馬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的作家、評論家就勞馬的作品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勞馬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曾出版長篇小說《哎嗨喲》、中短篇小說集《傻笑》《個別人》《情況反映》等。近期,他在小說之外推出了《巴赫金的狂歡》《蘇格拉底》和《好兵帥克》3部劇作,并以《巴赫金的狂歡》為書名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與會專家積極評價了勞馬作品中的喜劇色彩與諷刺手法。李敬澤認為,諷刺和幽默是現代文學的優良傳統,直到上世紀80年代,這種諷喻的創作在文學界都有清晰的脈絡,但近來以這種手法創作的作品比較少。“勞馬的諷刺小說復活了某些被我們放到了儲藏室和閣樓上的美學品質,重現了那種被文學界擱置了的看世界的姿態和態度。”楊慶祥談到,勞馬的作品以一種狂歡式的語言反諷了“現代人不斷忙著交流而又無法交流”的現實,很好地承襲了現代文學和西方文學“笑”的傳統。
李云雷、師力斌、徐剛等則認為,勞馬的作品展現了許多當代中國的微觀政治場景、知識分子的群像與后鄉村的社會變遷。他的作品集中描寫了中國經驗,體現了中國式的滑稽,他以諷刺的筆法生動描寫了現代社會中的種種“潛規則”,展示了現代社會中一些人的冷漠和荒誕。這讓讀者能夠從他“笑而醉”的語言背后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說、五味雜陳的刺痛、煎熬和無奈,從而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和世界的狀態。(行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