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人民文學》《當代》《北京文學》《中國作家》《青年文學》: 描摹時代內外的肌理
在《人民文學》《當代》《十月》《青年文學》《北京文學》《中國作家》新刊中,王樹增、遲子建、徐小斌、梁鴻鷹、鮑爾吉·原野等作家帶來全新作品,觀照時代和生活中的變化與平衡,擦亮記憶和情感的光澤,也呈現出都市之外的廣袤天地。許多青年作家也在近兩月的新刊中登臺亮相,新一代作家的文學審美和文學氣質,為文壇帶來新鮮朝氣。在收獲的季節,新刊新作如同飽滿的穗子,我們從中看到時代內外的肌理,傾聽青年作家的新聲。
觀照時代經驗中的變化與平衡
時代與人一直處在變化之中,風流激蕩,孕育出數不盡的故事。本次關注的新刊中不少新作,都緊密關注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
王樹增《天著春秋》(《當代》2024年第5期)回望歷史上波瀾壯闊的春秋時代,那時有群雄四起的野心和熱血,也有綴滿哲思與詩意的燦爛星輝。一場場戰役推動著歷史的滾滾車輪,霸主輪番登場,思想繁盛如熾,這宏闊的歷史圖卷中,閃耀著文明之光。季棟梁《壟上人》(《人民文學》2024年第9期)關注鄉村脫貧振興,書寫六盤山地區壟上村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深入描繪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與心路歷程。作家還關注到現代文明意識形態與鄉村倫理道德體系的碰撞與磨合,傳統觀念既有遺失,也有不渝的堅守。王十月《不舍晝夜》(《十月·長篇小說》2024年第4期)講述了王端午隨改革浪潮奔涌的一生。王端午走出農村、南下打工、創業、做直播等人生經歷,反映出50年來中國的巨大變化。他一生在城鄉之間往復的動力,顯示出不同時期對自由的理解與追求。
聚焦時代的經脈,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往往看似平靜,卻暗藏著那些不為人知的漩渦。陳世旭《鶴之舞》(《中國作家》2024年第8期)描繪了一座院落中的文藝界眾生相,鶴的純潔與高貴寄托著人心深處的向往。滕肖瀾《平衡》(《十月·長篇小說》2024年第4期)以當下上海為背景,作家深入人性與生活的幽深地帶,筆調幽默但有鋒芒地寫出了主人公夢境和現實里的種種“無法平衡”。
一些頗具現實感的議題也在作家筆下得到探討。蔣在《呼吸》(《北京文學》2024年第8期)聚焦親密關系中的權力問題,從一位女性的視角切入,作家以不連貫的敘事時間呈現她的情感和遭遇,為閱讀帶來一種混沌和不穩定感。李燕燕深入調研、詳盡探究近年多起校園霸凌案例,寫下報告文學《校園之殤——“關于校園霸凌的社會觀察”》(《北京文學》2024年第9期),呼吁全社會提高對校園暴力問題的關注和重視。袁凌《曬水》(《青年文學》2024年第8期)記述了三個不同地點關于“曬水”的故事,這是底層勞動者的生活智慧,也是打工生涯中一份難得的安慰。
擦亮記憶和情感的光澤
在文學中,我們得以重新審視自身,往昔的瞬間被定格。隨著目光的聚焦,情感的輪廓逐漸清晰,那些隱秘瞬間被重新照亮。
一些作品往往將空間作為記憶之場,借某些具體的物事喚起回憶。徐小斌《隱秘碎片》(《北京文學》2024年第9期)將一系列故事的碎片串珠成鏈,在意象和意象的縫隙中,閃現著智性的趣味和人性的幽微。魯敏《尋燼》(《十月》2024年第5期)中,主人公想要回到已成廢墟的橋頭市場,尋找童年時的一筒玻璃彈子球,尋回珍貴的舊時光。艾瑪《房間里的伏爾泰椅》(《當代》2024年第5期)則是虛構了一個夢境中的房間,房間里有一把“伏爾泰椅”。這個房間和這把椅子,使“我”重溫起那些和亡妻共度的舊夢,也引起“我”許多關于文學和寫作的思緒。
當下人們情感的可能性也在城市中衍生。《青年文學》今年第8期和第9期的“城市”欄目分別推出趙松《豪華游輪》和戴冰《林恪和楊黎明的三次會面》,作家通過書寫城市中人與人間微妙的情感,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揭示了人在城市中的連接與孤獨。放眼都市之外,對自然的書寫敞開了一片別樣天地。鮑爾吉·原野《飛上唐古拉山的蝴蝶》(《當代》2024年第5期),以白唇鹿、楚瑪爾河、藏雀等自然景觀和生靈的視角,想象它們之間的書信往來。作家以自然之眼觀自然,他筆下的世界萬物有靈。沈書枝《雪后嚴寒》(《北京文學》2024年第8期)書寫人與鳥的和諧相處,冬日中有著融融暖意。
寫人本身,關注人的內心和情感,是文學的應有之義。文學作品如何書寫個體軍人所面臨的挑戰和考驗,是部分作品思考的話題。西元《徒步走到終點》(《人民文學》2024年第8期)圍繞某邊防團一支巡邏小分隊的一次行旅,深入當下軍人的內心世界,呈現他們的精神求索。《中國作家》2024年第8期推出“軍旅題材小說專輯”,刊載曾皓、言九鼎和賈秀琰三位作家的中短篇小說,他們的寫作切近當下軍旅生活和時代精神,塑造出鮮活的新時代軍人形象。
而在文學中回望切身的經驗和記憶,能夠重新激活深層的情感。陳世旭的短篇小說《表叔》(《北京文學》2024年第8期)塑造了懸壺濟世的表叔這一人物,贊美了表叔象征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在《口述史:灰娃訪談錄》(《十月》2024年第5期)中,年近百歲的女詩人灰娃重談自己的情感生活,點滴細節映照著中國當代歷史中幾次重要轉折。陳昌平的短篇小說《蝴蝶發夾》(《中國作家》2024年第9期)中,“我”的老同學兜兜轉轉喜結連理,“我”少年時的日記本也回到手中,青春記憶在人到中年時有了溫暖的回響。
傾聽彼處之聲
一些故事發生在遠方,行走是寫作永恒的資源。遲子建《愛荷華日記》(《當代》2024年第5期)是作家于2005年訪問愛荷華期間的日記節選。作家以敏銳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記取從身邊人和身邊事中獲得的感知與思考,與友人的情誼亦是靜水流深。梁鴻鷹在散文《無窮的彼處》(《當代》2024年第5期)中回憶幾次旅途際遇,不同的出行方式、不同的地域文化,帶來新奇的體驗。與遠方和他人的相遇,激起心中漣漪。程黧眉在散文《耀景街16號》(《北京文學》2024年第8期)中,深情憶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家人與哈爾濱文藝界的交游經歷,往事在回憶中枝繁葉茂。
面對近年來的熱點話題,作家們在文學作品里以人工智能為媒介,思考科技對社會、人性、情感可能造成的影響與改變。王晉康的長篇小說《行歌三疊》(《中國作家》2024年第8期)以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情為主線,思考這個由悖論和兩難組成的世界會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發生何種變化和后果。張翎的中篇小說《種植記憶》(《十月》2024年第5期)里,小女孩千色因車禍失憶,父親借助芯片技術和人工智能幫助她尋回記憶。隨著記憶恢復,夢境和現實中的謎團逐一揭曉,愛的內核水落石出。
在《人民文學》《當代》《十月》等新刊中,青年作家攜新作登場,帶來新鮮之風。《人民文學》2024年第8期“寫作課”欄目和第9期“青年新作輯”共推出了陳王言諾、吳越、孫孟媛、劉星元、李達偉等九位作家的短篇小說或散文;《當代》2024年第5期“發現·新人四重奏”欄目推出杜嶠、程惠子、先志、胡詩楊四位作家的短篇小說;《十月》2024年第5期“小說新干線”欄目推出戚穎兩篇科幻小說……不論是初涉創作的文學新人,還是已有一定創作經驗的青年作家,從他們的寫作中,可以看出青年一代寫作者趣味多元,敘事形式多樣,既書寫切身的經驗和感受,敢于直面社會現實問題,也看到他者和遠方。觀察青年作家新作,眾聲喧嘩、雜花生樹的豐富面貌引人入勝,期待青年作家在個人經驗與時代經驗的對話中激活新的美學,展現青春力量。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